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研究综述*

2021-12-27 09:04余思瑶
南方农机 2021年1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内涵

余思瑶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随着新兴技术迅猛发展, 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高职院校应国家所需时代之迫,已逐渐从单纯侧重高职学生知识技能培养转为在培养高职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

1 刊载数量分析

笔者以“工匠精神”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数据检索,截至2020 年1 月一共获得15 636 条结果。其中:2008 年以前, 相关研究和论述数量稀少;2008 年至2014年, 工匠精神开始引起学术界注意, 相关论文有233 篇;2015 年5 月19 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央视新闻提出《大国工匠》系列节目,2015 年的326 篇论文中,普遍蕴含以工匠精神推动中国制造升级为主题;2016 年3月5 日,“培育工匠精神”在《政府工作报告》被首次提出。“工匠精神”由此引发社会热议,迅速入选2016 年十大流行语,并成为之后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的高频词,该年相关论文猛增至3 537 篇;2017 年工匠精神进入十九大报告, 学术界对工匠精神的研究呈燎原之势, 达4 109 篇;2018 年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国制造强国2025 的关键之年,学者对工匠精神研究热度不减,向纵深发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培养工匠精神已成为决策层共识,更激发了学界的相关研究和探讨。 2018 年3 873 篇,2019 年3 294 篇。 研究视角也从中国扩大到全球,说明国家对工匠精神,实施力度更大,重视程度更强,培养工匠精神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也反映当下我国工匠精神严重缺失。 职业教育肩负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培养德技双修人才重要使命,是为国家输送一线应用型人才之重要阵地。 2019 年1 月24 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方式。 因此,探讨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成为当下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占知网相关研究的90%。

2 学术界代表性研究关注点

2.1 内涵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还没有权威界定,但学术界普遍认为了解国内外对工匠精神内涵的历史传承是深刻了解工匠精神内涵的前提。

西方工匠精神从形成到传承到失落历经了古希腊—罗马时期、11 世纪宗教改革时期、12 世纪手工行会制度及其技术繁荣时期,15 世纪后由于技术的革新不再依赖工匠的长期实践经验总结, 并且新兴产业资本家出现等等原因工匠精神逐渐失落[1]。 中国工匠精神的历史性演化也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原始社会——工匠精神孕育期,春秋战国——工匠精神发展期,工匠精神成熟期,工匠精神没落期。

因为各研究学者对工匠精神内涵的解读不同, 得出的核心要素也有区别。 学者普遍认为工匠精神具备“精益求精、严谨细致、耐心专注、专业敬业、淡泊名利”等五大核心要素,但对工匠精神是否包括创新、奉献、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等核心要素存在分歧。 这与工匠所指对象的改变和丰富有关。 不同岗位和行业,所蕴含的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不尽相同[2]。

2.2 价值研究

国家层面上,培养工匠精神,有利促使我国从重视资源走向重视创新,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从重视中国速度转而重视中国质量。 这是实现我国制造2025 宏伟蓝图的战略举措[3]。 社会层面上,工匠精神能孕育高质量产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保障企业生存发展。 利于从物的现代化过渡到人的现代化[4]。 职业院校层面上,工匠精神为高职教育改革提供思路,指明方向,为人才培养计划确定目标。 同时增强职业院校综合竞争实力,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创新与发展,提升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工作。 学生成才层面上, 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为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性格,培养坚强品质,形成乐观积极向上心态,促进全面发展。

2.3 现状及遭遇困境

学者张旭刚认为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面临认知、制度、文化和机制四个困境。 认知上,高职院校办学指导思想偏离,教育教学理念滞后;制度上,不完善,技术人才价值激励机制不健全;文化上,既面临历史文化传统偏见,又面临社会价值导向异化困境;机制上,校企协同培育机制脱节,现代学徒制培育路径不畅[5]。 政府给予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基础能力相对本科薄弱。职业发展空间有限,激励保障政策不完善[3]。缺乏具备“工匠精神”的师资队伍,教师自身工匠精神意识不高,无法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为学生做出榜样。“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队伍建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培养路径不科学,成效不显著,影响了师资队伍工匠精神的有效塑造;教育理念落后,依然固执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略了意识形态创新意识时代精神的培养; 教育方法粗糙单调,停留在理论讲解,忽略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理解。 袁珺认为高职院校是高考录取中最后一个批次录取学生, 生源整体认知水平较低,自信不足,急功近利,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等方面弱,同时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弱。

