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途径探究

2021-12-27 09:48:04刘旭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模范人物雷锋弘扬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开展雷锋精神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是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因此,弘扬雷锋精神、推进雷锋精神教育,思政课教师责无旁贷。将雷锋精神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关键字:思政课 雷锋精神 途径 探究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对雷锋言行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其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不仅是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彰显,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例如,做好事不做声,默默无闻坚守的理想和信念;以人民至上的爱国情怀;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等。我们要做雷锋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就要以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将雷锋精神与思政课理论知识相融合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新时代将雷锋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当中,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将雷锋精神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促使大学生更好地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在理论讲授层面:

将雷锋精神与理想信念知识点结合,促使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努力奋斗实现个人理想。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担,只有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像雷锋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工作,才能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理想。用勤劳的双手去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将雷锋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雷锋精神教育,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个大学生应该拥有的自觉行为。大学生应该从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自己爱国、爱家、爱社会、爱人民的大爱情怀,用雷锋精神不断激励自己,将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做一名忠实的爱国者。

将雷锋精神与职业道德知识相融合,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螺丝钉”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弘扬工匠精神。通过实践调研,当下社会存在用工荒和就业难的现象,一些大学生缺乏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只对赚钱快的工作感兴趣,所以致使一些单位招不到人,而一些学生没有工作的现状。所以,当下高校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特别是雷锋的职业精神教育尤为重要。而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将雷锋精神融入思政课程,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感悟雷锋对待工作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从而锻炼学生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执着专注、创新进取的工匠精神。

将雷锋精神与人生价值观知识点相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将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培养学生为民服务、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

此外,通过雷锋精神的感召,我们身边不断涌现出了许多先锋模范人物,例如“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焦裕禄,“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谷文昌,有“新时代雷锋”徐虎、有“马班邮路”上的忠诚信使王顺友,也有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郭明义等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模范人物。这些先进模范,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而他们对大家积极的示范作用,就在于他们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坚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日积月累,以此实现了由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的飞跃,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将这些鲜活案例融入教学当中,通过分享这些先锋模范精神,让大家深刻感受到雷锋精神传承的力量,感受雷锋精神人人可学。

二、将雷锋精神与思政课实践活动相融合

让雷锋精神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离不开大家积极的参与其中,不断践行。将雷锋精神与思政课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有效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其中,在实践活动中将雷锋精神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

在课堂小实践活动中,利用课堂主题演讲、小品演绎、辩论活动等,让学生讲英雄、学英雄,搜集资料学习英雄人物、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在分享演讲感受的过程中去感悟英雄、模范人物精神的可贵;在小品演绎中感受革命前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浓厚炽烈的爱国情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针对当下社会存在诋毁英雄、抹黑革命先烈的现象,通过辩论活动让学生心中葆有敬畏历史、崇敬英雄的传统,不断积聚尊崇英雄的浩气、铭记历史的正气,坚决抵制、依法打击亵渎英雄的行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活动中传承雷锋精神。

在课外中实践活动,用先进模范的人物事迹鼓舞大学生认真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在校园活动中,通过“读原著悟原文,经典永相传”活动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活动,让学生在经典中去感受雷锋精神给我们带来的力量,给时代带来的力量。通过“寻找你身边的榜样”小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寻找身边的榜样案例,促使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榜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雷锋、做雷锋,传承雷锋精神。

在校外大实践活动中,通过节假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向社会,进入社区、进入农村、进入街道,参加志愿服务。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多视角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导广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执着敬业精神,提升职业技能和道德素养,用心践行雷锋精神,感受雷锋精神的高尚价值,感受到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将雷锋精神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

思想政治理論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所以弘扬雷锋精神,推进雷锋精神进课堂非常必要。将雷锋精神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让学生认识到雷锋精神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每天坚持从身边的这些小事做起,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勇敢伸出友谊之手,给人以温暖,让美好品德内化为大家的一种自觉行为,积小善为大善,积善成德。

参考文献:

[1]黄蓉生.论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 2012,(11):37-41.

[2]朱恒秀.思政课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20.03.

[3]刘书林,李树武.论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第4期.

[4]罗文章.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与永恒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3期.

[5]华芸.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活力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以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8.02.

作者简介:

刘旭,女,1987年2月,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模范人物雷锋弘扬
充分发挥英雄模范人物在培育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推动功能路径探析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关于模范人物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的几点思考
吉林组织先进模范人物参加休假疗养
公务员文萃(2017年6期)2017-06-23 12:59:35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雷锋(2015年9期)2015-12-14 06:29:00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写给雷锋
现代企业(2015年3期)2015-02-28 18:47:47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
浙江人大(2014年2期)2014-03-11 20:16:41
学习雷锋好榜样
晚晴(2008年3期)2008-10-15 10: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