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东北初等教育发展特点

2021-12-28 00:10
兰台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私塾东北地区数量

薛 萌

一、中西教育方式并存

东北在清朝初年处于封禁的状态,因此人口稀少,教育发展较为缓慢,开禁后,同资本主义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国外的新式学堂也相继在东北建立起来。由于东北地区土地面积较大、开禁较晚,不同地区与日俄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交往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初等教育体系存在着中西方初等教育方式并存的现象,既有传统的中式私塾教育,也有近代化的新式学校教育和教堂教育。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为私塾式教育,主要的私塾分为四种,分别是家塾(族塾)、门塾(散馆)、公延塾、义塾[1]469。这些私塾教育主要以传统的四书五经和旧式启蒙书籍《三字经》《百家姓》等为主,通常一位老师教授所有功课,而且学生上学没有固定的入学年龄,将年龄不等的学生放在同一空间中进行教学。传统的私塾教育主要与做官相联系,为广大的学子提供了致仕的道路。而私塾中教授的内容也大都与清朝时期的科举内容相关,主要以八股文为主,教学内容不仅单一,而且严重脱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应用程度和范围较低。虽然私塾所收的学费较少,但是因为其社会实用性不强,故而仍旧有很多的适龄儿童没有进入私塾学习。民国时期经过多次的教育改革,私塾中所传授的很多有关传统四书五经的内容已被禁止。私塾本身所具有的规模小、经费少、办学方式多样、教授时间灵活等特点[2]113,适应了东北地区学生人数少、教学资金少、学生上课时间不固定的社会现实情况,因而其在东北很多的城镇中都有分布,而且数量较多,就连当时的报纸对营口范围内的私塾都发出了 “ 营埠之内私塾颇多 ”[3]5的感慨,可见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私塾数量之多。民国时期由于政府的大力倡导,很多私塾都要转化为私立学校,但仍旧有很多的私塾依旧保留了私塾之名,在农村地区进行小规模授课。

在东北开禁和通商口岸开埠后,东北与外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起来,外国的新式学校在东北地区相继建立起来。尤其是在民国时期,为了更好地推动东北地区的教育发展,政府相继颁布了很多推动近代教育发展的法令和政策,许多的新式小学和教堂学校作为初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被广泛推广。以辽宁省为例,在1929年统计时,省立完全小学18 所,县立完全小学共有475 所,省初级小学9147 所,省县立高级小学456 所,学生总数达600399 人[4]402。这些小学的存在,不仅促进了初等教育在东北地区的普及,而且直接地减少了社会上新增的文盲数量,有助于提升东北地区民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知识涵养。新式小学教授的内容也不再是以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为主,而是包含国文、算数、手工、历史、英语、地理、体育、理科、女生缝纫等学科。这些学科的开设意味着初等教育不再将做官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而是致力于培养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文理科相结合,而且专门为女生开设了缝纫课等课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东北社会的迅速发展与清政府的灭亡对传统的私塾式教育打击较大,社会上兴起了私塾改良的风潮,使私塾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除了私塾和新式学校以外,东北的教堂学校在学生启蒙、知识传播等方面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私塾教育还是新式的学校教育,抑或是教堂教育都是清末民初之际东北地区主要的初等教育方式,这些教育方式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东北地区初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促进了基础教育在东北地区的普及推广,减少了社会上文盲群体的新增数量,提升了民众普遍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涵养。初等教育作为学生基础教育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产生与发展是中国传统教育发展的重大变革,适应了东北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中西式初等教育方式并存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鲜明特点,促进了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重大变革和发展,丰富了东北学生教育选择的多样化和不同家庭、阶层民众对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地区分布不平衡和集中性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山川、湖泽分布其间,不同地区之间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人口数量的分布,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在初等教育学校的数量和分布上也同样存在,主要体现为不同地区间初等教育发展的学校种类、数量和分布的不平衡性和不集中性。

