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旭玲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许多相关会议上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系列重大规划和安排。目前,我国致力于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努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新文章。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1]一词在许多国家级会议中被提及的次数甚多。虽然,我国农村贫困问题随着脱贫攻坚的完美收官而得到相应解决,但是农村居民精神文化上的贫困仍然存在,同时存在着封建迷信、邻里矛盾、诚信缺失、缺乏共同体意识[2]等问题,加之各种世俗文化在农村迅速蔓延,导致农村发展不和谐。乡村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制约了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进程。因此,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努力净化乡村社会氛围,使乡村文化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加快乡村振兴的进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沿海等一些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很快,例如,乡村村民文化素质得到提升、村文化活动多样化、乡村文化机制得到建立健全等。然而,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乡村文化建设仍是困难重重,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村民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意识薄弱、乡村文化工作者专业化程度不高、乡村文化的宣传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困境从侧面阻碍了乡村振兴的进程。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在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也带动了乡村文化的发展。我国大部分乡村的文化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像生活文化广场、健身设备、娱乐设施等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善。但是,在一些相对落后乡村由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乡村文化建设缺乏资金,出现了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例如健身器材老化、设施更新慢、娱乐设施种类少、场地有限等。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在更新和设备配套方面,远远跟不上城市的脚步,导致一部分村民心理落差大,使得村民几乎很少去利用已有的设备。娱乐设施少体现在部分乡村的设施基本种类不齐全,如缺乏农家书屋、戏台等,不能满足村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场地有限体现在没有多余的“公地”[3]用作足球场或其他大面积的活动中心。
乡村文化发展建设受到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政府政策、制度建设、社会参与度等。同时,还受到村民主体的思想、文化素质等内在因素影响,村民的主体参与意识间接影响着乡村文化发展的水平。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乡村村民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空闲时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而增多,村民参与文化生活的时间也随之增多。但是,一些农村的文化生活仍存在单调、低俗等问题,例如村民农忙时干农活,闲暇时打麻将、打扑克或看电视等。由于乡村文化内容陈旧,群众文化生活缺乏,村民在主观上不愿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活动。农村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当天,村民集中进行参与文化活动,活动内容仅为传统文艺表演、文体竞赛、棋牌游戏等,缺乏新意。然而,在非传统节日,村里很少举办集体性的文化活动,由村民自主举办的活动更是少之又少。村民难以理解文化发展对自身的好处,从而盲目排外,参与文化活动意识差。
乡村文化工作者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推动人员之一。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大多数的文化活动都是由乡村文化工作者组织和倡导的,他们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石,他们的素质和合作能力关系到农村文化建设的质量,他们对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起着引领和协调的作用[4]。然而,由于村领导和文化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很难全面认识到乡村文化建设的本质特征,有时候他们认为文化建设工作只是号召村民做一些活动以达到娱乐的目的,对专业技术和能力没有一定的认知。乡村文化工作人员专业化知识的缺乏会逐步导致一系列问题,从而限制乡村文化的良性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文化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人口老化,学历水平不高,人员结构设置不合理。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大部分是通过事业单位招考的,而且在报考的时候基本上不限制专业,所以他们几乎没有受过专业化的培训和系统的学习。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阵地出现了许多新情景,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比如在农村文化宣传方面,除了传统的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场所外,还增加了有线电视、农村图书馆、阅报栏等。大多数农村地区主要利用广告牌、宣传墙和广播来传播相关信息。但是乡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一说到“文化”[5]一词,村民会不约而同地提到该村的广场文化怎样,文化基础设施怎样,乡村文化精神怎样。所以,归根到底还是文化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村民对“文化”的理解出现了一定的偏差,造成了乡村文化活动缺少村民参与,村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也难以满足。一些乡村文化活动场所场地有限,造成在文化宣传方面的困难,没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农村文化的滞后和未能及时更新,导致封建迷信等不良文化死灰复燃[6]。
