学艺乐于耕耘 为党燃尽生命
——记东北早期建党领导人之一韩乐然

2021-12-28 06:56周成龙
兰台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党团组织奉天东北

周成龙

被誉为“中国的毕加索”的韩乐然是我国杰出的政治活动家、革命家,作为最早进入东北地区的共产党人之一,为东北地区党团组织的建立、发展及我国绘画艺术事业奉献出毕生精力,在中共党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韩乐然,原名韩光宇,又名韩幸之,曾用名韩素功、韩树功,1898年12月8日出生于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市郊龙井村土城堡(今龙井市工农村)一个贫苦的朝鲜族农民家中。1923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7月30日因飞机失事罹难。生于东北的他,无论是外出求学还是闭门教书,无论是举办画展还是创办学校,都在为党的事业而无私奉献着,奠定了其作为东北早期建党领导人之一的地位。

一、人生伊始学马列,研习绘画且革命

韩乐然自幼受到反日运动的熏陶,目睹日本帝国主义造成的国土分裂、民族被迫流亡的悲惨场景。当时大批朝鲜人越境到了中国,韩乐然的本籍是青州韩氏,其祖上从朝鲜咸镜北道移居间岛(现延边地区)。韩乐然于1907年入龙井瑞甸书塾读书,1914年在间岛公立学校毕业。因父亲早世,家境贫寒,作为家中长子的韩乐然毕业后就在龙井电话局当接线员,以补贴家里的生活,在工作之余学习英文和绘画。不久,海关招考,由于是以英语为主,韩乐然通过考试进入龙井海关成为一名职员。在龙井海关工作期间,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行——绘画,白天勤勤恳恳上班,晚上辛辛苦苦作画,为其后来在艺术事业方面的长足发展打下根基。同时,因为海关工作的特殊性,韩乐然还可以通过这个对外窗口阅读到当时的外国报刊,从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介中吸收许多先进的新思想、新文化,极大地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不仅仅让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到中国,更让韩乐然看到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曙光,更加坚定其为革命事业奋斗的信念。

1919年3月1日,朝鲜爆发“三一”反日运动,学生、工人、知识分子等都参与了这次起义运动,揭露和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此消息很快传到龙井,3月13日,龙井地区三万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群众示威游行,声援朝鲜的“三一”运动。当时在海关工作的热血青年韩乐然知道消息后,积极参加龙井“三一三”反日示威游行的准备工作,他自己出钱购买大量白布,连夜画出许多太极旗(当时象征朝鲜的国旗)并分发到各个中小学校,为反日游行活动做宣传。可是由于日本军警的指使,导致此次游行活动遭到残酷镇压,并造成数名群众伤亡。虽然示威活动被镇压,但韩乐然又继续策划参与多次反日活动,日本当局不得不派出警察和特务进行秘密调查及抓捕行动。所以,韩乐然被迫离开家乡,远赴苏联踏上寻求革命的道路。

二、结缘美专求发展,立身为党于奉天

1920年夏,学有所成的韩乐然从苏联的海参崴回到上海。1921年3月,韩乐然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洋画科专业。在这里,他接受到最专业的美术教育,包括最基础的铅笔、钢笔、炭画等素描画。后来,他专习水彩和油画。当然,除学习绘画之外,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经常向学生们讲述人民群众的疾苦生活,表达自己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深恶痛绝。当时,作为校董事主席的蔡元培介绍蔡和森与韩乐然相识,韩乐然从中深受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并成为由蔡和森创刊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周报《向导》的忠实读者。此时的他感觉自己应该努力向党组织靠近,用更加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而不是在组织之外徘徊不前。于是在1923年夏,由蔡和森介绍,韩乐然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国最早的朝鲜族中共党员和美术界最早的中共党员。某种程度上说,在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的经历是其人生的转折点,不仅让他习得精湛的绘画技艺,更让他向党的革命事业迈出最为关键的一步。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中央对深受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掠夺的东北地区十分关注,当时决定在东北建立党组织,并不断将我党的优秀干部派到东北地区开展革命工作。1924年初,韩乐然受党中央派遣赴东北重镇——奉天(沈阳)筹建党组织,由于当时受奉系军阀统治的镇压,我党在奉天的组织工作显得相当困难。因此,党组织决定让韩乐然在奉天以指导基督教青年会为名进行建党工作。他受到基督教青年会学生部干事阎宝航的热情接待,并向阎宝航介绍共产主义、民族危亡等革命情况,让后者初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与军阀勾结的本质。

