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区域学校艺术教育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28 06:24黄建新
辽宁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全区美育艺术

黄建新,李 双

(重庆市开州区教师进修学校,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九小学)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重庆市开州区在学校艺术教育转型发展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区域学校艺术教育转型的背景

(一)落实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

201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和功能。”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这些文件的出台,意味着艺术教育获得了国家政策层面的高度肯定,美育的重要意义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凸显和强调。

各地区、各学校应按照相关政策规定,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推进学校美育的改革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

(二)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新时代新形势要求加快发展学校艺术教育。近年来,学校艺术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艺术教育的育人功效日益凸显,学生艺术素质普遍得到提升,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发展推进机制基本形成。但是,艺术教育依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艺术课程开课率不足、艺术活动参与面小、艺术师资短缺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村学校缺乏基本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评价制度尚未建立,这些问题制约了艺术教育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和新要求,区域学校艺术教育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转型发展,重点解决基础教育阶段美育存在的突出问题,顺应现代学校艺术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根植区域实情的必然选择

重庆市开州区是一个人口大区,也是一个教育大区。由于学生人数多、校点分布广,加之区域内学校办学条件、学生自身差异、地域特点限制等方面的影响,艺术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艺术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加快缩小城乡、校际间艺术教育发展的差距,努力破解区域学校艺术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区域学校艺术教育规范科学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开州区坚持问题导向,充分考虑区域实际,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因校制宜,鼓励特色发展,坚持整体推进与典型引领相结合,创新艺术教育教学方式,创新艺术活动内容与形式,探索简便有效、富有特色、符合实际的艺术教育方法,加强区域内艺术教育统筹力度,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形成推进区域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合力,建立以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区域艺术教育教学整体质量。

二、区域学校艺术教育转型的实施

(一)全面统筹规划

根据国家、市级美育和艺术教育文件精神要求,区教委始终把学校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高点定位,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全面落实,着力抓好学校艺术教育的普及,打造学校艺术教育的精品和特色,初步形成了“人人有特长、班班有特点、校校有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大格局,展现了开州教育的特点与魅力。

(二)加强组织领导

区教委高度重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教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区教师进修学校艺术学科教研员为成员的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区教师进修学校组建艺术教育研训室,常态开展艺术教育的研究、指导和培训工作;成立区级艺术中心教研组6个、学校艺术教育教研组195个,加强对艺术教育教学及活动的具体落实指导。

学校内部成立艺术教育工作小组,分管副校长牵头,落实专人负责具体事项,共管共推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实现学校艺术教育“八确保八落实”,即:确保学校艺术课程开齐开足到位落实;确保艺术教师配齐配足到位落实;确保艺术教师培训力度到位落实;确保学生每天参加艺术教育活动的时间、质量和效果到位落实;确保学校艺术场地、器材、设备设施配备到位落实;确保课外、校外艺术培训到位落实;确保学校艺术功能室开放使用到位落实;确保学校艺术教育组织机构、发展规划健全落实。

(三)夯实师资建设

在教师选聘方面,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每年在招考引进政策上,倾斜艺术人才数量,充实艺术教师队伍。利用公开招聘、特岗计划、富余教师转岗、全科教师认证、专兼职结合、外聘、支教走教等多种途径,配齐配足艺术教师。目前全区学校艺术教师配备达标率为99.9%。将艺术教师培训纳入区域教师教育工作计划,建立健全艺术教师培养机制,发挥“国培、市培、区培、片培、校培”五级培训体系作用,年培训艺术教师1100余人次。

在教师职后教育方面,全区积极开展合唱、舞蹈、手工、戏曲、器乐等特色教学的艺术教师培训,大力实施“艺术教师储备工程”,组织三期农村小学教师转岗培训,65%的教师参加艺术培训,合格率100%;组织开展全区艺术教师优质课竞赛、基本功比赛、教学技能展示等活动,通过“选苗子、压担子、引路子、架梯子、搭台子、树牌子”,大力推进“艺术教育名师”“优秀艺术园丁”培养工作,着力培养一批艺术教育学科带头人,建立一支艺术教育骨干教师队伍,提高艺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指导艺术活动的能力。学校结合实际,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着力培养适用型艺术教师,持续开展新老教师“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和校内、校际常规教研活动,提高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召开区级、片区艺术教育工作推进会、研讨会,艺术学科质量监测培训会、总结分析会,确保艺术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延续性。

