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2021-12-28 00:09
南方农机 2021年6期
关键词:农民信息化农业

许 泉

(长江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1 农业信息化现状

我国农业信息化已经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和西方先进国家相比,仍然不够完善,并逐步暴露出更多的潜在问题。自1997 年开始,“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正式运行,我国的农业信息网络规模也逐步扩大,并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多达2 200 个农业网站;同时,全国多个省份、市区、县、乡依次成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农业专家系统、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也随之“安家落户”。此外,截至目前,已有超过七千多个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机构,这些都标志着农业信息网络在不断地趋于成熟。而且,随着广播电视以及通信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现代通信的便利,而这对农民获取市场以及农业生产的信息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以上这些说明了农业信息基础建设初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建设过程中,问题接踵而至。比如,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规模难以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提并论,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之间依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数字鸿沟”,这些对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转型将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

2 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化意识薄弱,信息化水平不高

农业信息测度研究以及农业信息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反映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尽管农业信息化部门产值比重呈现可喜的上升趋势,但从整体分析,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其发展情形不容乐观[1]。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意识匮乏对建设进程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大多数农村地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再加上现实中的诸多因素,导致大部分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不高,尤其对农业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更是一无所知,因此,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一定的认识,信息化意识相当薄弱。此外,由于在农村地区土生土长的农民存在强烈的保守意识,很难信任网络,更不知如何从网络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且,在信息收集的过程中,他们常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比如旁观性、从众性以及随机性,不懂得借助现代通信的优势使农产品的信息快速流通,也不善于获取农产品市场等信息资源,而上述现状将直接影响农村信息化建设者的主动性[2]。

2.2 信息化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信息化发展依赖于充沛资金的支持,这是农业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财政基础,才能使农业信息化建设成为现实。根据现阶段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可知,中央以及地方政府一直倾向于投资城镇信息化建设,对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关注不足、投资极为有限,很难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导致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难以更新、优化,农业信息化网络的规模难以扩大,信息传播体系不够完善,并进一步阻碍了农业信息技术的深入研究,导致农业信息资源匮乏,信息服务业落后,信息化程度不够深入,而且不同地区的信息发展技术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根据有效统计,我国截至目前约有9成以上的信息资源仍然未实现信息化,计算机设备的联网率以及利用率仅仅只达到15%~20%,甚至一些经济极为落后的农村地区仍然处于“计算机盲区”,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2.3 信息化保障不足,组织引导不够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将成为一切的保障。然而在实际中,农业信息化规章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农业信息市场很难得到妥善、科学的管理,农业信息的搜集、筛选、整合以及传播等环节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建设者很难做到有法可依[3]。而且大多数农业信息属于公开透明的,消费者很容易产生“搭便车”的心理,信息市场难以规范化,信息资源配置难以合理化,只有政府才能对此进行有效的干预,使每一个农民可以第一时间获得便利、科学、全面的农业信息服务。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并未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发挥应有的“领头羊”作用,政府部门对农业信息服务组织并没有实施有效的监管,也没有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导致农业信息产品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与推广,信息市场变得极端混乱,难以正常运行。

2.4 信息化人才稀缺,培训力度不够

农业信息化建设,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建设。然而,由于政府部门并不重视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相关的资金扶持少,培训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农业信息专业人才相对稀缺。而且,在基层从事农业信息管理的专业人员相对匮乏,农业信息专业库的建设和优化难以保障,对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3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化策略

3.1 加大推广力度,强化信息化意识

在大部分的农业地区,农民的综合素质相对低下,农业信息化意识非常薄弱。想要帮助农民形成良好的农业信息化意识,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民身上的“小农意识”,同时加大推广力度,让每一个农民可以切实体会到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建设的巨大好处。对此,不妨采取这样的策略: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示范点,同时加强宣传,利用示范效应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其次,从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种植大户以及农业经纪人四大群体入手,对其进行深入的信息化指导。此外,由政府机关出面,在不同的农村地区定期组织学习培训班,让每一个农民都有机会学习农业信息化知识,让农民在学习以及应用的过程中体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提升农民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与此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利用互联网收集农业生产的信息,咨询农业专家农业种植的注意事项,收集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现状以及市场价格,使信息化意识根植农民的心中[4]。

3.2 加强政府引导,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部门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果政府不够重视农业信息化的建设,那么一切都会是纸上谈兵。而且,大多数农业信息属于公物性质,不属于某个组织或者个人,只有政府才有权限对农业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因此,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建设,将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加大对农业信息的资金扶持力度,对农业信息工作进行有效的统筹规划。在当下,省、市、乡、镇中的农业信息中心以及农业信息网站并非运营性质的,属于公益性质的项目,如果政府的财政部门不进行专项拨款,很难稳定运营下去。如此可见,只有以政府为主导,同时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脚步,加大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使农村公共信息网络体系得以完善,使每一个农民都可以从中获取自己想要的公共信息服务。当然,该体系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它还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了解农业市场的供求、价格,了解农业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农业的病虫害防御策略等,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科学性。不仅如此,在西方先进社会,政府部门对待农业信息化建设极为重视,并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发展,让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这些经验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政府有必要扩大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渠道,使一些社会组织、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团体都能为信息化建设“添一杯羹”“加一把火”,这样就能解决农业信息化建设中资金短缺的问题。

3.3 健全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应用水平

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将承担来自市场、自然等多种类型的风险。由于农村地区的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成熟,使得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究其原因:二者的信息不对称。正因如此,农业生产存在极大的风险性,常出现农产品滞销、农产品产量增加收入不增加等市场怪象,直接打击农民生产的主动性。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市场供需信息,提升农业生产的科学性,这些才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目标。对此,农业信息建设者应当主动向西方先进国家“取经”,了解对方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宝贵经验,避免在农业建设中“走弯路”,同时积极构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降低农业生产者在农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使农业更具竞争力。在农业信息建设过程中,由于农业经营者、生产者有着各自不同的需求,信息主体、信息服务内容以及信息服务形式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使农业信息更加多元化、全面化。通过农业信息建设,政府部门、信息中介、农业生产者、经营者之间将形成巧妙的连接,农民能够了解更多和农业生产相关的技术知识,比如农业施肥灌溉知识、病虫害的防御措施、环境保护的方法、农业资源的管理办法等,这些都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3.4 强化人才培养,增强教育培训

大多数农业信息从业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背景,因此,农业信息质量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线,即便农业经营者付出较高的咨询费用,也很难得到满意的咨询结果,从而进一步降低农民利用信息资源的主动性,这些对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应当积极培养一批优秀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并定期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使农业信息化队伍得以健全完善,同时制定严格的考核体系,使每一个农业信息化人才都能得到晋升的机会,这样才能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农业领域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趋势,而“信息化”就是当下社会的趋势。由此可见,只有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才能使农业领域迎来全新的春天。本文针对农业信息化的内涵、现状、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具体对策,给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旨在实现农业振兴。

猜你喜欢
农民信息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