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 构建全球金融资源配置新高地

2021-12-27 16:44周小全贾彦
产权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资管离岸跨境

周小全 贾彦

2021年5月,上海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将全力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全球资管中心建设对支持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开放、发展和提升上海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地位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强大支撑作用,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支持浦东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

目前上海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发展格局中最为完备的金融中心城市之一,依托全球资管中心,可在内外分离的前提下有效打通在岸和离岸中心,实现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的有效对接,形成畅通的人民币回流管道机制;同时,丰富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品种,有利于穩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能力。全球资管中心建设,将以上海自贸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为载体,以贯穿标准化和非标资本市场体系的各类资管产品为手段,结合一体化的支付、登记、结算、清算、托管等基础设施体系,更好串联贯通起各类独立、分散的金融市场,打造统筹在岸与离岸业务的全球金融资产交易枢纽。

1  推进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的发展方向

1.1  构建服务全球资源配置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利用上海现有的开放优势、平台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构建服务全球资源配置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巩固提升高端资源的集聚,强化不同市场的互通联动,打通内外资源的有效链接,放大全球资源的配置辐射,将上海打造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通过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坚持“功能提升”与“规模扩大”并重,推动国内资本市场从规模到能级的实质提升。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是人民币全球资产的登记中心、托管中心、定价中心、投融资中心、增信交易中心,通过完善和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价格,将以人民币计价的各类“上海价格”逐渐打造成为各类人民币资产的定价标准,为全球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建设赋能。

1.2  注重离岸和在岸金融市场的协同并重发展

借助全球资本配置重新构建的窗口期,将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打造成为全球顶级金融资源要素配置核心功能的载体,探索跨境债权和股权投融资、跨境资产交易、跨境产权交易等离岸业务新模式。一方面,做好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转接口”,探索建立兼具离岸和在岸功能的跨境资产交易平台,拓展国际资本流入的渠道,统筹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另一方面,打造跨境金融服务的“集聚区”。对标纽约、伦敦等全球资管中心,持续吸引境外、境内资产管理企业总部来沪发展,形成跨国公司“落户上海,联通全球”的集聚效应。同时,与国际一流水平对标,拓展跨境业务广度和丰富跨境金融产品体系,研究各类跨境人民币融资与再融资的产品和平台,以打造人民币结算中心为切入点,为境内外机构提供跨境支付、清算、结算等服务,不断推进上海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

1.3  推进产权与证券市场双轮驱动、非标与标准市场有效对接

非标市场是金融要素市场体系的基础板块,有必要统筹安排,从而形成证券、银行、保险、期货、产权等各类金融服务层级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方面,规范和拓展全国范围内的非标资产交易,推进产权市场与证券市场双轮驱动、非标与标准化市场有效对接,做强做大国内金融大循环;另一方面,通过跨境业务、离岸业务的积极探索,搭建特殊资产交易、跨境基础设施建设资产交易、跨境个贷资产交易等各类子平台,发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制度优势,有序引进境外资金(外汇、境外人民币),为特殊资产、境内及“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资产和个贷资产等各类非标资产提供持续流动的资金支持。

1.4  促进金融基础设施实现国际互联互通

加强市场开放,提高国内资本市场和交易平台的国际化水平,以人民币国际化和全球资源配置为导向,提升金融基础设施功能,将国内资本市场的“连通道”升级成为连接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网”。一是对接国际市场规则,主动对接实施与国际接轨的市场交易、信用评级、信息披露、监管规则,主动参与国际相关业务标准制定,提升全球话语权和影响力。二是提升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深化基础设施跨境合作,拓展金融基础设施的服务广度。在“沪伦通”、“沪港通”已有“向外”投融资成熟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向内”资金的引入,着力实现资本市场从融入参与国际化逐步向引导配置全球资源转变。

2  做大做强上海全球资管中心的路径设计

2.1  搭建离岸债权类资管中心,以“离岸债”探索全球资源配置的新高地

2.1.1 离岸债券。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立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并将离岸债券发行业务纳入上海全球资管中心的品种篮子,此举将成为上海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重要突破口。未来,可在发行品种、账户管理、登记及代理兑付等方面,不断推进上海自贸区离岸债券业务发展。一是丰富上海自贸区离岸债券的产品种类,在前期发行基础上试点推出离岸普通金融债、离岸资产支持证券、离岸绿色金融债等创新产品。二是由于发行对象主要为上海自贸区内的非居民,发行币种为人民币,建议募集资金通过现有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或NRA账户进行“内外分离”管理,为投资者开立DVP结算资金专户,并与FT账户一一对应,“专户专用”办理自贸区债券交易结算的资金清算交收,有效隔离离岸债券市场的资金风险。三是在登记及发行兑付方面,建议在上海自贸区提供跨境债券发行、登记、托管、清算、结算、付息兑付、信息披露、估值等一体化服务。

