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特色村镇建设探析

2021-12-27 13:32杜红艳
宿州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淮北市技能型村镇

杜红艳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安徽淮北,235000

1 问题提出和相关文献回顾

我国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与繁荣。浙江省在2015年首次提出特色小镇的概念,其目的在于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汇集环保、信息、旅游等七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发展的平台,发展和提升小镇经济。2017年,特色小镇的概念被正式推出,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多部文件以期促进特色小镇发展,带动经济提升。在特色小镇的基础上,2017年中央1号文件使用了特色村镇的概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第16条提出: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特色村镇是围绕“三农”问题的新型特色小镇,既包括村又包括镇,在特色村镇建设中既要做好建制镇的建设,又要做好镇域内的美丽乡村建设,以实现村镇联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此背景下,各地积极推进特色村镇建设,但乡村村镇经济发展特点不同于城市经济发展特点,故最近几年,特色村镇建设是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其研究的内容和重点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特色村镇规划的研究,二是对特色村镇发展路径的研究,三是对特色村镇建设、开发模式的研究。如杨成栋等[1]以安徽省霍山县某镇为例,从该镇建设发展的SWOT分析入手,对旅游性村镇的定位、功能板块布局、交通游线组织、经营策略等的规划进行了探讨。蒋秀召[2]以湘中梅山文化特色村镇为对象,对其建设路径进行了分析。王万平[3]通过对大理市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建设情况的调查和思考,提出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建设要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徐胜等[4]则经过对田园综合体特色村镇培育的问题的分析,探讨了该类村镇的建设新路径。舒科[5]从民族特色村镇的角度出发,对富有彝族民族特色的村镇建设模式进行探索,以期从不同视角促进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郝金莲等[6]从全域旅游的视角,以山西杏花村某镇为例,提出了五种特色村旅游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国内特色村镇建设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省外对特色村镇规划、建设路径以及开发模式等的研究较多,研究成果丰富,这些研究对其本地的特色村镇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基于此,文本拟以淮北市为例对特色村镇建设进行探析,对淮北市遇到的特色村镇建设中的共性和特性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建议,以期推进淮北市特色村镇建设。

2 淮北市特色村镇建设总体概况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2017年以来淮北市大力开展特色村镇建设。淮北市特色村镇按照主导产业进行市场定位和建设布局,分为旅游类、文化类和产业类。从2017—2020年,淮北市已获批五个省级试点特色村镇,分别是濉溪县刘桥自行车运动小镇、烈山区石榴小镇、相山区芳香小镇、烈山区七彩和村农旅小镇、濉溪县韩村镇“三彩”文旅小镇。这些特色村镇建设完善了村镇基础设施、优化了村镇环境,带动了当地“一村一品”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一二三产的发展,提升了农村经济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生态宜居。

3 淮北市特色村镇建设的意义

淮北市紧抓国家政策机遇,在“美好淮北”战略下积极推进特色村镇建设。特色村镇建设对资源枯竭的淮北市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3.1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随着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乡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大幅增加。但是,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数依然在总人口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口的生活富裕程度,影响到扶贫攻坚战的胜利和社会和谐稳定。以淮北市为例,2012—2020年,其城镇化率分别为57.2%、58.5%、59.8%、61.3%、62.1%、63.6%、65.1%、65.88%、和65.10%[7]。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淮北市农村人口不断减少,但在全市总人口中的占比较大。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淮北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中比重在依然43%以上。所以,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农村经济越发展越有利于有效解决淮北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淮北市特色村镇建设,以村镇为核心,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根本任务[8]。通过找寻村镇的“特”与“色”,把“特”与“色”与农村现有资源、历史文化传承、民风民俗相结合,发展乡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以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的发展壮大,使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提升,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加快落后地区的脱贫速度,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3.2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以及城乡产业布局、资源分布等多种原因,淮北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2012—2020年淮北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体现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如表1,淮北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2020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渐缩小,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绝对数的差距从2012—2020年呈现扩大趋势,这说明淮北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依然高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表1 2012—2020年淮北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要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就要想办法加速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乡村振兴。特色村镇建设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特色村镇建设创建发展优势,带动农村一二三产加速融合发展,增加农村经济总量,提升农民收入水平。通过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使城乡经济水平趋于一致,实现城乡一体化。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实现城市农村联动发展,使淮北市整体经济水平再创新高。

3.3 提升农村科技使用率,助推淮北经济转型

近年来,在淮北市农村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先进科技的投入和使用。现代化的农耕机械、灌溉机械、园艺机械等使用率越来越高,农林牧渔方面的科技投入和推广力度越来越大。科技投入和推广力度的增加可以从淮北市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的变化看出来。淮北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3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363个,其中在企业法人单位中,专业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3 078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从业人员1 717人[9]。而淮北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8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788个,其中在企业法人单位中,专业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3 940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从业人员3 242人[10]。2018年上述主要数据比2013年分别增长116.8%、28.0%、88.8%。