2.4 培养路径和方法

思想上重视。 高职院校需清醒认识到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重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 充分发挥专业课堂优势,将工匠精神充分融入专业课程,以“工匠精神”为引领,把“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培育”作为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目标和核心内容。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载体,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体系中[5]。

方法上创新。 加强校企合作,推广学徒制,选聘企业骨干人才与学生结对成师徒,邀请企业优秀人才与学校资深教师共同在教材选用和编写体现岗位工作任务、教学组织与设计上,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入手,课程考核与评价上采用师傅日常评价、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的双评价模式,确保工匠精神培养融入课程标准实施。 确保学生无论是专业上还是职业素养上都更接近企业要求。 同时充分用好顶岗实习平台,让学生实现通过实习达到与企业无缝对接。

优化师资队伍。 重视师资工匠精神塑造,整合优化教师队伍。 挑选学校内部教师到企业行业挂职锻炼,提高实操能力,完善教师队伍考核,引进名师、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校企共享人才,推动工匠型人才交流的校企互聘。

学生自我养成。工匠精神内化不能依赖单一灌输。要培养学生正确自我定位,提高对“工匠精神”认知,积极内化为自我需求;改变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企业楷模为榜样,结合所学专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强化职业认同感,努力把自己锻造成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3 未来研究方向

规范研究方法,从工匠精神内涵外延角度研究其核心要素。 大多数学者在运用概念分析法分析工匠精神内涵和核心要素时,只关注内涵核心要素本身,忽略了对外延的分析。 古今文化背景下工匠精神内涵的更新和丰富与所指对象不同有关, 现代工匠精神不再被狭义认为是工人或手工艺人才需具备的精神,应包括各行各业的人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应有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品质。 另外,学者在论述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缺失原因、方法途径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思辨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少量学者采用调查研究法。 未来研究还应采用比较研究法,比较和借鉴国外制造强国的工匠精神培养模式和方法。 采用行为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根据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寻找异同,探索适合自己的培养方法。

完善理论框架, 在实践分析基础上提出理论分析结果。 研究是为了更好指导行动,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参考借鉴的意见和建议。已有研究成果侧重提出培养途径,但都止步于理论层面的阐述,没有落到具体操作层次,即理论联系实际不足,存在脱节现象。 如,高职院校要优化师资队伍建议中,学者们停留在工匠精神是教师需要自己认可, 自身具备的论述上, 至于具体怎样提升, 并没有系统性可操作性指导意见。 其次,学术界着眼于从整个高职教育视角或某一专业角度提出培养工匠精神的方法和途径, 但在探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和路径时,缺乏全局观、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和基础,科学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未来研究须重视工匠精神培育实证研究,将理论分析框架和实践研究紧密结合。

聚焦研究视角,深化研究内容。 学术界关于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研究成果可谓丰硕。 但纵观大多数研究成果,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原因有三:一是目前大多数研究均从宏观视角讨论“工匠精神”的内涵、背景或重要性、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缺失原因或困境、路径或策略等,停留在列举结论,分析浅显层次。面面俱到、遍撒渔网、广而不深。 这就决定了研究成果浅尝辄止,甚至是对旧成果的重复和叠加。二是已有研究成果针对性不强。既存在对培养对象针对性不强,也存在对研究内容针对性不强。不同的院校、 不同的专业所应侧重的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培养困境和培养方法存在差异性,应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和未来就业岗位进行分类研究和比较研究。 未来研究方向应有侧重进行,不必强调面面俱到。 三是研究重心要转移。 现有研究成果,更偏重内涵和意义。 研究的目的在于指导行动,未来研究方向应放在新形势下如何培育工匠精神的方法路径上,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工匠神形
内涵漫画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