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持和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功的政治奥秘

2021-12-27 10:46:09黄宪起
理论视野 2021年7期
关键词:讲话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黄宪起

【提 要】宗旨是根本问题,决定着政党的性质及其活动的价值取向。始终坚持和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功的政治奥秘。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有着深刻的政治逻辑。

政党的根本宗旨回答一个政党“代表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决定着这个政党的性质及其活动的价值取向。在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赢得了中国人民衷心拥护、全力支持和倾心爱戴,获得了战胜一切困难和内外敌人的智慧和力量,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始终坚持和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功的政治奥秘。

一、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

中国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爱好和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出独领风骚的五千多年文明历史,为世界文明和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地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逼迫晚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屠杀中国人民,侵吞大片中国领土,在中国领土设立租界;勒索巨额赔款,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攫取大量经济利益;开展文化侵略和渗透。中国丧失了主权独立,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社会面临着重大危机,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巨大灾难!

毛泽东深刻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1]“现在我们全国人民所要的东西,主要的是独立和民主,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2]毛泽东还指出:“中国人民的生产力应该是发展的,中国应该发展成为近代化的国家、丰衣足食的国家、富强的国家。这就要解放生产力,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束缚了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不破坏它们,中国就不能发展和进步,中国就有灭亡的危险。”[3]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大的愿望、最根本的利益!

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的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努力和尝试,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再到辛亥革命,最终都失败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4]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给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的先进分子提供了观察国家命运的科学的思想武器,指明了如何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途径:这就是建立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先进政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矛盾发展演化的必然结果,适应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需要。毛泽东曾经指出:“共产党是后来因为人民需要才成立的。”[5]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一成立,就肩负着光荣伟大的历史使命。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其诞生之时,即在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6]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这一初心使命和奋斗主题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代表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向世人昭告: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而生”[8]的党,根本宗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可见,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并不是主观随意的产物,而是对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意愿的政治反映,是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要求的集中表达,有其深刻的历史逻辑。

二、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

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征程中,把这一原理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使之进一步丰富和具体化,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解读。

1939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演中谈到中国革命问题时指出:“革命是什么人去干呢?革命的主体是什么呢?就是中国的老百姓。”[9]他总结了以前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失败的教训,就是“全国人民没有充分地动员起来”[10]。他指出:“青年们一定要知道,只有动员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才能战胜帝国主义,才能战胜封建主义。现在我们要达到战胜日本建立新中国的目的,不动员全国的工农大众,是不可能的。”[11]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总结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2]的著名论断。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党现在已经是一个拥有三千九百万党员、领导着全国政权的大党。但在全国人民中,共产党员始终只占少数。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13]

1989年12月,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结了党领导改革开放20年的历史经验,其中之一就是:“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14]

2006年6月,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表明,只有深刻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力,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15]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在总结历史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任务,2013年3月,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6]

2013年12月,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群众路线时指出:“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17]

2018年3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深刻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18]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时刻,习近平多次强调和阐发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作用。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大革命失败后,30多万牺牲的革命者中大部分是跟随我们党闹革命的人民群众;红军时期,人民群众就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广泛发动群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干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伟剧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9]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深刻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20]

习近平的这些重要论述,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和高度。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在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中积累的实践经验,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生动揭示和总结;人民群众改造世界、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意愿,昭示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人民群众在改造世界伟大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和巨大力量,是历史发展前进的推动力。中国共产党“因人民而兴”[21],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一切胜利和成就,依靠的是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深刻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高度一致性。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把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同党的全部活动相结合,对尊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一致性的科学把握,对党“代表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的科学解答,实现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

三、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有着深刻的政治逻辑

《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地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2]在阐述党的建设要求时,《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23]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本质特征、政治属性、政治立场的根本揭示,高度凝练了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

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中,毛泽东多次阐发了中国共产党的这个基本特征。

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参议院的演说时,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24]

1944年9月,在张思德追悼会上,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讲演《为人民服务》,提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5]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执政后党内一部分同志革命意志衰退、革命热情不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减少、闹地位、闹名誉、讲究吃、讲究穿、争名夺利等情况,毛泽东告诫全党,要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1957年3月在济南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26]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1980年12月,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指出:“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27]

2001年7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在阐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28]

2011年7月,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九十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29]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从民心向背、历史兴亡的高度进一步阐发了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所蕴含的政治逻辑。

2013年1月,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天职。”[30]

2013年12月,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31]他还指出:“‘知政失者在草野。’任何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人心就是力量’。我们党的党员人数,放在人民中间还是少数。我们党的宏伟奋斗目标,离开了人民支持就绝对无法实现。……如果自诩高明、脱离了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任何政党都是如此,这是历史发展的铁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32]

2021年2月,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反之,我们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33]

2021年6月,党的百岁诞辰前夕,习近平带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同志集体参观在北大红楼举办的“光辉伟业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参观瞻仰丰泽园毛泽东故居。参观结束之后,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对我们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而言,没有比忘记初心使命、脱离群众更大的危险。全党同志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不断体悟初心使命,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34]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不答应!14亿多中国人民也不答应!”这段论述凝聚着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十分深刻、厚重!

始终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不能有任何特殊的利益或自身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本质的特征、最鲜明的立场。正是这个本质特征和鲜明立场,使得中国共产党超越了中国近代以来出现的那些仅仅代表某个或某些阶级、阶层或利益集团政党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避免了旧式政党追逐私利、相互倾轧、勾心斗角的政治弊端,具有无比的政治上的先进性和革命的彻底性。正是这个本质特征和鲜明立场,使得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长河中能够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同人类社会最终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大趋势统一起来,洞察、把握人类社会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提出了真正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政治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全力支持和倾心爱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目标而不懈奋斗。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历史发展的政治逻辑,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始终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科学解答,是对历史周期律的破解。党的百年历史证明,始终坚持和践行根本宗旨,党就兴旺发达,党就无往而不胜!在夺取全国政权的过程中是如此,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更是如此!如果淡化根本宗旨、背离根本宗旨,脱离人民,脱离群众,中国共产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就会失去人民、失去未来”[35];就会失去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失去在历史舞台和政治舞台存在的意义!

在百年征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使党和人民之间形成了休戚与共、生死相依,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联系。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人民。党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不能分割、也不容分割!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有着深刻的政治逻辑。如何实现党的根本宗旨?在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以党的群众路线为主要内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一整套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工作理念、领导方法、工作标准,把党的根本宗旨落到了实处。

回首百年,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中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党的根本宗旨、为什么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如何实现党的根本宗旨”等重大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已经成为党的强大的政治基因、根本的政治立场、崇高的政治追求、显著的政治本色和鲜明的政治标识。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今天的中国,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性胜利,正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今天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在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这一切胜利和成就的取得,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取得的伟大成果!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首百年辉煌历史,展望新的赶考征程,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坚持和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万众一心,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实工作,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注释

[1][2][9][10][1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1页;第731~732页;第562页;第564页;第565页。

[3][6][12][24][25]《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32页;第46~47页;第1031页;第809页;第1004页。

[4]《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5]《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05~306页。

[7][2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

[8][21][35]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9年第13期。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14]《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1~262页。

[1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22页。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0页。

[17][31][32]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62页;第62页;第63页。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39页。

[19]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

[22][2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6页;第77页。

[26]《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

[2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

[28]《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29]《胡锦涛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32页。

[30]《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27页。

[33]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

[3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21年6月26日),新华网。

猜你喜欢
讲话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 11:26:28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0
“注水”讲话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6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国旗下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