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杰
浙江龙泉管氏,在管氏中的地位显赫。谈及龙泉管氏,不得不谈到北宋时期的管师仁,他是龙泉管氏的代表性人物。管师仁(1045—1109),字元善,浙江处州龙泉人。熙宁六年进士,北宋政治家,官至副枢密使(相当于副宰相,官品为正二品),《宋史》有其传。《宋史·管师仁传》中说管师仁曾被擢升为右正言、左司谏。这里的 “ 右正言 ” “ 左司谏 ” 皆属于谏官。既然管师仁做过谏官,那么本文便专门就他任谏官一职作一考述。
在宋朝,有两大国家监督机构,一个是御史台,一个是谏院,两者被合称为 “ 台谏 ” 。《宋史》有 “ 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 ”[1]11963之说。在宋代以前,两个机构职能区分比较明显,到了宋代则出现彼此相互渗透的现象。宋代的谏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左右司谏、左右正言为其所属。苏辙、范仲淹、司马光等人都曾做过谏官,而管师仁亦是其中的一位。《宋史》对管师仁的记载是: “ 字元善,处州龙泉人。中进士第,为广亲、睦亲宅教授。通判澧州,知建昌军,有善政。擢右正言、左司谏。 ”[1]11112由此可知,他在任职谏官之前,是担任建昌军知军。我们如果能查清楚他任建昌军知军的任期,那么他担任谏官的时间也就比较清楚了。
1.任右正言时间考论。笔者查证得知,《(同治)建昌府志》卷六 “ 秩官志·名宦传 ” 记载: “ 管师仁,字元善,处州龙泉进士,元符元年知建昌军。 ”[2]这里的元符元年指的是1098年,可知管师仁是在该年担任建昌军知军。另,《(正德)建昌府志》卷十二将管师仁、张允任知军的时间均置于绍圣年间,且称管师仁是在张允前面任职[3],此说不足信。原因有二:一是绍圣年间的范围是1094年4月至1098年5月,在短短四年多时间竟有两人任职建昌军知军的可能性不大;二是如果管师仁真是先于张允在绍圣年间任职的话,那么他就不可能在建昌军知军任内为李彦回写墓志铭。管师仁曾给他的好友李山甫(字明叟,皇祐元年进士,建昌军南城县人)的儿子李彦回(字进微)撰写过《左待禁虔州都作院进微李君墓志铭》,在该墓志铭的署名中写有 “ 朝散郎权知建昌军兼管内劝农功事飞骑尉赐绯鱼袋管师仁撰 ”[4]之字样,由此可知,管师仁在撰写该墓志铭时担任建昌军知军。而该墓志铭中又说李彦回是在 “ 元符三年正月三十日葬于龙溪之东湾 ”[4]22,这里的元符三年即1100年,可知管师仁至少在元符三年(1100)还在担任建昌军知军。既然如此,那么《(正德)建昌府志》所谓管、张二人均任职于绍圣年间且管先于张之说法是完全不能成立的。因此,管师仁建昌军知军的任期大致应是1098年至1100年。
既然这样,那么他任右正言的时间就应在1101年。我们可以从《张颉夫人墓志铭》一文中得到证实。张颉,祖籍江宁,字仲举,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他的夫人是北宋仁和县的范氏。《张颉夫人墓志铭》是由王博闻所撰,徐绩所书,管师仁所篆盖。所谓篆盖,笔者查阅《汉语大词典》得知: “ 古时墓志铭例用石相合,以一石为盖。盖石题死者爵里姓名,习惯用篆书,称‘篆盖’。 ”[5]该墓志铭对管师仁的署名全称是 “ 朝奉大夫行右正言骁骑尉赐绯鱼袋管师仁篆盖 ”[6],由此信息可知,当时管师仁正在担任右正言一职。该墓志铭讲到: “ 宝文阁待制张公颉捐馆舍之十一年,建中靖国元年三月己丑,其室仁和县君范夫人以疾终于武陵,第正寝,享年七十有八。十二月丙申卜吉合葬夫人于宝文公之墓。 ”[6]579由此语可知,张颉与其夫人合葬时间是建中靖国元年(1101)十二月丙申日,既然这样,那么管师仁任右正言的时间就必定是在1101年。
2.任左司谏时间考论。管师仁担任左司谏的时间是何时呢?我们可从史料中有关管师仁与其同乡吴材之记载中推断出来。
北宋邹浩《道乡集》中有《管师仁吴材并除谏官制》一文,该文是我们研究管师仁任左司谏的重要史料。文中说: “ 朕于天下之言,虽无所不受,然稽以为决者,惟谏官、御史而已。分任遗补,尤湏得人。以尔就职以来,数有献纳,祛除壅蔽,罄竭精诚,断自朕心,进处东省(吴即云以尔,进繇儒官,休有士望,比尝延见,敷奏可观,断自朕心,擢寘西省)。昔伊尹告其君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朕方操是,以听吾言矣。尔其益务,自信以辅朕之不逮。 ”[7]
笔者认为,这篇制诰标题中的 “ 除谏官制 ” 的 “ 谏官 ” 两字应当指的是左司谏。理由有二:一是文中有 “ 以尔就职以来,数有献纳 ”[7]320,可知管、吴二人在此次任职之前便已经是谏官,这次只不过是从同属谏官的一个职位调至另一个职位。二是《宋史·吴材传》中说吴材 “ 擢右正言,迁左司谏 ”[1]11205。由此可知,吴材与管师仁都是先任右正言,再任左司谏。因此,这篇制诰必定是管、吴二人被任命为左司谏的制诰。
