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达 高保香
摘要: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等部门推出了“1+X”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这一全新探索旨在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作为行业特点鲜明的高职专业,积极探索“1+X”证书试点,完善岗位能力与课程体系对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匹配对接的有效研究。
关键词:职业院校;证书制度;轨道交通;运营
1引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迎来了职业院校改革的春天。方案中明确要求职业院校要适应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专业布局,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也提出职业教育要停止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鼓励企业实质性的参与教育,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还要遴选一批优秀的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从2019年开始,已陆续出台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分批公布了部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始了“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2制度、文件解析
2.1“1+X”证书制度
2019年7月,教育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发布了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1+X”证书试点工作。这一通知为高职院校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求试点专业的专业建设基础好,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拥有完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满足教学、培训所需的教学资源,具有满足证书培训需要的教学条件和实习、实训设施设备。“1+X”证书指导的是“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中的“1”是基础,“X”是拓展,是对“1”的补充。其中学历证书证明该生完成了相应学历学习,取得了毕业资格;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则显示了毕业生在校时掌握的职业技能技术水平,通过“X”证书反映了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2.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制定的规范文本,用以指导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方案内容包括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安排等。2019年6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指出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实施校企共育、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校企合作实施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在“1+X”证书背景下,我们要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有关内容及要求通过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地融入教学中去。在具体实践中,将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的全过程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部分,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里,实施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
3.1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完善课程标准
2020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由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培训学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评价组织制定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接此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的岗位能力要求主要有:客运组织能力、客运服务能力、AFC设备操作能力、票务处理能力、调度指挥能力、行车组织能力、施工组织能力、行车事故处理能力、应急设备操作能力、应急疏散组织能力、消防设备操作能力、乘客意外伤害急救能力、应急处理能力。通过调研发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客运组织能力、AFC设备操作能力和票务处理能力与职业岗位要求结合十分紧密,其中客流组织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承担客流调查与分析,客流组织预案,客流组织与控制以及车站客运工作组织,车站客运设备使用等工作任务;客运服务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承担乘客投诉的处理、服务纠纷处理、遗失物品保管与处理、兑零、购票排长队的处理以及乘客心理服务的任务;AFC设备操作能力要求学生熟悉AFC设备结构并熟练操控AFC设备;票务处理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承担车票管理、现金管理、票务报表填写、普通票务事务处理、设备故障票务事务处理和降级运营票务事务处理任务。显然《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一门课已无法完全训练学生的相应工作能力,将直接影响后续“X”证书的考取,因此,我们采用新的课程标准,将这一门课拆为《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与《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两门课程。前者着重培养学生AFC设备的操作能力和票务处理能力,后者着重培养学生的客运组织能力。类似的,由于岗位能力要求提出了多种设备的操作能力,我们将原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运用》这门课程分解成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车辆》和《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运用》两门课程,前者着重于基础知识,引领学生开始认识城市轨道交通,后者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车站设备的操作能力。
3.2基于职业工作过程重新构建課程体系
“1+X”证书制度推行的是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教材,施于教学,现行的“三教”改革可以有效将教材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证书考察内容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培训职业技能,一门或几门课程的学习完成后就能参与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从而获取相应的“X”证书,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将企业生产工作过程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结合起来,重新搭建课程体系。
其中站务员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开始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岗位,主要是基于自身对城市轨道交通理解的基础上,在车站站台和站厅进行通用性质的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知识,如对线路、车辆、车站设备、交通信号的正确认知和理解,以胜任岗位工作。票务值班员岗位要求学生具备TVM、AGM、BOM、SC的日常操作及简单故障处理的能力,具备管理车站车票、现金、备品、报表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开始具备优良的服务素质,因此,课程体系中对应了票务管理、客运服务两门课。客运值班员要求学生能全面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的内容,按规定完成不同岗位在车站不同地点的日常客流组织工作,对接的是客运组织课程。行车值班员岗位要求学生掌握行车组织办理,行车标准用语,设备操作和列车接发作业;掌握车站施工组织和设备抢修方法,正确完成施工登记、注销和设备抢修组织工作等,对接的是车站行车工作、调度指挥工作两门课程。该专业毕业生在掌握了上述所有专业课程后,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就有了自身的专业认知,同时在站务员到行车值班员各岗位上都能熟练完成工作后,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走向值班站长的岗位。值班站长作为一个车站的技术管理人员,除了具备优秀的专业能力之外,还需要管理能力,因此,对应安排了企业管理课程。
4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作为一个行业特点鲜明、职业对应明显的专业,是非常好的“1+X”证书试点专业,结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了课程标准,重塑了课程体系,必将为轨道交通领域培养更多具有“四个自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浩泉,陈岸涛.我国职业资格制度框架的困境、借鉴与展望[J].职教论坛,2019(8):144-149.
[2]许远.基于“1+X证书”的“课证融合”教材开发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7):32-40.
[3]柯霜.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改革[J].河北职业教育,2019(5):10-12.
[4]王晓辉.职业教育模式与双证并重的制度设计:比较与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0,30(1):47-49.
[5]唐以志“.1+X证书制度”:一种关于人才培养、评价模式的制度设计[N].光明日报,2019-08-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