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创新研究

2021-12-27 03:06
南方农机 2021年16期
关键词:通辽通辽市肉牛

赵 爽

(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近年来,通辽市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畜牧业的总产值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实现了畜牧业与环境保护同步发展,推动标准化和生态化产业的快速建设,促进畜牧业实现了转型升级。虽然通辽市畜牧业发展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产业化发展方式符合绿色革命潮流,表现出较大的畜牧业潜力。在国家一系列新政策推动下,通辽市畜牧业将在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走出改革新路,促进产业链条的不断升级,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1 通辽市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现状

近年来,通辽市畜牧业已经由自然放牧向集约经营方向转型,强调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畜牧业,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促进畜牧科技提档升级。当前,通辽市兴建了大量的现代家庭农场,把种养一体、现代畜牧业示范区、草畜平衡等措施结合起来,使得通辽肉牛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带动其他畜牧业项目的快速发展。如今,通辽市农牧民合作社近7 000家,绿色畜牧产品加工企业160家,农牧业龙头企业107家,万头肉牛养殖厂达到了11个,畜牧产品的加工转化率60%以上,牲畜存栏达2 000余万头,饲草料面积530万亩,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产品200余个。通辽市继续以草定畜、草畜平衡、为养而种推动绿色科尔沁发展。通辽市把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放在农牧结合方面,大力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编制了通辽市肉牛发展规划,强化推广科尔沁肉牛标准,力争品牌价值突破千亿元,尽快促进绿色科尔沁品牌不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1]。

2 通辽市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原因

2.1 把握绿色农业科技趋势

近年来,通辽市农业部门抓住了国家绿色创新发展的趋势,立足于农牧交错带区域的现实,积极引进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大力推动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把生态环境治理与畜牧业技术升级联系起来,重点控制畜牧业用水量,依托通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大力发展高质量绿色畜牧业。通辽市把畜牧业建设的重点放在肉牛养殖上,积极促进弱势畜牧业项目的转型升级,围绕肉牛养殖打造完整的畜牧业产业链条,进一步把牧草种植、节水设备更新与肉牛养殖业充分结合起来。通辽市还积极改造粮食功能区,探索推广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大力集中资金兴建和维修老旧农业设施,提高农业设施利用率,基于“一核四园一带”模式配套建设了地、田、林和电务系统,在推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解决了种养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有效遏制了因动物养殖带来的高污染问题,在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的同时治理了畜牧业污染的问题。

2.2 强化提升畜牧产品质量

随着通辽市畜牧业的发展,通辽畜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依托标准化理念全面提高畜牧业价值链。基于标准化建设促进了规模化种养殖业比率的不断提高,强化良种良法配套,将农业科技集中用于玉米、肉牛选育和生产攻关方面。“十三五”以来,通辽市兴建了多家标准化的养殖厂,使得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龙头企业的数量也不断增长,“三品一标”认证等活动积极进行。通辽市还进一步依托标准化生产推动工业产值的增加,规范了养殖业发展方式。为了大力推动畜牧业实现标准化发展,积极委派技术人员进行先进养殖技术标准推广,促进标准化养殖的大力推广普及。在规范养殖标准的基础上兴建一批示范农场,提升了标准化养殖率,有效节约了畜牧业资源。在养殖区全面推动肉牛无害化处理联动保险机制的建设工作,大力管控污水排放,做到技术人员驻厂监督并对病死牲畜的处理实现全程监管。斥资建设了通辽市智慧畜牧业平台,建立了畜牧业产品的标识追溯机制,在全域推动畜牧业智能平台的推广,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或GIS全球定位技术强化安全监管,进一步保证畜牧产品质量。

2.3 集中治理畜牧生产漏洞

通辽市在大力进行技术、资金发展战略更新的同时完善了畜牧业的监督管理机制,强调构建完善的畜牧业发展监管体系,把畜牧业监管的重点放在污染整治方面。通辽市在畜牧业监管方面提出“一盘棋”思想,积极查处畜牧业养殖企业的偷排漏排或超标排放问题,建立了肉牛养殖的长效监管机制,大力推广先进的信息化养殖模式,并且出台新政支持养殖企业实现科学化管理,探索采用控量监管的方法,投入运行了智慧监管系统,根据畜牧业发展需要构建了联动监管机制。随着通辽市畜牧业规模不断扩大,通辽市农牧局进一步构建“网格化”巡查机制,安装了大量监控监测设备,依靠信息平台实现了实时监测。而且,通辽市还把重点放在畜牧业的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方面,重视完善疫情监管机制,着力提高疫病防治能力,构建基层畜牧兽医体系,有效遏制流行疫病,强化疫情风险管控,确保肉牛免疫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要求。