(四)完善课程体系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程,保证开课率达到100%,坚决杜绝挤占挪用,并切实加强教学质量监测。

二是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因地制宜,加强艺术校本课程建设,对国家艺术课程进行地域性补充和完善,增强国家艺术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促使课程结构的完整和课程内涵的丰富,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有机结合,致力于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是开发符合学生成长规律、适切学生发展和满足学生多样选择、具有区域特色的艺术课程资源,体现社会需求、文化视野与中国特色等课程内涵,使之符合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意思维、个性化艺术风格的教学宗旨,建构中小幼相衔接一体化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基础知识、专项特长、核心素养”相融通的教学模式。

四是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实际,制定艺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保证艺术课程落实落地:组织开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专题培训以及区角活动跨片区教研,助力幼儿教师开好“趣味手工”“手绘贺卡”等艺术类游戏课程;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戏曲、合唱、舞蹈、器乐、乡土美术(石头画、瓦片画、簸箕画、综合材料制作、泥塑、“变废为宝”)等校本课程的研发;各高完中积极开设中国名家名曲、名家名画赏析、影视文学欣赏、冰薄月饼制作、香绸扇制作过程探秘等课程,涵养学生家国情怀;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十字绣”、手工制作等课程,促进学生融入社会;职业教育学校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特点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着力培养艺术素养高、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

(五)丰富活动载体

丰富活动载体,营造文化艺术氛围,能够真正让艺术教育动起来、活起来。全区开展艺术活动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讲究实效。

一是丰富艺术活动内容。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组建合唱、舞蹈、戏曲、器乐、腰鼓、手工、绘画、书法等1800多个兴趣小组,充分发挥兴趣小组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中的提升、引领和带动作用,做到活动经常化、多样化。

二是创新艺术活动形式。学校以艺术社团活动、专题活动、实践活动为主线,规范活动的“计划落实、内容落实、时间落实、场地落实、出勤落实”,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掌握1~2项有益身心发展的艺术技能;学校固定形成“快乐星期X”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全员参与,打破年级界限,允许跨年级选修兴趣活动,采取学生自主选课、走班、上大课、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整合时间、整合师资等多种形式开展课程辅助活动,确保学生有时间参加、有项目训练、有教师指导。

三是搭建艺术活动平台。全区每年举办“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百姓舞台”“开州大舞台”专场活动,依托区级媒体涵养学生尚美品格;持续开展艺术活动月、艺术展演等系列年度活动,组织实施课堂器乐、校园集体舞、校园歌手赛等展评项目,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提高艺术修养;组织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爱国热情;组织全国“汉丰湖杯”青少年书法大赛”、全区师生书画现场赛,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参与,扩大艺术教育影响力;各校积极开展艺术节文艺汇演、美术书法作品展示等活动,强化教育效果;以“校园艺术进社区活动”为总揽,每年各校都以各种形式深入社区,面向家长和市民展演;学校师生在全区全民健身运动会、旅游推介会等大型活动中,成为艺术表演主力,充分展示全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

(六)盘活资源配置

全区积极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推动各校艺术教育工作协同共进;深度实施“联挂帮”研训工作机制和中心校艺术教师落实村完小走教机制以及“国培计划”送教下乡等项目,为农村和边远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注入更多活力;聘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家长和乡村艺人兼任学校特色艺术课程教师,参与艺术教学,丰富艺术教育资源;着力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及时为学校维修、更换或添置艺术教育所需设备设施;积极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信息化进程,利用网络和录播教室、录播设备、“班班通”设备,让农村学生与城区学生共享优质艺术教育资源。

(七)汇聚各方合力

一是与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委、区文联等部门单位合作,扎实开展戏曲、高雅艺术、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常年惠及学生10万余人。

二是与区文化馆合作,每年为城区9所小学的300余名留守儿童、20所农村小学的2000余名留守儿童免费提供艺术特长培训。

三是与乡镇街道及村社加强协作,充分利用当地农业合作社、植物园等资源,合作共建乡土艺术教育基地,挖掘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引导学校师生创作乡土艺术作品。

