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金波
(广东培正学院,广州 510830)
多元社会思潮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客观反映,伴随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潮,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多元社会思潮使思想领域带来多样性,而其中的不良因素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就包括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的影响。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中坚力量,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和主人翁,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多元社会思潮视阈下对大学生政治信仰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关于多元社会思潮下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张翃滔和刘晶(2009)总结为:主流信仰模糊化、边缘化,多元信仰功利化、世俗化等危机。①张翃滔,刘晶.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23):181。冉珑(2017)指出,随着社会思潮的日渐多元化、网络媒体的日益发达,主流政治信仰在高校中边缘化的趋势开始凸显,高校学生的政治信仰变得不再纯粹和单一,特别是进入大四后,这种凸显更加显著。②冉珑.“微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7(19):35。朱玉伟认为多元社会思潮影响导致大学生政治信仰淡漠。③朱玉伟.批判与借鉴——多元社会思潮下的高校思政课改革探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3(4):87。
关于多元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政治信仰形成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负面影响的分析,如胡小君时政类BBS中狭隘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自由主义思潮有部分支持者,传统左翼思想影响较弱。④胡小君.时政类BBS的多元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影响〔J〕.学理论.2010,(36):213。李若衡、陈洁(2014)认为,受消费主义文化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具有现实性、功利性、多变性、世俗性。⑤李若衡,陈洁.大学生政治信仰与消费主义文化〔J〕.教学评论.2014(3):99。魏红霞(2009)指出当代社会思潮对少数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淡漠;价值取向唯功利化;消费主义倾向呈现;民族意识狭隘性。但她同时也分析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维;促进理性思考,更加关注现实;增强了爱国心,唤醒民族意识;增进现代意识,拥有现代理念。⑥魏红霞.当代社会思潮的新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54-56。持乐观态度的研究者朱宇华在问卷调查基础上认为“多元化社会思潮既没有影响大学生坚守主流价值观,也没有系统地被大学生接受,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影响时突出与自我关系紧密。”⑦朱宇华.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影响分析〔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66。持相近观点的还有焦连志、黄一玲和焦凤梅①参见焦连志、黄一玲、焦凤梅.网络多元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状况的实证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4)。等人。
关于多元社会思潮下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引导和塑造的对策,目前的研究成果从政治、心理、道德、宗教、法律等不同维度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孙志勇等人(2012)提出了政府、媒体、学校、家庭、学生联手互动共建大学生科学信仰机制,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维护高校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②孙志勇,李娟,何玉,杨颖.河北省大学生信仰现状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1):27。张莉、张欢(2017)探讨了在“四个自信”教育教育基础上如何重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③参见张莉,张欢.“四个自信”教育与重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7(3)。
政治信仰作为一种意识,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大学生政治信仰离不开家庭、高校、社会三者的影响,大学生主要在高校学习和生活,在校园内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可能受到家庭教育偏差以及社会不良现象而消解或误导,受到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甚至将政治知识的学习边缘化。在网络时代,网络信息的冲击十分明显,高校显然不再是大学生学习政治知识并形成政治立场的唯一输出地。比如“饭圈”文化的泛滥,使少部分大学生盲目追星,受消费主义思潮影响,出现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此外,部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没有形成合力,弱化了政治信仰教育的力度。部分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缺乏统筹,没有完全挖掘好、发挥好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没有形成合力,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存在浅尝辄止的现象,没有做深、做实、做透,不能够有针对性的回应多元社会思潮带来的挑战,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没有能够充分实现实践育人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需要增强吸引力,创新教学理论和方法,让学生学有所获。少数学生疏离或者排斥传统方式的思政教育,主要问题在于少数教师没有抓住学生当下的心态和关注的热点,教学思路、教学模式甚至是教学用语上不能吸引学生,影响了教育效果。而某些社会思潮的传播恰恰是抓住了大学生心态和对热点的关注。此外,能否培养一批政治信仰坚定的优秀学生作为表率十分关键。如果在学生群体中,受到某些不良社会思潮影响的学生成了“意见领袖”,将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多元社会思潮下,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被包装成流行和时髦,也可能包装成看似中立的立场,实则具有“带节奏”的目的。例如,某些社会思潮以消费主义流行文化的形式出现,表现的比较“时髦”。又如一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言论假以学术探究的形式呈现,貌似客观中立,实则夹带片面的、歪曲的内容和观点。在信息时代,多元社会思潮借助网络文化进行渗透和扩展。某些西方社会思潮颇具迷惑性,“这些社会思潮是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体现,承载着西方意识形态,但是由于它们穿着‘学术’的外衣,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具有掩蔽性,颇能打动一些心智不成熟、追求新奇时髦的大学生。”④陈爱华.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1):52。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和探知欲望,而部分大学生辨别能力不足,容易被某些社会思潮中所宣扬的内容带歪、带偏。
首先,需要形成高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合力。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社会化形成阶段,是政治信仰确立的关键时期。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形成合力,高校需要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等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客观路径入手,提出塑造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政治信仰的对策,共同引导和塑造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在实践中,高校与学生所在家庭之间的联系还有较大拓展空间,一些家长在子女进入大学阶段后对其思想和学习的监督有所放松。大学生的生活自主性增强,自由度提高,与家长交流思想和学习情况相对减少。高校需要建立和学生所在家庭的常态化联系,弥补家庭和高校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可能出现的漏洞。打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沟通渠道有利于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有利于对个别大学生出现的政治信仰偏差及时进行矫正。
