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将人们的餐桌变得更加丰富,水产品的需求大增,这也促使了水产养殖业的几何式增长,大肆的发展必然会引发众多的污染问题,而这些污染问题不仅会对水产养殖本身产生影响还会影响整个区域的环境。本文拟结合现今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展开对相关控制策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产品类结构;水体环境
引言:
水产养殖业与水环境之间关系十分密切,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水环境状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环境的恶化正在破坏整体的水环境,而水产养殖业本身的野蛮发展也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水产养殖环境的主要污染情形分析
水产养殖业与周边环境息息相关,任何的污染问题都可能会影响水产养殖行业的效益,就目前来看,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主要可以分为外来与内在两种,外来的污染问题主要包括工业肥料、生活垃圾等的随意排放,内在的污染问题主要是养殖作业中的不合理操作。在此,我们主要是讨论水产养殖行业的内在污染问题。
(一)水体的环境的污染问题
现今的水产养殖往往更加的精细化,养殖产品的密度更高,长年累月的养殖过程必然会造成营养元素的大量集聚,而且,隨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行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于饲料的需求更加巨大,一旦在投放饲料时不能科学计算,合理投放,很容易造成饲料的积存,从而使得整个水体环境出现高度的富营养化,微生物会大量繁殖,水体环境出现巨大变化,从而对水体环境产生巨大破坏,影响水产品的生长,造成水产的大量减产甚至绝产[1]。水产养殖中鱼类的排泄物不断累积,各种疾病也会不断产生,这样的状况使许多养殖户选择使用化学药品进行防治,虽然可能临时将疾病控制住,但是这样长期的积累会对水产环境质量产生巨大影响。
(二)外来污染的侵入
1.各种微生物的入侵。水体环境必然会产生众多的微生物,包括了病毒、细菌、病原体等多个种群,对于水体的环境会产生十分直接的影响,使得鱼虾等水产品极易染上病症,从而出现大面积的扩散传播,造成大量的死亡,从而影响整个养殖环境。
2.人为因素的污染。现代化的水产养殖必然需要有众多辅助设备,设备的运行往往离不开机油动力,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会产生泄漏问题,而养殖业的水体环境相对较为封闭,难以及时迁移扩散,污染问题容易长期积累,对水体环境产生持久的影响。另外,重金属元素污染也会随着饲料等进入到水体之中,很容易造成水产品重金属元素超标,影响水产品质量。
二、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防治策略简析
(一)强化制度规划,提升水产养殖作业的整体性
养殖户要对自身养殖环境的承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水产养殖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确定水产养殖的规模,选定水产品种类,划定养殖区域。水产养殖工作需要强化内部的管理,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严格做好水体环境的清洁保护工作,维持水体环境的稳定。做好在养殖环节的污染防控,建立起有效的工作机制,明确人员岗位职责,确保责任到人,在日常管理中注意对水体及周边环境的密切监测,通过对以上工作的制度化规定,强化执行力度,从而有效实现各项污染防控工作的落地见效。
(二)做好污染防控,减少环境污染问题的长期累积
要在日常工作注意做好污染问题预防与及时处置,防止出现污染的累积。首先要做好污染控制。水产养殖行业从业者一定要认识到流水的重要作用,全力做好新鲜水源的补给,确保整个养殖环境的水质,有效控制水生生物的数量,强化水体运转的动力输出,提升整个养殖水环境的流动性,有效改善整体的水质环境。还需要注意梳理水产养殖环境污染主要的污染源,做到有针对的控制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流入总量,从而有效做到对水体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控制。另外还需要对周边环境的全面保护,对周边生活垃圾要做到及时处理,以免影响养殖区域的水体环境。其二就是要做好污染的处置,对于水产养殖作业中产生的废水、尾水等要通过绿色、科学的方式加以处置,通过筛网过滤等物理方式加以处置,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加以消除,另外还可以选用更易分解的化学制剂,通过与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使其无害化,从而起到处理污染源的目的[2]。
(三)设计水产品类结构,提高养殖作业活动的科学性
水产养殖户要注意对整个水产品类结构的合理搭配,按照整个水体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水产之间的依存关系,合理调整养殖的水产品类结构,在养殖水体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生物链体系,尽量通过水生生物自身的生态系统实现水产养殖环境的自循环,最大程度上减少外部因素的介入,维持环境的自然属性,保持水体环境的稳定性。充分考虑整个水体对污染的承载能力,将水体污染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保证水体自身净化能力能够消解自身产生的污染。增加一定量的食腐类生物,对水体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及时的分解,通过生物技术实现水产养殖环境的净化功能。
三、结束语
水产养殖业是一项十分依赖环境的生产作业活动,环境污染对于整个水产养殖活动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养殖户的不良养殖方式与习惯,使养殖水体极易出现富营养化或者化学制剂污染,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水体环境污染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还会对人体产生巨大危害,因此,养殖户一定要强化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全面优化水产养殖的整体品类结构,最大程度上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从而有效提升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海润.关于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与其控制策略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No.608(15):189-189.
[2]邱新泉.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其控制策略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9(19):173-173.
【作者简介】
姓名:刘桂宏 出生年月:1992.07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云南大关 职务/职称:助理农艺师 学历: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水产养殖 单位信息(单位全名):大关县畜牧兽医中心 所在省市:云南省昭通市 邮编:65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