四是与区美协、区书协、区音协、区舞协等社会团体合作,邀请本土艺术家深入学校开展现场艺术指导,帮助学校体音美教师提升艺术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五是与高等院校、上级教科研机构、文化机构、艺术团体等合作,有计划地选派不同层次的艺术教师参加高端艺术培训、观摩学习,邀请国家、省市级川剧、京剧、书画艺术家到开州表演、培训授课,引领、指导区域学校艺术活动建设,助推区域学校艺术教育提档升位。

此外,学校利用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家校QQ群或微信群等平台和途径,督促家长对子女加强艺术教育。

(八)落实经费保障

全区坚持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保障,随教育经费的增长同步增长,并将学校的公用经费按一定比例专项用于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保障开展学生艺术活动、发展特色项目、开发课程资源、及时补充和更新设施设备、教师培训、奖励先进及区级大型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等的经费,支持学生合唱团、舞蹈团、美术团、戏曲团、书法社及器乐团的建设等。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创建,加上各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全区各学校功能室建设步入崭新的时代,解决了学校无功能室、器材这个“顽症”。全区学校按照国家标准,装配音乐、美术、综合等功能室,制定使用标准和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发挥作用。

(九)健全考评机制

为切实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区教委在改条件、改教学、改评价上攻坚,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让“软任务”成为“硬指标”。每年组织开展全区学校艺术学科质量监测,持续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组织专门力量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专项督查,重点督查课程开设、活动开展、教师配备、设施配置、文化建设等情况,将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综合目标考核评价内容,占比15%,执行艺术学科单独考核办法。同时,对学校艺术特色凸显和在区级及以上艺术展演、竞赛活动中获得奖励的,在考核中另外单独加分,确保“以点带面、百花齐放”的局面。学校严格艺术教师教学“六认真”检查,不定时对艺术教育工作和艺术实践活动进行阶段性考核,科学导向,建立反馈机制,形成系列有据可查的档案与资料,纳入艺术教师个人评优评先、评职晋级重要参考内容。

三、区域学校艺术教育转型的成效

(一)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在课程、活动、氛围综合作用下,学生审美观念、道德情操进一步升华,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近5年来,全区学生在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奖9人次;在市级声乐、合唱、舞蹈、戏曲、器乐、书法、绘画、手工、电脑制作等专项竞赛活动中获奖12000余人次。特别是大慈小学“乡拾乡韵工作坊”,成为了重庆市唯一入选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现场集中展示项目,并荣获一等奖。近5年来,全区艺术生高考本科升学率达到80%以上,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不少学生被名牌大学录取。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教育部、重庆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中显示,“学生艺术创作与表达能力、学生对艺术课和艺术教师的喜欢程度、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兴趣、校内艺术活动的开设与参与”等监测指标成效明显。

(二)教师育人能力增强

全区教师自觉将党和国家对美育、艺术教育工作的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积极学习、主动提高,艺术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论水平提升整体进入快车道、加速期,催生壮大了优秀艺术教师队伍。

近5年来,艺术学科教师在市级优质课竞赛、基本功比赛、教学技能展示中获等级奖280余人次,在市级、国家级专业展览中获奖、入展、入选100余人次;艺术教师队伍中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18人、市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6人、市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先进个人13人、市级书法教育先进个人5人、市级及以上各类学生艺术竞赛优秀指导教师569人次、区级骨干教师51人、区级优秀教师12人。

近5年来,以教育科研引领艺术学科发展,引领艺术教师专业成长,成功立项3个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1个市教育学会重点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全区艺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整体提升,公开发表论文56篇,获市、区级论文奖398人次,获市级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基础教育著述等级奖9人次。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和课外育人过程中更加有意识地渗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美育、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三)学校特色品位提升