2.1.2 信贷资产跨境转让。发挥上海离岸金融市场跨境资产交易的平台优势,试点基建信贷资产跨境转让业务,即以银行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等以人民币计价的优质信贷资产作为跨境转让标的,吸引全球主流资本参与投资,引入国际低成本资金,服务国内实体经济建设。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国际私募基金、对冲基金、养老基金、保险等,拓展参与信贷资产转让的境外投资者范围。同时,引入信用评级、估值定价、会计、法律服务的专业机构,提供全面、专业的服务支持。

2.1.3 非标并购债权。开展非标并购债权业务,打造联通产权和证券市场的新型债务融资工具,推动上海自贸区跨境投资并购业务,降低企业并购融资成本。在发行主体上,非标并购债权由企业并购交易项目的受让方作为发行主体。考虑到对信用违约风险的把控,前期发行主体主要为自贸区内进行跨境并购的公司和企业(重点聚焦先导和支柱产业)。在认购主体上,可参照2021年最新发布的《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中对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认购主体的要求,向区内专业投资者发行,每次发行对象控制在二百人以内。在产品业务模式上,拟创设的非标并购债权可参照“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创设中国版的“特殊目的收购债”,为企业并购提供相应的非标债权融资工具。

2.2  创设跨境股权资产投融资业务,以“离岸板”实现对外开放的新能级

2.2.1 吸引境外企业通过发行CDR在“离岸板”上市。近年,我国证券市场改革加速,在科创板和创业板相继推出注册制,在“沪伦通”、“沪港通”等业务方面具备了丰富的市场建设和运营经验。建议以上海全球资管中心为依托,借鉴“沪伦通”模式下发行存托凭证的制度安排,吸引境外企业通过发行CDR在离岸市场上市,增加人民币资本市场中优质外国上市公司的主体数量,支持探索资本自由流动和自由兑换等开放政策。

2.2.2 吸引境外非居民利用“离岸板”进行股权投融资活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在上海全球资管中心探索开展离岸证券交易业务,吸引境外非居民进行股权投资和融资活动(如:提供改制、融资、代理分红派息和股份的托管、登记、转让、结算交收等服务),尤其是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点企业和重点依托中国市场开展业务的非居民企业赴中国上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区域合作新局面。

上海全球资管中心的离岸证券交易业务可在初期试运行“内外分离型”模式,待政策制度和管理模式成熟后转为有条件双向渗透的“内外渗透型”离岸金融模式。在此基础上,非居民可通过开设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FTN账户)或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NRA账户)以及境外机构境内离岸账户(OSA账户)等来参与相关资产交易。成熟时“离岸板”也可同时发行交易境外企业的债权融资工具及其他证券市场产品以募集离岸资金。

2.3  拓宽各类跨境商品资产交易,以“上海碳”丰富“上海价格”的新内涵

2.3.1 丰富现货市场品种,探索碳市场金融属性,增强“期现互动”能力。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跨境碳排放交易如果纳入全球资管中心的资产范畴,将增强上海对于全国乃至全球的碳金融服务功能。一方面,确保现货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丰富现货产品类型和结构,为衍生品市场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可引入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作为机构投资者入场,通过做市、报价、撮合交易以及经纪业务,为碳现货市场提供更多层次和更灵活的定价方式。另一方面,分阶段、有序发展衍生品市场,沿着从场外衍生品向场内衍生品发展的方向,构建碳交易的衍生金融产品体系。在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鼓励探索碳远期、碳掉期等场外衍生金融工具;在市场基础设施和制度完善后,逐渐向碳期货等场内衍生品市场拓展,最终形成现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并存、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结合、非标准化衍生品和标准化衍生品共生的中国碳金融市场。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期现互动”效应,探索形成碳市场基准价格收益率曲线和全国市场的价格指数,完善市场价格发现机制,推进形成多层次碳市场和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定价中心。

