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灵君
曲靖市统计局,云南曲靖 655000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云南要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排头兵”。五年来,云南省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战略定位,加快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020年曲靖市公众认为政府重视当地生态环境建设的比重与上一年相比提高5.93%。整体生态环境满意度与去年相比上升了5.17%。各方面满意度均比前一年有所提高[1]。
2020年人居环境有关的满意度指标中,城镇居住、生活环境满意度为92.06%;城镇公厕卫生、生活垃圾处理满意度分别为85.69%、81.56%;农村村庄环境、饮用水水质、农村家用厕所建设和改造、污水处理满意度低于80%。与2019年相比,各项指标满意度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
空气质量、农村土壤环境、声环境质量满意度较好,均在80%以上。但河流、湖泊状况满意度仅74.97%,相对较低。
利用SPSS软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整体生态环境满意度与空气质量、水质量、农村土壤等环境之间在0.01水平上都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即若各指标满意度普遍较低,则公众对生态环境总体满意度也会偏低,反之亦然。
这反映出曲靖公众对整体生态环境满意度评价时没有以偏概全,更倾向客观。与整体生态环境满意度相关性相对较强,强项城镇居住环境与整体生态环境满意度相关性相对较弱,短板过短制约了公众对整体生态环境满意度的提高[2]。
各指标满意度在城乡间的差距较大,除声环境质量满意度农村高于城市外,其它城乡共有指标农村均低于城镇。主观感受上的巨大差距也在城乡政府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度高达17.96%的差距上明确体现[3]。
如图1,全市9个县(市、区)中,富源县、陆良县、宣威市整体生态环境满意度、具体指标满意度均低于其他地区。这些市、县作为曲靖市煤炭产区,地区经济以煤炭为基础的煤化工重工业为主,本身生态环境存在易污染、高污染、难治理的特点,生态环境基础薄弱。加之富源县、宣威市属资源型城市,在城镇发展初期因“先生产、后生活”的城市建设理念,城市布局本身存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交错,缺乏有机协调,人居环境、设施相对较差。两相叠加严重制约煤炭产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4]。
图1 2020年曲靖市各县(市、区)生态环境指标满意度情况
曲靖市是以煤化工为基础的重工业城市,改善生态环境满意度在全省落后的局面,应当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围绕曲靖市在滇中城市经济圈中资源型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区、珠江源生态安全保障区、滇中高原生态宜居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努力开启绿色、循环、低碳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2020年曲靖市污水处理率为96.79%;污水处理及河流、湖泊环境治理成果斐然。但与公众不到75%的满意度评价结果不符。
结果中可以看到,农村居民多项指标满意度远低于城镇,折射出目前在生态建设工作过程中城乡治理的投入差距,政府重视程度差距高达17.96%也明确显示了这一点。
调查结果还显示污水处理情况、垃圾处理、村庄环境满意度不到80%,折射出农村基础环境设施短板突出。各级政府应有效提升农村基础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努力建设良好的生活环境[5]。
在曲靖市主城区建成文明、卫生城市,旅游县大力保护景观环境后,曲靖市原煤产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短板凸显。在开发资源中要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空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
提高民众、企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可以有效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效果,同时提升公众的城市自豪感和家乡情怀。在传统政府宣传渠道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如抖音、学习强国、便民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讲座等,在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措施、成效时,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在与公众进行宣传教育的互动过程中,也可以及时收集到最重要的诉求,及时开展改进提升工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