在学校办学思想统领下,形成相得益彰的艺术特色和品位。全区学校精心组织,因地制宜,充分发动,全员参与,做到统一要求与学校特色、班级特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活动与社会联动相结合,尤其注重艺术教育的基础性教学和对学生影响力研究。建立了以艺术特色为主体支撑的校园特色文化,努力做到艺术立体化,让校园每个角落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可利用资源。大力营造让墙壁说话、让文化设施启智的人文环境,把各种艺术名人名言、名家作品赏析、师生优秀艺术作品等张贴在教室、走廊、楼梯、宣传栏的墙面上,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艺术知识,在浓郁的文化氛围里提高艺术修养。各校以学生兴趣培养和能力提升为目标,助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项目建设走向深入,逐步形成以合唱团、舞蹈团、书画社团、器乐团、啦啦操队等为主体的学生美育社团体系,以及以文明礼仪教育、书法、篆刻、川剧、开州古农耕文化寻源、临江香绸扇制作为代表的特色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办学特色和品位进一步凸显。

近5年来,全区有79所学校被表彰为市、区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艺术活动月、艺术节、才艺大赛等活动“优秀组织奖”“精神风貌奖”,已有35所学校、16个项目被认定为国家、市、区级艺术特色学校或特色项目,大慈小学“乡拾乡韵工作坊”、汉丰九小“石画石说工作坊”、汉丰八小“青瓦手绘工作坊”、大海完小“簸箕画工作坊”、中和中学“泥塑工作坊”、汉丰四小“民族舞”、郭家小学“校园集体舞”等艺术活动项目初显成效。

(四)艺术教育影响扩大

全区学校艺术教育取得的成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近5年来,《人民日报》以《大山里的“圆梦巨人”》为题,对满月小学乡土美术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国教育电视台、重庆电视台等媒体对多名艺术学科教师个人成长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90余名艺术学科教师在市、区级教师培训中担任主讲教师;4名美术教师赴岚天乡开展为期1个月的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培训,助力该乡加快提升乡村人才素质,引领农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新华社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大慈小学“乡拾乡韵工作坊”项目,入选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现场集中展示,在全市中小学艺术展演、艺术实践工作坊指导教师培训中进行了重点推介,且在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现场集中展示期间,得到了教育部、重庆市教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现场观摩的全国美术教育专家、省市区县美术教研员、中小学校长、一线美术教师的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作了专题采访报道;原创微视频作品《一片乡韵入画来——走进全国优秀教师徐小松的乡土美术教育之路》,入选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网信办主办的“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时代新声”全国正能量诵读作品征集活动网络展播;乡土美术教育研究成果已在四川、江西、山东等全国部分省市区县推广,获得一致好评。

四、区域学校艺术教育转型的反思

(一)加大艺术教师队伍建设

有好的艺术教师,才会有好的艺术教育。针对部分农村学校艺术教师流失严重、搭配不均衡、因评职难度大而转岗等问题,全区积极向人社、编办部门争取艺术教师编制,补齐农村学校艺术教师缺口,增加艺术人才引进力度,加大艺术教师培训力度,强化专职艺术教师督查力度,畅通艺术教师生涯发展路径,充分考虑艺术教师学科特点,落实艺术教师应有的地位和待遇,对长期扎根农村并作出贡献的艺术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干部选任等方面适当倾斜,激发艺术教师主动参与工作的积极性,稳定艺术教师队伍。

(二)提升艺术教育内涵品质

只有提升艺术教育内涵品质,才能真正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针对艺术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艺术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不高等问题,全区以培育学生艺术核心素养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挖掘艺术课程人文内涵,提升艺术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实效,强化艺术教育规范落实,推动艺术课程辅助活动,丰富艺术活动形式,创建艺术特色学校,做实艺术教育工作评估,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三)强化艺术教育协作推进

坚持改革创新、协同推进,艺术教育才能持续发展。针对部分学校及家长对艺术教育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推动缓慢等问题,全区进一步加强美育综合改革,统筹学校美育发展,促进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合,强化美育育人的观念和认识,从校长、教师、家长和社会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化的推进艺术教育,不断挖掘艺术特色学校持续发展的后续动力,整合各类艺术教育资源,促进学校与社会互动互联,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艺术教育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氛围。

新时代要有新思想、新气象,更要有新挑战、新作为。全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对学校艺术教育地位、功能、价值的新认识,积极深入探索适合区域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逐步构建起“惠及全体、丰富优质、体系完善、持续发展”的学校艺术教育新格局,实现“在审美中育人、在育人中审美,在审美中成长、在成长中审美”的新愿景,让区域学校艺术教育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从而推动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全区美育艺术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纸的艺术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