其次,完善全员育人的课程体系。为有效应对多元社会对大学生正确政治信仰的挑战,高校需要将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形成育人合力,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功能,在培养大学生政治信仰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课程思政建设在引导和塑造大学生政治信仰方面要和思政课程相互契合,同向而行。尤其是利用专业课程的内容和思政要素相衔接,守好专业课程引导和塑造政治信仰的一段责任渠。专业课教师需要了解思政课程的主干、主线和主旨,优化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再次,高校利用丰富的线上线下社会实践活动,关注社会发展动态,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社会生活,正确分析和看待多元社会思潮,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社会实践是正确思想形成、发展的源泉和基础。人们只有投身和参与社会实践过程,才能接触实际,了解社会……形成社会实践所需要的新的思想观念。”⑤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8:188。通过开展调查问卷、访谈、撰写调研报告、线上“云参观”、实地参观等形式的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深刻了解波澜壮阔的党史,认识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成就辉煌的改革开放史。让学生由衷的产生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形成并巩固正确的政治信仰。“政治信仰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体悟,才会真正为大学生所信服、认同、坚持和践行。”①杨浩英.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研究〔J〕.教育评论.2020(5):91。高校应当讲社会实践活动与政治信仰教育深度结合,发挥长效机制。
最后,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在多元社会思潮环境下,占据高校舆论阵地,用环境育人,用环境化人,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润物细无声的进入学生头脑。尤其是在新媒体大发展的环境下,大学生更习惯新颖的传播方式。高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和塑造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活动,比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运用快闪的模式,开展涂鸦、说唱比赛的形式。尤其需要注重在网络短视频的宣传。校园文化广播、电视、宣传栏等设计都需要做到让学生喜闻乐见,以便起到环境育人的效果。
高校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引导与塑造责无旁贷,应当加强打造铸魂育人工程的合力,适应多元社会视阈下大学生的新特点,创新引导和塑造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的教育教学方法。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当抓住学生的代际特征,创新教育方法,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需要与时俱进,例如,恰当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范式,打破师生之间因年龄、阅历等可能形成的隔膜感,疏离感。教师授课的语言尽可能活泼但不趋向娱乐化,分析问题应当深刻而不是简单说教,课堂有情感的温度、现实的广度、理论的高度,引导和塑造大学生正确的政治信仰。多元社会思潮往往以多元文化的面貌呈现,“因此,摆脱多元文化较量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推进文化自信教育,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这是重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信仰重要环节,也是高校人才战略培养的需要。”②张莉,张欢.“四个自信”教育与重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3):77-78。教学中需要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以及新闻时事,比如,有革命和建设年代优秀人物政治信仰的例证,有利于学生坚定政治信仰,坚定四个意识。伟大的抗疫精神以及其他时事新闻等鲜活的例证,在解读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等问题十分有说服力。学生工作者和思政课教师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各类学生活动中注重价值引领和观念塑造,达到引导和塑造正确政治信仰的目的。
学生工作者与大学生联系最为紧密,对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了解更便捷、更清晰,引导和塑造大学生正确的政治信仰更有针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导与塑造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③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方面的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在引导与塑造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理论素养和人格魅力,做正确政治信仰的榜样。在工作中要有研究意识,了解有关多元社会思潮前沿学术信息和社会热点,关注学生在多元社会思潮条件下的思想动态。注意因势利导,发挥多元社会思潮的有益部分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当代成果塑造学生政治信仰。
优秀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在思想舆论以及生活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因此,高校需要抓好学生中的关键少数,使其发挥好政治信仰的榜样作用。学生工作者在班级建设和学生社团的管理中,发现和培养政治坚定的学生骨干。在多元社会思潮环境下,学生思想变化受到各种碎片化的舆论因素影响,尤其是网络碎片信息,政治信仰的形成与消解可能发生在细微的生活中。因此,学生工作者难以及时发现并纠正,而政治信仰坚定的优秀学生就是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能够更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和思想倾向,引导同学深入思考,破除不良思想的误导,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政治信仰偏差。学生工作者在在培养一批政治信仰坚定的优秀学生发挥引领作用时,需要着重培养优秀学生对多元社会思潮的了解程度,增强辨别能力。以便在学习和生活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网络言论的引导和塑造上,骨干学生要起到表率作用,形成榜样的力量,不仅政治信仰正确、坚定,而且要关心、帮助同学们在政治立场、政治信仰和理论水平方面上台阶。学生骨干更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大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示范作用,在网络空间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抵制多元社会思潮蚕食学生们的思想阵地,引领和塑造形成政治信仰的沃土。
多数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是正确的、坚定的。但在多元社会思潮条件下,不可否认少数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偏差。对此,高校需要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及时进行纠正。首先,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学生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学生的政治态度、政治立场,特别是在社会热点事件期间,伴随各类思潮一些影响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言论通过互联网涌现。学生工作者需要及时掌握社会舆论动态,了解不良思潮所夹带的各类言论的本质,不回避现实,直面社会热点,利用好新媒体,传递好主流声音,牢牢掌控住高校舆论话语权。增强大学生辨析能力,纠正少数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出现的偏差。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出现的政治信仰偏差,需要及时用贴近生活的案例增强吸引力和说服力。强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自觉抵制腐朽、落后的不良思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