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脐疗法联合葫芦灸治疗2型糖尿病脾虚证疗效观察

2021-12-27 10:22高俊娈张庚良沈彦如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脾虚证候葫芦

高俊娈,薛 丽,张庚良,郝 民,毛 慧,沈彦如

(河北省中医院1.内分泌科;2.肛肠二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2型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指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2],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持续的高血糖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3]。糖尿病在中医上属“消渴病”范畴,脾虚证是其常见证候。目前治疗方式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长期服药存在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胰岛素注射则会出现过敏反应、皮下脂肪萎缩等问题[4]。随着国家大力支持中医发展,越来增多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存在一定效果,具有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等优点。为探究敷脐疗法联合葫芦灸治疗2型糖尿病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对脾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敷脐疗法联合葫芦灸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3月—12月河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⑴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诊断标准[5];⑵脾虚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脾气虚证的辨证标准:①食欲减退;②面色不华,神疲懒言;③肢体倦怠;④食后腹胀;⑤大便溏泄;⑥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淡苔白;⑦脉虚或濡缓。各例均至少具有脾气虚证辨证参考标准中的3项。⑶愿意参加本试验,遵循试验方案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⑷认知功能正常,能进行正常语言沟通。排除标准:⑴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⑵合并严重心、脑、肾、眼、足和神经病变并发症;⑶腹部皮肤破溃等,无法进行敷脐疗法和葫芦灸;⑷使用胰岛素治疗;⑸对中药过敏。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0例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52~71岁,平均(60.00±6.09)岁;空腹血糖(FBG)(8.48±1.64)mmol/L;糖尿病病程 3~14年,平均(10.70±4.60)年。对照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5~77岁,平均(61.70±6.39)岁;FBG(8.56±1.58)mmol/L;糖尿病病程4~16年,平均(11.50±4.90)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空腹血糖等一般资料比较,方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联合敷脐疗法。①药物治疗:餐前半小时口服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0.5g,3次/d。②敷脐疗法:清洁患者脐部后,用黄酒将制好的药末调成膏状敷脐(药物:附子、木香、小茴香、吴茱萸、肉桂等各适量,共研细末适量密封备用),敷脐面积约(2~3)cm×(2~3)cm,厚度0.2~0.5 cm为宜,敷药时应厚薄均匀(敷脐常用药量为2~10 g),中药外敷于肚脐后以透气胶贴固定。敷脐时间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一般为2~8 h,每两天敷1次,1个疗程为4周。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葫芦灸。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将安装有滤网的灸托放置在腹部,葫芦灸器内置艾柱3~5壮,每条艾柱长约2~3cm,然后将葫芦灸器放置于灸托上,在葫芦灸器周围遮盖好布罩,减少热量散发。每两天施灸1次,1次30 min,4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指标:①脾虚中医症状积分:脾虚证的症状表现每项指标按0(无虚者)、2(虚象轻)、4(虚象中)、6(虚象重)分计分。②血糖:观察空腹血糖(FBG)以及早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G)。

1.3.2 临床疗效判断: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痊愈:中医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中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率(%)描述,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脾虚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脾虚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脾虚症状积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脾虚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脾虚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脾虚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n 30组别对照组治疗组30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脾虚中医症状积分42.93±4.91 29.03±4.99**43.53±4.30 26.50±4.17**#

2.2 两组FBG及2hPBG比较

干预前2组FBG及2hP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FBG及2hPBG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FBG及2hPB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FBG及2hPBG比较(±s) 分

表2 两组FBG及2hPBG比较(±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hPBG 10.22±1.75 9.11±1.61*10.80±1.80 8.24±1.26*#组别对照组n 30治疗组3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FBG 8.56±1.58 7.57±1.68*8.48±1.64 6.55±1.47*#

2.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记载:“脾病,身重善饥”。中医认为脾虚证候是糖尿病的常见证候。脾主运化,可将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输送至全身各脏腑,血糖是饮食化生的精微产物。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因素,损伤脾胃功能,导致脾胃气机失调,水谷精微无法布散全身,则会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6-7]。由于损伤脾胃功能还会出现神疲懒言、肢体倦怠等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敷脐疗法,干预后患者血糖水平以及脾虚中医症状积分较干预前改善明显(P<0.01)。敷脐疗法是将配好的中药制成一定的剂型(散、糊、膏),然后敷于患者肚脐,再覆盖纱布或塑料薄膜,并用胶布等固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具有温通元阳、健脾助运、化湿散寒等功效[8]。肚脐即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脐是上中下三焦之气转输之枢纽,上达心肺、中经脾胃、下通肝肾[9]。许均民[10]报道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玉泉颗粒口服及敷脐疗法调节血糖效果良好。此外,脐部是全身表皮角质层最薄的部位,将调制好的中药敷于此,可以在局部形成封闭的腔隙,促进药物的吸收[11]。本研究采用的药方中含有木香、小茴香等,具有和胃、健脾、行气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胃功能。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葫芦灸,进一步改善了患者脾虚中医症状积分和血糖水平、临床效果上优于单独使用敷脐疗法(P<0.05)。灸法是中医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特色外治疗法[12]。葫芦灸是由1个完整、精致、自然成熟的亚腰葫芦做灸器主体,1个滤网灸托组成,灸器葫芦的外罩具有延长时间、扩大作用面积的作用[13]。本研究采用敷脐疗法联合葫芦灸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不仅可以通过艾灸温热作用刺激腹部神阙、天枢、关元等穴位,达到健脾和胃、利通三焦、调整脏腑的功能,还可以通过葫芦灸的纯阳灸力,引火入元,促进敷脐药物的渗透。将艾灸能量和药物有机融为一体,药乘艾之功,艾借药之效,发挥葫芦灸理疗和敷脐药疗的双重作用,加强对脾胃的调理,提升临床疗效。此外,研究表明艾灸能够降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兴奋性,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14],因此敷脐疗法联合葫芦灸也能够发挥调节血糖的双重功效。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脾虚证患者,采用敷脐疗法联合葫芦灸治疗可以有效调节血糖水平,改善脾虚中医症状积分,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敷脐疗法治疗,值得借鉴。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开放评审

专栏主编点评:天然葫芦作为灸器,在葫芦内部安置艾柱,可以避免艾柱燃烧时引起的皮肤灼伤,且葫芦独特的外形结构使艾柱充分燃烧,穴位处持续恒温,更好地发挥艾叶温阳之性。本文以中医特色技术敷脐疗法联合葫芦灸针对糖尿病脾虚证为题,重点探讨出敷脐疗法联合葫芦灸对调节血糖效果和改善脾虚中医症候积分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全文结构符合要求,论据较充分,语言流畅,论证方法较合理。参考的资料与主题结合紧密。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加安全性指标的观察,以利于推广。

猜你喜欢
脾虚证候葫芦
“葫芦镇”上喜事多
萧山地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复合证候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联用建中和胃汤与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价值研究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宝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