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21-12-26 07:09叶会霞
甘肃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现状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叶会霞

【摘要】在信息与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普遍应用于教学领域。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现状,深入阐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借信息技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21—0071—03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使数学知识更直观,也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是,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因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过程的程序化问题,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融合显得僵硬。因此,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有效融合,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成为教师当前需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对应措施。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教學的主要形式。PPT、希沃白板等一些常用的软件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辅助教学工具。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特点,他们容易对图片和视频呈现的内容留下深刻印象,就更容易掌握和记住有规律、有逻辑性的知识。因此,借助信息技术辅助软件有效地将抽象的文字转换为具体直观的可视化作品,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完善已有的知识体系。还有PPT动画和触发器的应用对构建课堂互动有很大帮助,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通过趣味游戏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建立高效课堂的目的。

2.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教育的时间限制,逐渐更新的教学设备和教育技术手段也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由于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不高,师资队伍良莠不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发挥作用[1]。首先,在备课过程中,由于教师信息技术不足,需要花大量时间从网络上查找合适的教学材料,而网络上信息庞杂,备课教师对教学材料再不筛选、修改、加工,生搬硬套,会使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不适合本班学生的学情,不仅不能使学生理解题目的本质,反而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障碍。其次,存在着过度依赖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问题。教师在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授课过程中缺少变通,对网络信息资源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删减和加工,教学过程重演示轻实践。比如,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计算技能,应在教师的板演和师生的互动中完成,让学生熟知计算的步骤,掌握计算的方法,而信息技术直接以文本演示呈现计算过程,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利于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接受和掌握。最后,存在教学过程程序化的问题。教师在课前备课时,会根据教学内容把教学过程固定下来,在教学中,就按预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忽视了课堂的多变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忽视了课堂的生成过程,而且如果教师处理不当,会使课堂教学陷入停滞的尴尬境地。

二、解决策略

1.以人为本,转变教师观念。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填鸭式”教学,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创建了一个课堂互动平台,以达到辅助学习的目的。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教师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体验上,把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指导。信息化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主体是学生,而信息技术只是助力教学。因此,教师备课过程中,在关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同时,更需要关注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做到以生为本,达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之目的,这才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高的追求。

2.与时俱进,培养信息素养。在互联网+时代,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会使教学富有活力,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改革。因此,教师应当转换教学观念,提升应用信息技术的素养[2]。在信息时代,努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职业和时代的共同需求。所以,教师应当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认真学习当下先进的教育技术,提高实践能力。教师也可以在教育研学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比如,参加微课制作研学比赛,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探讨交流。此外,参加外出培训,感受现代教育技术对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3.增加技术支撑,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教师掌握相应的技术,能恰当处理信息资源,正确操作设备,定期完善和更新设备。此外,教师应关注教育发展形势,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优劣,张弛有度,合理利用。教师应当采用口头教授浅显易懂的知识,带领或指导学生探讨解题方法和步骤,师生互动,加深学生解题过程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校必要的硬件设施配套必不可少,相应的录播教室、智慧教室、大数据、云计算等,能够使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教育教学。

4.把握节点,构建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只是图片、文字的简单堆砌,更不可滥用,而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把握节点合理应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的抽象性、枯燥性,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理解和感悟知识内涵,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强烈求知欲。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操作,可以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深化感知,加深知识的印象。尤其在几何图形的认知以及几何图形的计算公式推导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动画演示图形分割和拼接,就可以避免学生凭空想象、似懂非懂,难以理解的苦恼,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在“圆的面积”的教学中,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部分,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长方形与圆形之间的联系,逐步逼近,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此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模拟过程,简便直观,相比手动操作更省时省力,效果显而易见。在信息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是必然趋势,而合理有度的应用是信息技术发挥作用的关键,既不能完全撇开信息技术,又不能无意义地堆积信息技术的成果。这就需要学校完善硬件设施,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合理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做到张弛有度,合理利用,在合理适度的原则中,高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报,2018(06):89-91.

[2]翟超,冯成伟.浅谈在小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42.

编辑:徐春霞

猜你喜欢
现状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