这种不平衡性不仅体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性,更加体现在不同等级学校的区域分布和数量之间的不平衡性上。仅就辽宁省的新式小学为例,共有小学10115 所[5]402,其中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省立完全小学、县立完全小学、省立初级小学、省县立高级小学。在省立完全小学中,省会城市沈阳在省立完全小学18 所中,占有13 所[6]402;县立完全小学中沈阳一所也没有,但是辽阳县拥有私立县立完全小学4 所,公立43 所,而广安县只有公立县立完全小学2 所[7]403;省初级小学中,沈阳县有公立省初级小学465 所、私立13 所,而辽阳县公立477 所,私立19 所,为辽宁诸县之最,但是安图县却仅有公立省初级小学7 所[8]405;在省县立高级小学中,沈阳数量最多,公立45 所,私立8 所,复县、抚顺县、法库县等县只有一所公立高级小学,甚至很多的县没有省县立高级小学[9]407。由此可见,这一时期辽宁省全省的小学在数量、等级、层次和地域分布上都存在分布不平衡和集中性的问题。

沈阳作为省会城市,其主要的初等教育学校为省立完全小学和县立完全小学,而其他地区新式小学主要为县立完全小学、省初级小学和省县立高级小学。其数量,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呈现出不均衡性的发展特点。以辽宁省新民县和营口县为例,在县立完全小学的分布上,新民县有公立34 所,私立1 所,营口有公立11 所,私立2 所[10]403;在省初级小学的分布上,新民有公立352 所,私立36 所,营口县有公立117 所,私立8 所[11]405;在省县立高级小学中,营口县有公立3所,而新民一所也没有[12]407。从这两个城市初等教学体系中不同层次、不同等级学校数量之间的对比可以看出,省立完全小学方面,两县都没有;从县立完全小学的分布上来看,新民县的公立学校数量比营口县要多,但营口的私立县级完全小学数量略高于新民县;在省初级小学的分布上,新民县的学校数量无论是从私立还是从公立方面来看都明显优于营口县;但在省县立高级小学中,营口县的高级小学数量明显多于新民县。由此可见,不同区域间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学校数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同一区域间不同层次、不同等级学校数量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虽然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学校数量、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很显著,但是这种不均衡性更为明显地表现为沈阳、新民等城镇学校分布的集中性,相对于其他人口更为稀少、经济更为落后的地区而言,东北地区的初等学校数量更为集中分布在沈阳、新民、营口等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城市中。仅仅新民县就有423 所初等学校[13]407,相对于通化县、法库县、抚顺县等城镇而言,其分布的集中性更为明显。

东北地区间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学校数量、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是东北地区初等教育发展的显著特点,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充分、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的集中体现,也与这一时期东北地区民众接受教育水平低、不重视教育的普及有关。虽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初级教育呈现出分布不均衡、集中性的特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初等教育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布反映了不同地区间发展的差异,是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反之初等教育体系在不同地区的相继建立促进了区域间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

三、范围扩大、人数增加

清末民初之际,东北地区的开禁和人口的迅速增加,使初等教育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学校数量迅速增加,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初等教育学校相继建立,学生受众群体范围扩大,接受初等教育的人数迅速增加。此外,虽然这一时期的私塾教育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课程设置等方面都落后于近代的学校式教育模式,但私塾教育也为很多的学生提供了基础教育课程,为社会上新增文盲数量的减少奠定了基础和条件。