2.3.2 积极推进跨境碳排放权交易业务,丰富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种类。建议允许境外合格投资者以人民币参与境内的碳排放权跨境交易。在跨境人民币资金结算方面,可参照2018年人民银行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知》,明确境外投资者办理碳排放权交易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相关规定,支持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形式参与境内碳排放权交易;逐步将碳排放权交易标准按照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覆盖到东南亚和其他“一带一路”国家,形成碳排放权现货和期货交易以人民币捆绑作为主要结算单位的业务模式。同时,探索借鉴“沪港通”、“沪伦通”的做法,推进我国与亚洲碳市场,以及与欧洲碳市场之间的链接,实现各国碳市场间的互联互通,推动国内国际碳价格的逐步趋同。

2.4  增强国有资产跨境管理与运作,以“产权通”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新步伐

2.4.1 以跨境交易助力国有资产处置和增值。近年,中央企业依托上海自贸区在贸易、投资、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制度和产品创新,推动了跨境投资并购及产权交易业务不断发展。可创设“产权通”产品,积极融入和对接国际市场,将传统国有资产转让方式与跨境转让交易模式相结合,尝试通过“产权通”完成相关国有资产跨境处置,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升产权市场在跨境业务交易上的深度和广度。

2.4.2 强化监督与管理,推进境外国有资产进场交易。目前境内国有资产进场交易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但境外国有资产交易缺乏清晰统一的法律规定,市場也尚未形成广为接受的交易惯例与做法,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隐患。依托“产权通”平台和产品,打造跨境国有资产交易平台。通过完善境外国有资产跨境交易模式、提供专业外汇账户管理结算方式、丰富境外国有资产交易服务方式等手段,探索境外国有资产在离岸资管中心平台的进场交易,提升产权市场的国际化要素资源配置水平,将“产权通”平台打造成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枢纽。

2.5 优化私募股权交易与流转,以“E转让”打造安全高效的份额转让新平台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 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中指出,“在总结评估相关试点经验基础上,适时研究在浦东依法依规开设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份额转让平台,推动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份额二级交易市场发展。”这也是继2020年2月北京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后,在上海浦东对相关业务的继续推进。未来可创设“E转让”平台(具备跨境功能),利用临港片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发挥产品的便利性(Easy)、可转让性(Exchangeable)、电子化(Electronic)这三大特征,打造安全高效的份额转让新平台,优化私募股权交易与流转,为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提供综合服务,进而把私募股权转让平台打造成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双循环发展格局、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

3  对标国际完善顶层设计,健全上海全球资管中心的金融法治生态环境

从国际经验来看,伦敦、新加坡、纽约等全球资管中心的发展均是建立在高度成熟的法律制度体系基础之上的。构建适应上海全球资管中心需要的法治生态环境,重点是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3.1  尽快出台跨境金融交易平台建设的上位法,填补现有法律制度中经济金融领域的空白

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全球资管中心的竞争力,可参照全球资管中心建设的通行做法,形成“成本洼地”效应,建立适应境外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政策。优化税制结构,避免双重征税。有序推进离岸综合金融监管创新。监管目标方面,明确有效监管的目标,以防范跨境金融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发生为主要目的,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监管职能方面,加强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监管协同。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内试点“沙盒监管”,尝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跨境金融监管体系。积极对接国际通行准则,尽快建立和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的日常营运体系。

3.2  聚焦风险防范,建立跨境风险管理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促进跨境资金流动

在上海离岸人民币市场建立本外币一体化的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探索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推动跨境账户服务便利化。完善跨境资金管理制度,优化信贷资产跨境转让机制。明确税收风险在跨境交易的转让方和受让方之间进行分担,制定跨境交易风险管理预案。建立与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相匹配的中央对手交易机制,着力提升中央对手方在离岸市场中风险管理和阻断风险跨市场传播的功能。建立跨境金融风险监测体系。通过信息平台共享,加强金融管理部门与海关等多部门联动,设立涵盖跨境资金进出、外债、国际资本流动等功能的监测系统,实施流入、流出双向预警监测,实现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预判和管控。

3.3  稳妥发展金融科技,推进人才储备,全方位保障跨境交易

推动金融信息服務平台建设,引导金融科技助力资管行业,创新产品开发模式、提升运营能力。建立上海离岸金融数据中心,对离岸业务数据进行连续、系统的统计,为整体掌握离岸业务发展情况,有效识别、防范系统性风险提供支撑。完善统一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打通各类要素市场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通道。加强各类型人才储备,提升人员流动自由度,形成国际化人才储备池。

(作者分别为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

猜你喜欢
资管离岸跨境
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不改转型方向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当心!离岸流来袭!
财政部:资管产品暂按3%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券商资管挑战重重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刘珺?:大资管是金融脱媒的路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