3 通辽市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困境

3.1 发展资源相对短缺

目前,通辽市畜牧业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养殖业布局仍有待于优化改革。全市的肉牛养殖业的布局还不合理,很多养殖户还未能达到较高的肉牛养殖标准,养殖区现有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部分养殖场还有待于进一步实施标准升级。养殖主体的抗风险能力较差,现有养殖场的功能相对单一,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肉牛养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上游饲料加工业的影响。由于通辽市的水资源紧张,长期存在着水粮矛盾,仍迫切需要保持水资源与畜牧业的平衡。通辽牧区的防疫布局待优化,现有防疫场点布局较为零散,防疫网点还不能全面满足动物防疫需求,亟需进一步建设国家级的动物检疫中心。随着科尔沁肉牛的增加,肉牛排泄物有待治理,还要按照环境准入标准提高对畜牧排泄物的承载力,有效防止随处堆积问题,降低粪污对环境的影响。

3.2 对地方品种保护不力

通辽市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应当依靠优质品种,进一步提高科尔沁肉牛在全国的影响力。但是,当前通辽市对畜牧品种资源保护不足,未能高度重视保护肉牛这一稀缺资源。通辽市缺乏较为完善的肉牛繁育管理体系,牧区仍存在一些低质肉牛品种,这些低质品种直接地影响科尔沁肉牛产业的发展壮大。通辽市肉牛良种仍较少,规模化养殖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与国际养殖业先进国家仍存在较大差异,技术进步的速度与空间相对不足,育种与选种机制还不完善,国家、省、市财政未能在育种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随着科尔沁肉羊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与之配套的种业应当进一步得到发展进步,由于种业发展规模不足,需要依靠良种进口,制约了科尔沁畜牧业发展。

3.3 数字化水平亟待提高

通辽市畜牧业的数字化起步较晚,数字化平台还有待于快速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向农村地区推广数字化养殖平台。应当大力促进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积极把数字化技术与养殖、防疫、屠宰、加工和无害化处理等联系起来。当前,通辽市畜牧业的数字化智慧平台的智能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一些重要数据信息未能得到及时公布。政府主体对于畜牧业数字化的认知有待完善,主要观念仍相对守旧,未能充分认识到数字化畜牧业的重要意义。数字信息技术的规模仍较小,科技转变不充分,未能及时实现智能化养殖。现有养殖主体与现代物联网发展要求不适应,中小规模养殖户的信息化程序不高,不能基于互联网获得丰富的养殖信息,养殖管理智能化的难度较大。通辽市现有智慧化养殖缺乏样板,未能推动养殖业与农业的深度链接,不能基于物联网技术促进相关信息的及时推广。

3.4 品牌价值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通辽市在全国畜牧业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在市场份额中占比仍较小,主要是因为科尔沁品牌影响力不强。通辽市畜牧业产品的附加值低,畜牧产品的竞争优势未能充分体现出来。不少畜牧业加工企业不注重研发新型产品,往往以投入初级产品为主。市场的原料加工水平相对较低,新产品研发的积极性不高,未能加大科技投资力度,导致新产品的品牌效益不明显。通辽市缺乏规模化的农牧产品推广机制,未能大力通过在线或线下有效渠道进行品牌推广,不利于全国甚至国际市场更充分地认可这一品牌。绿色高质量发展创新要把重点放在提升绿色农牧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上。由于通辽畜牧业的产业消耗过高,品牌影响力相对有限,致使产业附加值难以快速增长,要进一步在品牌引领下提高通辽市畜牧业的整体质量水平。

4 通辽市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措施

4.1 优化畜牧业产业布局

为了打造全国优质的畜牧业产区,促进通辽畜牧业走上循环发展道路,实现畜牧业与农业、林业的平衡发展,解决牲畜业过高的资源消耗问题,还要优化畜牧业产业纵深布局,着力实现绿色兴牧,切实提高牧场环境的绿色水平,基于绿色养殖、加工打造畜牧业名优品牌。完善通辽市畜牧业的准入机制,加强对畜牧业生产规模的控制,有效防止过度发展畜牧业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根据现有土地规划调整不合理的畜牧业布局,积极淘汰小、低、散产能牧场,构建灵活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大力淘汰低、乱、差等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牧场。严格监督养殖质量关,进一步依托行政监管力量筑牢绿色生态发展底线[2]。出台红黄牌制,对于不能有效治理养殖污染的企业必须淘汰出市场。进一步开展养殖技术的培训工作,有效推广发酵床管理技术,通过不断严格的环保标准和严厉的处罚措施推动基层养殖场大力规范畜牧养殖行为。组织开展好市、县、乡评比活动,发挥多级联动管理机制的作用,积极推动基层政府职能部门开展综合管理。大力组织开展美丽牧场的创建活动,有效控制达标排放与集中处理能力,强调牧场采用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重视开展饮水安全工作,进一步打造独具通辽特色的畜牧业体系[3]。