清朝时,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是主要的教育方式之一,需要学生缴纳学费,加上当时的私塾教育与科举做官相联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阶层和学生数量。进入民国以来,学校教育课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更加倾向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且学生人数不断扩大。以奉天省为例,为了更好地普及初等学校,减少社会上文盲幼童的数量,初等教育学校不断地修建: “ 教育厅长吴家象,现以省城失学儿童过多,兹为扩充小学教育起见,特呈准省政府,添设省立第十四、十五小学,沈阳县立第四、五、六小学,共计五处,定于明春实行云。 ”[14]4学校数量的不断增加,是政府重视初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为了普遍提升民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知识文化涵养,减少社会上因家贫而不能入学的学生人数,奉天政府于1907年颁布了《奉天征收学费章程》,规定高等小学堂以上各级学堂按张收费,初等小学堂根据地方情形暂时免收[15]217,通过颁布政策的方式来减少学生因家庭经济的限制而不能上学,保障了每个学生接受初等教育的权利。而且这一时期的士绅热心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纷纷投资教育, “ 盖平学堂林立,惟女学风气一向尚未开化,自陆令上任始设官立初等女学堂一处。虽未大奏效果,较昔时颇有维新之象。今春复有城东海山寨村某君提倡女学,甚属热心,但该村款项支出颇难筹办,因向本城厢董事会总董战君兴邦痛言,开通女学之先利益,战君甚为嘉许,遂尽力维持,设法筹款,方得成立,并自备洋十元以补助该学开办之费云。 ”[16]3减少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扩大了学生群体的社会阶层。而且学校还通过学生演剧等活动筹集资金,增加学校的办学经费, “ 本邑清真教会,附设初级小学,约有学生百余人,所有经费均由该教会担负。年来金融紧迫,并兼负担过重,致该校经费异常支绌。兹经该会长李福棠及学董尹福亭,公决在大观楼演戏七日,所有收入,除花销外,完全补助办学经费。现已请准县府及教育当局各在案,明日即行开演云。 ”[17]5由此可见,近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和士绅对教育的重视,扩大了新式学校学生来源的阶层,使学生人数迅速增加, “ 民元以后,辽宁初等教育进步甚速,十八年视民元加至五倍,全国除山西等一二省外,无与比者 ”[18]537。学生数量的增加,直接减少了东北社会新增的文盲人口数量,促进了近代东北初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东北地区后续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为以后的革命活动和革命思想的传播奠定了人才基础。

清朝时期,女性大多不被允许进入私塾念书,家庭富裕的女性通常会单独聘请老师学习琴、棋、书、画,但主要阅读的书籍是烈女传等传统书籍,对女性的思想束缚较大,而家境贫寒的女性则早早地操持起家务,以减轻家里的生活负担。民国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被允许和男子一样进入学校念书,甚至还建立了专门的女子学校。这一时期学校的很多课程都是专门为了女性而设立的,例如刺绣、缝纫等中式传统的女子必备课程,吸引了当时很多的女子进入学校学习: “ 去岁韵秋女士曾自立蒙小女学堂一所……经帅批示錄左查女学之兴,有二要义,一则教以德育,以为家庭教育之基础;一则教以职业,以为佐理生计之内助,此其影响甚大。故各国莫不注意于此,该女士慨念时艰私立蒙小女学堂,热心教育,殊堪嘉尚。至所请筹拨公款,另设女子蒙小学堂一所,并附师范以养成女子教员,及蒙养院保姆之资,应准照办,仰提学司饬即妥拟章程、预算、经费呈候核夺缴。 ”[19]5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女性作为社会、家庭的成员已被允许进入学校。学习文化知识,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女子学校教授的内容仍然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主要以德育和职业教育为主。女性作为一个家庭的重要成员,其接受教育对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和儿童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男女性别比例在受教育权利上的差异。

初等教育作为近代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是高等教育的基础。虽然初等教育体系在清末民初之际呈现出中西教育方式并存、地区分布不平衡和集中性、范围扩大、人数增加等发展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但是就其发展而言,对近代东北地区的人才培养方式、新思想和新文化的传播都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初等教育学校数量的迅速增加是政府和有识之士重视教育的重要体现,初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也促进了社会整体知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女性进入学堂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大变革,削弱了学校教育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是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重大改变。

猜你喜欢
私塾东北地区数量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统一数量再比较
角:开启位置与数量关系的探索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头发的数量
斯诗私塾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