明朝陈邦瞻在《宋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九 “ 蔡京擅国 ” 中这样说道: “ 崇宁元年五月庚申,韩忠彦罢。左司谏吴材等论忠彦变神考之法度,逐神考之人材,遂罢知大名府。 ”[8]这里提到了 “ 左司谏吴材 ” ,时间是 “ 崇宁元年五月 ” ,也就是1102年。由此可以确定,在1102年吴材所任官职就是左司谏。由于管师仁与吴材都是同时被授予左司谏这一官职的,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管师仁任左司谏的时间为1102年。
由上所述,我们能够得出这样的信息:管师仁在1101年任右正言,在1102年转任左司谏。
据《宋史》记载,管师仁在考中进士后,初为广亲、睦亲宅教授,次为澧州通判,后为建昌军知军。《元丰九域志》中载: “ 建昌军,伪唐建武军,皇朝太平兴国四年改建昌。治南城县。 ”[9]南城,即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宋史》称管师仁任建昌军知军 “ 有善政 ”[1]11112,看来其政绩不错,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正如《(同治)建昌府志》卷二在描述 “ 管枢密祠 ” 时所说, “ 民思之,为立生祠,于军治之北 ”[2]。他在任完建昌军知军之后,即被调任右正言。当时推荐他出任右正言的人是权臣蔡京。此事在明人邵经邦的《弘简录》卷一百四十九有记载: “ 师仁为广亲、睦亲宅教授,通判澧州,知建昌军。蔡京擢为右正言、左司谏。 ”[10]
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忠实支持者,为了王安石变法得以推行,蔡京极力打压反对变法者。因为蔡京的推荐,管师仁做上了右正言、左司谏。也因此,管师仁便站在了蔡京这一边,弹劾了一批反对变法之人,比如苏轼门人晁补之。
北宋著名诗人叶涛与管师仁是同乡,都是处州龙泉人。叶涛是王安石派系的。此人是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的女婿,受曾布推荐,任起居舍人,后升中书舍人。《宋史·叶涛传》载: “ (涛)擢中书舍人。司马光、吕公著、王岩叟追贬,吕大防、刘挚、苏辙、梁焘、范纯仁责官,皆涛为制词,文极丑诋。 ”[1]11182叶涛因屡贬他人,自然得罪了许多人。由于叶涛是王安石派系的,因此即便叶涛是王安石之弟王安国的女婿,即便同为改革派主力战将的蔡京与王安石关系还不错,蔡京最后还是对叶涛下手了。在蔡京任宰相时,叶涛被降为光州知州。管师仁就不同了,他由于是受蔡京推荐而做的谏官,因此他虽然也弹劾了一些人,但他始终是站在蔡京这一边,因此仕途没有受到影响。
管师仁毕竟是谏官,他在任期间并未玩忽职守,而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从现存史料来看,驱逐苏轼门人晁补之出朝廷便是其中一重要事例。
晁补之(1053—1110),北宋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他与管师仁均曾在澧州任过职,他曾任澧州司户参军,管师仁曾任澧州通判。他是苏轼的门人。苏轼曾在《答李昭玘书》中说: “ 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 ”[11]《宋史·黄庭坚传》载: “ (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 ”[1]13110在王安石变法一事上,苏轼属于保守派阵营,反对变法。作为 “ 苏门四学士 ” 之一的晁补之,同苏轼站在了同一战线上,亦反对变法,这自然遭到革新派的嫉恨。时任谏官的管师仁是个革新派,他上谏说苏轼、苏辙深毁熙宁之政,作为其门下士吏部员外郎的晁补之等人不适宜在朝中任职,建议驱逐出朝廷。此事在《宋史·管师仁传》《宋史·晁补之传》中皆有记载。《宋史·管师仁传》中说: “ (管师仁)论苏轼、苏辙深毁熙宁之政,其门下士吏部员外郎晁补之辈不宜在朝廷,逐去之。 ”[1]11112《宋史·晁补之传》中说: “ 党论起,(晁补之)为谏官管师仁所论,出知河中府。 ”[1]13111