虽然淮北市科技投入和推广力度越来越大,但是农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缺口依然很大,电子商务等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没有普及。淘宝、京东等培养的农村本土化电商凤毛麟角,大多数行政村根本没有。在淮北市特色村镇建设中,特色村镇与淮北高职院校、农技推广站等单位定向结合、定点帮扶,无论在商贸、物流、营销、电商方面还是在农业科技方面均大大提高了科技使用率,有利于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在当前淮北市正处于资源型经济向多元化旅游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过程中,特色村镇建设无疑推动了新型经济的发展壮大,又可实现城市、农村的联动发展与相互融合,从而推动淮北经济转型成功。

4 淮北市特色村镇建设问题分析

在煤炭资源枯竭之后,淮北市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历史文化传承等进行特色村镇建设。比如有的特色村镇充分利用种植业优势和特色,有的对工业遗存即废弃的煤矿资源进行再利用,有的利用水资源优势和人文历史典故等等。通过对淮北市已获批特色村镇建设的调研分析,其特色村镇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

4.1 人才严重短缺

在淮北市特色村镇建设中,现代农村经济等各方面发展所需的技术型、技能型、发展创新型人才缺口较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短缺对特色村镇纵深建设发展的阻碍作用会越来越明显。以淮北市濉溪县韩村镇为例,其依靠现有资源优势,以淮海村为中心打造和发展以“红蓝黑”为特色的“三彩”文旅特色村镇。其中包含以小李家红色文化基地为依托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打造红色引领和传承为主线,展红色旅游业及相关附加产业;以浍河为依托,足“浍河故事”,打造浍河景观带,建造皖北水上江南,发展水上观光和生态旅游;以淮北市“美好淮北”战略为指导,对工业遗存再利用,充分发挥海孜煤矿遗存的价值空间。经过分析发现,在韩村镇“三彩”文旅特色村镇建设和以后的发展中,民俗文化、红色经典文化讲解员、营销策划、创意推广、电子商务等各种专业人才极其缺乏,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能够高度融合、有效深入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较少,新型职业农民数量不足以满足其特色村镇建设中的人才需求;从外部招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于福利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多种因素也难以留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短缺是淮北市五个特色村镇建设面临的共性问题,如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问题不解决,其对特色村镇建设的影响将会长期存在,影响特色村镇的长远发展。

4.2 品牌意识不强,忽略品牌塑造

品牌就是生产力。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化,特别是西方国家制造业的“去中国化”,国内外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自主品牌竞争力的作用凸显。特色村镇要长远发展、生存,强有力的品牌竞争必不可少。特色村镇的基层领导者受文化程度、年龄、任职期限、专业结构等的影响,品牌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品牌对特色村镇长远深入发展的重要性,因而谈不上对特色村镇进行品牌塑造。品牌塑造是打造特色村镇美誉度、知名度和忠诚度的方法之一,它是对特色村镇建设所进行的正确定位,并依此付诸行动的系统长期的过程。因此,没有形成品牌意识,没有品牌塑造的紧迫性,就不利于特色村镇的宣传推广和长远发展。所以,需要提升特色村镇领导者的品牌意识,聘请专业人员给予指导和协助,从建设初期就注重打造具有系统性、前瞻性的品牌并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做到人人爱品牌、人人护品牌,品牌深入人心,以吸引消费者和占有市场。

4.3 营销推广力度不够

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快速发展,人们更喜欢在网上冲浪,通过浏览网络广告、商品与服务等有选择性地进行消费。虽然淮北市特色村镇在相关媒体进行了宣传推广,但是力度和广度不够。现在特色村镇往往通过地区性的节庆会展、淮北食品工业博览会、石榴文化旅游节、政府信息等载体进行营销推广,这些载体的营销推广深度和广度在网络经济时代都有很大局限性。淮北市特色村镇需要重视营销推广方式与策略,改变营销推广的思路,针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多种传播渠道和传播方法齐抓共管,使社会各层次群体最大限度地接收到特色村镇的信息并留下深刻印象。这样才能抓住消费者,拓展市场范围。

4.4 一二三产未深入融合

特色村镇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淮北市特色村镇建设中,各村镇都能找到自己的支柱产业和主题。如烈山区以石榴产业为支柱,相山区以健康食品、芳香产品产业为支柱等。这些地区特色村镇在支柱产业基础上开展加工业和旅游业。同时也存在部分村镇围绕支柱产业、促进村镇特色全面发展的相关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如商贸物流、电子商务、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一二三产还不能深入相融。淮北市特色村镇处于建设发展初期,建设发展经验还不成熟,一二三产的深入融合还需要不断地探索阶段。随着特色村镇建设的逐步推进以及其他地区建设发展经验的吸取,淮北市特色村镇建设中一二三产的融合度会更加深入、更具有效性。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 论