本应秘密开展工作的韩乐然,根据当时情况毅然选择打破常规、高调登场。在阎宝航等人的帮助下,他在奉天南关省立第四小学成功举办个人绘画作品展,并决定将收入用于补助贫民学校(可参见1924年7月5日《盛京时报》第一版)。此次展览不仅深受美术爱好者、学校师生、各界知名人士的喜欢和重视,极大提高了他的社会声望和交往范围,更为开展革命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发挥自身优势多方活动,尽力寻找在奉天建立党团组织和开展革命活动的突破口。之后,在奉天各界人士的支援下,韩乐然租用城西南角外省议会门前的民宅,创办起东北第一所私立美术学校——奉天美术专科学校,并出任学校校长。他将其作为开展革命活动的根据地,通过教授绘画、创办《大亚画报》、组织话剧公演等方式,宣传学习新思想、新文化,引导大批进步青年加入党团组织。

为更好地在东北开展建党工作,任国桢被派遣到奉天,并与苏子元、韩乐然取得联系,努力培养党的骨干分子,积极筹备在奉天建立党组织。特别是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在党中央号召下,韩乐然、任国桢、苏子元等迅速联合起奉天医专、文会高中等八所学校的进步学生于6月5日在奉天医专学生宿舍召开第一次秘密会议,筹备并组织声援“五卅”运动请愿活动。6月10日清晨,奉天各中小学校数千名学生冲破军警重重拦阻,到达省公署门前进行请愿活动。面对双方的僵持状态,当局出于缓兵之虑被迫同意代表团提出的三条要求。“六十”学生运动最后以部分胜利告终,并迅速影响到全省,各地学校相继投入声援“五卅”运动中。

三、党团活动寻突围,鞠躬尽瘁在东北

1925年7月,根据革命工作发展的需要,组织派韩乐然到哈尔滨继续从事革命活动。通过高崇民(时任市政管理局督学兼教育科长)的引荐,韩乐然在市三中担任美术教员。他利用外出绘画、写生等活动向学生宣传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意义,并将从上海邮寄来的《中国青年》《向导》等党报党刊分发给他的学生们阅读,吸收进步学生加入党团组织。与此同时,他想方设法扩大影响力。1925年末,韩乐然与在吉林省六中任国文史地教员的楚图南组织“读书会”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党刊,成立共青团支部,开展党团活动。1926年4月,他与苏子元利用哈尔滨基督教青年会干事的身份,开办平民夜校,提高群众文化水准,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开展革命活动。

同时,为特殊时期的革命需要,韩乐然与吴丽实等人将哈尔滨特别支部改组为中共北满地方委员会,并成立共青团北满地委。在他们的努力工作下,“北满”地区的党团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建立多个党团支部,发展党员100余人、团员60余人,同时负责国际情报、接送共产国际同志等工作,为党团组织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党的“八七”会议后,在东北建立党组织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党中央决定派陈为人到东北开展相关工作。在韩乐然、吴丽实等人的帮助下,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于1927年10月24日在哈尔滨地下党员阮节庵家中召开,“中共满洲省临委”(1928年9月改为“中共满洲省委”)正式成立,陈为人任书记。随后,通告各地党组织“立即进行改组和恢复组织”。韩乐然等人继续以教师身份为掩护,通过各种活动从事我党在东北的相关工作。例如,他与楚图南帮助指导吉林省六中学生成立“灿星文艺社”,并集资创办《灿星》文艺月刊,而且亲自参与《灿星》的设计、编辑工作,此举让更多进步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苏联莫斯科召开,而负责中共“六大”代表接待和护送任务的接待站即为中共哈尔滨县委。为确保代表们安全抵达,中共哈尔滨县委两个月前就开始准备。最终,在韩乐然等人努力下,40多位中共“六大”代表安全低达苏联莫斯科,其中有瞿秋白、周恩来等我党主要领导人。随后,受中共满洲省委安排,韩乐然临时接管共青团哈尔滨县委的工作,与任国桢共同领导和组织了哈尔滨“一一·九”学生运动,反对出卖东北路权的《满蒙新五路协约》的实施,并取得了胜利。

1929年秋,韩乐然接受党组织派遣,回上海开展革命工作,圆满完成他在东北地区建党和推进革命斗争的重要使命,继续投入新的革命斗争。

纵观韩乐然在东北的峥嵘岁月,可以发现,他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和组织党的建设活动,开创出东北地区革命新篇章,作为革命政治家、艺术家,这种为共产主义事业和民族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品行,值得我们后辈传承和弘扬。

猜你喜欢
党团组织奉天东北
东北铁锅炖
Make ’Em Laugh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宫廷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视域下的明代外交图景
影像志
大东北的春节
浅谈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新形势下高校宿舍党团组织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初探
新形势下党团组织进学生公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