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一年,是“十四五”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开局之年。对于中小学而言,编制好“十四五”时期学校发展规划,有效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提升学校管理效能的重要基础,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学校发展规划可以为“十四五”时期高质量教育教学发展提供基础制度保障。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区域发展研究部主任安雪慧在《中小学管理》2021年第3期《以“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契机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一文中认为,“十四五”学校发展规划要有新的规划重点:
国家规划突出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在总体事业发展目标上具有预测性和指导性。中小学发展规划是在国家和区域教育规划统筹下,学校根据自身特点、优势和需要进行决策的过程,规划决策的内容是学校未来几年的行动计划。
(一)应聚焦高质量教育教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学校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切实落实高质量教育教学的最基础单元。2019年底,全国30.9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基本要求,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99.8%;全国95.3%的县通过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验收。在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之后,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未来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目标。从教育系统外部看,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校发展规划必须聚焦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以全面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落实国家和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为建设人才强国提供基础贡献。
高质量教育教学不是简单的提高升学率、升入优质学校、升入双一流高校,从国家战略角度看,其核心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学生和家长角度看,是确保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提升,获得未来能在社会上有尊严生活的能力。
(二)确定学校新阶段发展重点
学校发展规划不是国家和区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简单复制,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计划安排,把学校规划做成未来几年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行动计划。一些学校在编制规划时,制定的学校发展目标脱离学校实际情况,规划内容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影响了学校规划的落实,导致学校师生对规划执行失去信心。因此,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学校未来几年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做出谋划。虽然从长远看,整个国家或区域的学校教育有统一整体的发展目标,但是各学校面对自身不同的优势、短板,在不同发展阶段,发展重点应有所不同。比如:同样是聚焦高质量教育教学,有些学校要侧重课程整体设计,有些学校要侧重教师专业发展,有些学校就应侧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等等。
(三)传承和发展学校办学理念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在办学理念指导下,根据国家、地区教育和学校发展的战略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未来几年学校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实施策略等方面做出的一系列谋划。虽然学校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发展重点,但从学校整体发展看,必须始终坚持其自身内生的发展理念,在不同阶段的规划中都要展现其文化的可持续性。
魏峰在2017年11期《中国教学学刊》《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问题审视与改进之道》一文中提到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学校要做到:
(一)增强主动规划意识
学校发展规划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不是为了应对上级评比的阶段性工作,而是学校持续发展的路线图,对发展规划的思考应该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著名学校管理学者哈格里夫斯和霍普金斯把学校发展规划理解为一个过程:“学校发展规划是一个创造计划反映学校未来愿景的表述并确保它能够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达成关于学校优先发展事项的明智安排之共识并采取行动实现这个计划。”在这个意义上,学校发展规划不仅仅是一个用来参加评比的、语言精致的文本,而是一套在学校办学现状和问题深入分析基础上所形成的引领学校发展的理念、目标、思路和方法论的系统表达。在学校办学实践中,学校发展规划引领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能起到凝聚共识、指明方向、谋划思路、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路线图的作用。作为专业人员的学校管理者,具有较强的自主规划意识和主动谋划发展的能力是必备的条件。
(二)提升发展规划制定能力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需要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来保证其规划的科学性。首先,学校领导者要形成属于自己的、稳定的办学理念和思路。其次,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学习SWOT方法、数据驱动的规划制定等技术,科学分析本校的办学历史和现状,总结过去的发展经验和教训,深入思考周边社区的社会结构特点和本校教师的能力基础,持续收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家长利益诉求等数据并分析其变化,作为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科学依据。无论是理念的明晰还是规划制定的技术,都需要学校管理者强化理论学习的意识,不仅仅是学校管理团队的自主学习,还要引领学校全体人员学习,为学校发展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而不是“跟风跑”,盲目追逐学术界的热词、新词。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固然需要外部教育专家的引领,但学校管理者基于自主学习所形成的立场、思路和方法才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根本。
(三)吸纳学校组织成员和利益相关者的智慧
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需要学校组织成员和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来保证其民主性。学校发展规划应该是学校组织内部成员关于学校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的共识,应该以最大公约数来体现全体组织成员的立场,并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立场。以此观之,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就是一个凝聚共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校领导者应该广泛发动全体成员集思广益,重视每一种立场和声音,通过对每一种观点的讨论深化组织成员对学校发展的理解,形成对学校发展理念和路径的深刻认同,进而能在未来学校发展规划的运行过程中深度卷入而不是疏离于学校发展之外,这个过程也能够培养教职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体意识。在此意义上,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过程自身就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时,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和后续的执行与评价结果也应该在公共平台上公开,使家长、社区公众等相关利益者知晓并参与监督。在此过程中,学校与其他主体实现了对教育的“共治”。这样既能够传播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对学校发展的监督和督促,还能够引领社会公众形成关心学校、关心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识。
南昌大学附属学校校长余卫认为,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不应该只是校长和少数几个行政干部的事,应该发动全校师生员工,凝聚集体的智慧,调动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其一,规划的制定需要集思广益。建立在全校教职员工广泛参与、集思广益基础上的学校发展规划才是科学合理的,才能够被广大教职员工所认同。其二,规划的实施需要齐心协力。学校发展规划经审议通过后,就要将其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学期的具体目标中,细化为一项项工作的具体内容,把规划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和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