通过以淮北市为例的特色村镇建设探析,特色村镇建设中存在技术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品牌塑造意识不强、营销推广力度不够以及一二三产未深入融合的问题。要以特色村镇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就要解决特色村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美好淮北战略下,使特色村镇实实在在地成为美好乡村建设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基石。

5.2 建 议

5.2.1 加快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解决人才短板

淮北市特色村镇要长期深入发展,必须加快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解决建设发展中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短缺问题。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

一是从外部引入人才。对外部引入的人才要给予良好的福利待遇和有吸引力的个人职业发展空间,要能够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否则无法留住引进人才。

二是特色村镇自己培养人才。为纵深长远发展需要,特色村镇自己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最佳选择。特色村镇可以从村镇范围内选择有一定文化水平、有新思想新理念、愿意为家乡建设发展作贡献的村民、干部,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训。特色村镇可以自己从外部聘请专家担任培训教师,对人才实施培训,也可以委托高等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为自己进行人才培训工作。

在进行人才培训时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做好全方位的深度人才需求调研工作,通过调研分析制定高精准的人才需求计划;其次,对人才需求的职业能力进行全面分析,设计高精准的人才培训内容。再次,设计适宜的培训模式,打造立体化的培训体系[11]。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训,要有理论培训,注重实操培训,更要加强对所培训人才的创业孵化与协助指导,使其真正能够成为特色村镇建设的推动力和生产力的提高者。所以,立体化的培训体系至关重要。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是“接地气、重实践、有实效”的。

5.2.2 提升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塑造

特色村镇发展壮大,品牌意识和品牌塑造任重道远。对特色村镇领导者以及普通农户要灌输品牌意识,形成品牌塑造的自觉性。要形成品牌意识人人有,品牌塑造人人做的良好风气和氛围。加强品牌意识和品牌塑造,就是占领市场竞争地位。特色村镇要发挥自己“特”与“色”的竞争优势,并融入品牌塑造中,把历史韵味和文化传承融入品牌塑造。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特色村镇间的区别,避免雷同,赋予特色村镇较长的品牌生命周期,实现品牌的高附加值,提高品牌对经济的贡献度。进行品牌塑造时,可以对不同的市场受众进行比较和分析,采用不同的媒体策略增强品牌的影响力和接受度。

5.2.3 重视宣传推广,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网络经济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模式和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习惯于利用网络在碎片化的时间内接受各种碎片化的信息。特别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网络信息、数字化的信息更容易被接受。因此,新时代的特色村镇不仅要重视营销宣传与推广,而且要重视宣传推广的手段与方法,恰当选用社会大众容易接受的、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和趋势的宣传模式、手段和方法,以扩大特色村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淮北市特色村镇要实现长期深入发展,不仅在皖北要打响知名度和影响力,更要从长远角度在整个安徽省、周边省份甚至全国、全世界范围内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市场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扩大特色村镇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拓展市场范围。特色村镇建设发展中,除了要做好传统营销推广工作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营销推广和宣传,比如“农业+互联网”“旅游+互联网”等,利用专门的网页或门户网站、微信、直播带货、VLOG、小视频等新媒体或自媒体手段和方式进行营销推广。

5.2.4 找准切入点,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一二三产间的深入融合,关键是找到合适的融合渠道和切入点。合适的融合渠道和切入点,对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加工工业,围绕农业和加工工业发展服务业,通过延深农业产业链扩大农产品加工范围和服务业的服务范围,一二三产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濉溪县韩村镇为例,可以在其“红蓝黑”三彩文旅总体架构下,以旅游业作为动力促进一二三产深入融合。具体设想是:以红色传承发展红色旅游,以农业为基础发展百草、百花、百树旅游;以煤矿遗址为基础发展工业遗存旅游。以旅游业为中心带动百草、百花、百树种植,对水果、药草及其他农产品等进行粗加工和深加工发展加工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带动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的发展壮大,扩大农产品种植与供应数量并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扩展农产品加工工业的范围和一二产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围绕旅游业、农业和加工工业的产品销售渠道、市场营销推广、物流、融资等做大服务业。当一二三产的产业链、价值链融为一体、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升时,对服务业中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健康养老、休闲、金融保险等的需求会日益增加。教育、卫生、文化、健康养老、休闲、金融保险等服务业逐步融入一二三产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经过长期发展,一二三产间的融合度必然越来越深,相互之间形成依赖性。一二三产的深度融合会成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带动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

解决特色村镇建设中的问题,仅仅依靠村镇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特色村镇要善于利用社会各界力量走出困境,如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优惠、在资金方面给予倾斜,高等院校和专业机构可以在技术方面予以助力、在人才方面给予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在资金短缺时给予帮助。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均可发挥自己的优势资源助力特色村镇建设。特色村镇建设和发展需要多种资源,要在长期发展中追求长期效益和效果,不能简单追求“短、平、快”的结果。

猜你喜欢
淮北市技能型村镇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流翔高钙 致富路上与你同行——记曲沃史村镇东海乡村e站长陈永庆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色彩手法在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以平度市下辖村镇为例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