4.2 强化品种开发与保护

为了提高通辽畜牧业的市场影响力,积极获得市场主动权,促进通辽畜牧业进入良性循环,还要大力打造通辽畜牧业品种。把重点放在提升本土优质品种上,重视挖掘区域资源优势,对通辽肉牛、羔羊品种资源进行大力开发,积极加强区域内农牧资源的调研工作,扩大畜牧养殖区的保护范围。根据通辽地区的气候与自然条件构建良种繁育基地,大力开展与畜牧业相关的养殖科研工作,通过原种复壮、品牌选育等方法提高畜牧产品的整体质量。积极引进优质良种,建立健全繁育网络,加大相关领域的资金投入,进一步规范家庭养殖户的养殖生产行为,有效防止盲目引进肉牛品种,完善当地的检疫机制,有效控制疫病传入,从而为规范化养殖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新时代的畜牧业发展应当走提档升级道路,重视开展示范化养殖基地的建设工作,积极搭建环境友好、产品安全与管理先进的标准化养殖示范场,推动清洁生产方式的广泛应用,基于健康养殖优化通辽畜牧业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产业链条的监管,明确品种监管责任,加大优质品种保护力度。

4.3 积极培育创业群体

通辽市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只有大力进行畜牧产业技术升级,积极推动新型绿色生产方面的投产,才能有效满足通辽市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因此,通辽市近年来积极引进优秀畜牧业人才,大力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积极整合政策资源要素扶持创业群体,完善了大学生定向培养机制,拿出更多资金配套人才落户政策,尤其重视引进畜牧业技术人才。近年来,通辽市还高度重视培养种养大户,建立农业企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家庭农场项目,引导农民投身畜牧业养殖项目。借助“互联网+”建设新型绿色畜牧业生产服务体系,开发和引进多个畜牧业项目APP,借助各类型的自媒体促进畜牧业智慧化转型,充分运用物联网、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培育畜牧业,优化疫病防控方法,努力探索建设完善的智能农牧业体系。只有实现农牧业网络化发展、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数据化,生产加工服务在线化,才能加快推动通辽畜牧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智慧融合发展,积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积极延伸畜牧业链条,构建新型畜牧业生产体系,积极采用“引进来”的战略,围绕肉牛、羔羊生产升级促进对各类资源的循环利用,打造各产业链接的轨道,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辽市农业创业群体的壮大、各类企业的踊跃参与、内引外联机制的建立保障了畜牧业扩大生产的活力,推动了畜牧业技术资源的整合,为提升畜牧业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4 大力加强品牌保护

品牌保护在畜牧业发展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时代还要基于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促进产业链条的多维延伸。夯实产业基础,发挥本地龙头企业的作用,在线做大做强本地特色农业品牌,积极构建现代化的绿色农业物流体系,完善生产配送衔接机制,积极扩展通辽绿色畜牧业产品销售渠道。打造绿色产业品牌,挖掘肉牛生产优势,积极进行产品形象包装,通过强有力的产品注册、标志设计、品牌营销与征集创作等形成畜牧业产品的较高影响力。积极参与各类国内外展会,通过农产品博览会,全国畜牧业大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产品宣传。挖掘本地特色资源,不断汲取应用本地资源优势,进一步兴建本地优质动物育种基地,建立良种繁育机制,兴建科研基地,积极开展本地育种活动。不断促进产业融合,积极打造特色产业体系,突出地域优势,提高畜牧业的标准化生产水平,促进品牌经营特色的不断提高,继续加快畜牧业的链条建设,加快绿色产业升级,例如重点推广清洁生产方式,构建健康养殖基地,增强品牌综合市场竞争力,加强全产业链条的质量监管,建立畜牧业产品的安全追溯机制,全面提高品牌质量管理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公共服务和监管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严厉防止山寨仿冒产品,增强品牌文化内涵,切实提高品牌美誉度,增强市场的影响,提升消费者的信息,让更多消费者信赖通辽畜牧产品[4]。通辽市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还离不开落实政策和出台配套政策服务养殖户。例如,近年来通辽市农牧局在畜牧业公共服务方面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根据畜牧业的需要提供多种公共服务。重点完善免疫疫苗的发放机制,采用了标准疫苗发放制度,强制性推动肉牛接种疫苗。

5 结语

通辽市绿色高质量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升级与产业政策的积极调整。笔者认为通辽市还要进一步加强绿色高质量品牌的建设工作,促进生产方式转型,积极构建完善的绿色生产体系,实现各类生产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延伸畜牧业的产业链条,实现各方面的统筹协调。具体做到在标准化、规范化与高效率生产过程中解决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问题,提升畜牧业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从而推动通辽畜牧业不断加速发展,实现畜牧业产业的发展创新变革。

猜你喜欢
通辽通辽市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通辽西站北京端咽喉区通过能力分析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王舒作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峰牲畜市场交易红火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肉牛口炎咋防治
城市蒙古族饮食结构变迁现状及原因——以通辽市为例
刍议通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新时代视阈下城镇化发展道路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