实际上,管师仁上奏建议驱逐晁补之出朝廷时,还连带驱逐了一个人,他就是黄庭坚。此事虽为《宋史》所不载,但在其他史料中有载。《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曾转引《续宋编年资治通鉴》所载云: “ 晁补之罢。管师仁谓:‘苏辙皆深毁先帝,而补之、庭坚皆其门下士,不可聚於朝。’出知河中府。 ” 并案曰: “ ‘苏辙’上,当有‘苏轼’二字,不然皆字无著。 ”[12]由此处记载可知,仅因管师仁这一奏议, “ 苏氏四学士 ” 中就有两人被驱逐出了朝廷。
《宋史·晁补之传》中所用的词是 “ 论 ” ,从词的感情色彩上来说,属于中性词。而清雍正十二年《山西通志》在论叙此事时说: “ (晁补之)为谏官管师仁所诬奏,出知河中府。 ”[13]这里用的是 “ 诬奏 ” ,属于贬义词。管师仁之所以驱逐晁补之出朝廷,就是因为晁补之是苏轼的门人,反对变法,这确实是事实,并不算是诬奏。
在这里,我们可以从晁补之被驱逐出朝廷的时间来印证笔者前文所主张的管师仁在1101年就已经是谏官的说法之正确性。《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卷第二十六 “ 徽宗皇帝·建中靖国元年 ” 讲到, “ 九月,傅楫、晁补之罢 ”[14]655。并进一步阐述到, “ 补之亦自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 ”[14]656。由此可知,晁补之被逐出朝廷时间是建中靖国元年(1101)九月。而奏请驱逐他的人正是管师仁,因此管师仁在1101年已经是谏官的说法是没有问题的。
在北宋时期,隶属于河北路的滨州、棣州等州常常遭遇水灾危害。当地许多百姓逃往外地未归,但租赋还登记在册。本来就收成不好,官府还让百姓交租赋,这实在不合理,即使想返乡的百姓也会因此而不敢返乡。针对此种情况,时任谏官管师仁上奏朝廷请求全部减免滨棣等州的租赋,以便安抚和招徕百姓。他的这一奏议得到朝廷准许。减免政策执行之后,效果显著,滨棣诸州流亡在外的灾民纷纷归来,当地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宋史·管师仁传》对管师仁此举的评价是 “ 一方赖其赐 ”[1]11112,意即滨棣诸州百姓皆因管师仁而得到了恩惠。王安石在《上田正言书》中曾说过,正言者 “ 不矜宠利,不惮诛责,一为天下昌言,以寤主上;起民之病,治国之疵,蹇蹇一心,如对策时 ”[15]。作为谏官的管师仁能够 “ 不矜宠利,不惮诛责 ” ,提出减免滨棣诸州租赋之建议,确实是在一心为了天下昌言。此种心系百姓的为官行事风格,很值得我们后世之官员学习。
前文在考证管师仁任左司谏的时间时讲到,邹浩《道乡集》收录有《管师仁吴材并除谏官制》一文,从该文内容可知管师仁和吴材被同时授予左司谏一职。吴材与管师仁是同乡,都是处州龙泉人。管师仁荣登熙宁六年(1073)癸丑科余中进士榜,吴材荣登元祐三年(1088)戊辰科李常宁进士榜。管师仁任谏官是受蔡京(后官至宰相)的推荐,吴材任谏官则是受赵挺之(后亦官至宰相)的推荐。担任谏官,奏请弹劾或非议在任官员之事实属难以避免,管师仁就曾奏请将苏轼的门人晁补之、黄庭坚驱逐出朝廷。不过,与管师仁比起来,吴材在弹劾或非议官员一事上做得实属过火,仅《宋史·吴材传》中就列举了四位:范纯礼、程之元、张舜民、韩忠彦。《宋史·吴材传》在评价吴材关于此事时说: “ 材鸷忍,疾视善类,所排逐最多。 ”[1]11205从这一评语可以看出吴材是多么地受到当时保守派官员之嫉恨。
《宋史》对管师仁任谏官时弹劾官员一事所用之词就要比吴材平和得多了。《宋史·管师仁传》中说: “ (管师仁)论苏轼、苏辙深毁熙宁之政,其门下士吏部员外郎晁补之辈不宜在朝廷,逐去之。 ”[1]11112《宋史·晁补之传》中说: “ 党论起,(晁补之)为谏官管师仁所论,出知河中府。 ”[1]13111两处均用的是 “ 论 ” ,属于中性词,均未出现任何对他有负面性评价的语词,可见管师仁在弹劾、非议官员一事上始终坚持着一个度,这一做法是值得赞扬的。
管师仁担任谏官时间并不长,之后便迁任起居郎、中书舍人、给事中、工部侍郎等职了。他虽然任谏官时间不长,但从史料对其记载来看,他在任谏官期间还是相当称职的。他受革新派蔡京所荐而任谏官,他站在蔡京一边而驱逐反对变法的苏门晁补之出朝廷,无论是出于真实意愿而坚持革新,还是出于投蔡京所好而坚持革新,其所为都值得肯定。他奏请减免河北滨棣诸州租赋,使得流民复归, “ 一方赖其赐 ” ,说明他体恤民情,心系百姓。他与吴材同被授官左司谏,在时任谏官中,因吴材而被排逐的官员最多,而管师仁则在弹劾、非议官员方面始终持之有度,这样做可以避免给自己树敌太多,为后来的仕途发展做很好的铺垫。总之,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恪守职责、心系百姓、行事稳健、张弛有度的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