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农村仍然存在着封建迷信、邻里矛盾、诚信缺失、共同体意识缺乏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一些村庄相对封闭,导致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不是很富裕。此外,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2)乡村文化工作者对不同村民之间文化需求的研究不够透彻,他们在组织文化活动时,形式过于简单、老旧,对村民缺乏吸引力。3)在乡村物质文化建设方面,一些经济落后的村庄由于缺乏公共文化场所,如缺乏文化活动舞台、阅览室、棋牌室、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服务功能缺乏,不能有效满足村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4)近年来,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乡村的传统习俗逐渐消失,一些重要习俗也在发生变化,如端午节和中秋节,一个大家庭很少像以前那样团聚。相反,它已经逐渐演变成了给亲戚朋友送礼的日子。以往节日热闹的气氛几乎一去不复返[7]。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上得到相应的满足之后,开始追求精神上的需求,解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被重视,农村文化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农民的主体性,致力于农村文化建设。在村民的思想中,他们觉得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政府、村委会等,从而影响了村民主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村民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以及现代化的经济,导致农民存在一定的精神贫困。精神贫困主要表现在农民对农村文化不自信,特别是那种长期在城市里面务工的农民,经常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认为乡村文化不能满足自己精神上的需求,对乡村文化有一种不自信的想法。农村中老年人的精神贫困则是由于知识文化的缺乏,他们与当代社会的某些先进科技、思想存在代沟。农民的思想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也导致乡村文化的亲和力下降。所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候,不能只振兴乡村经济,还应该做好文化脱贫。
2020 年底,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历史新时期。应该明确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充当的重要角色。乡村文化可以为农民提供精神动力,增强农民对农村的认同感,与此同时,还能够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因此,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方位地协调社会的发展,致力于推进乡村文化发展,加强乡村文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文化服务体系,开发特色乡村文化产业,实现乡村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设备种类,提高其使用效率。迄今为止,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大部分乡村拥有生活文化广场、活动中心、文化大礼堂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但由于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老化和种类少,文化基础设施闲置情况普遍存在,生活文化广场的使用效率低,村民的文化生活很难得到实质性的满足。因此,政府应积极加大资金投入规模,保证有充分的资金和优异的资源来推动文化建设[8],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文化基础设施类别。例如,开办农家书屋、戏台等,鼓励村民广泛参与,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开办村民技能培训学校,根据当地农民自身情况和企业的需求,对其开展技能培训。
乡村文化建设成功的标准是村民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参与度和认可度。文化活动如果缺乏村民的参与,那么乡村文化发展也许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树。首先,应积极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文化活动。想要村民广泛参与举办的文化活动,让不同文化层次的村民接受村委会的管理,就得增强村民对文化的认同度,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来举办活动。应该举办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来满足不同村民群众的具体需求,例如,鼓励村民自愿组建篮球队、足球队、书画小组、文艺演出队、乡间乐队等,从而体现出乡村文化“以人为本”的亲民性。其次,增进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乡村文化建设应致力于在村内建立一种团结的氛围,将村民的思想观念形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在村里发展参与和互帮互助精神,增进村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致力于发扬新型乡村精神。再次,应该鼓励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自主创新,从乡村的人文特色、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等出发,以更好地体现中国乡土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乡村文化氛围。最后,要明确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占主体位置,要充分发挥村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必要的时候要学会使用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手段,来树立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保障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参与权和监督权[9]。
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能够强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首先,要配齐乡村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并保证他们的各种待遇,改进文化人才队伍的思想,引入新思想、新观念,从而创新管理方法。其次,要着力培养文化人才,例如组建文艺队伍,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村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的余热,如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等,鼓励这一部分人员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来。再次,积极优化引入文化人才政策,更改招考政策,在招考文化工作者的报考条件上限制专业,打造良好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待遇。此外,对在职文化工作人员要进行不定期的培训。最后,加大政府资金在文化人才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资金在乡村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资金的支持,文化活动就难以开展。
发展繁荣新时代乡村文化,要从群众中优秀的思想文化做起,从基层文化阵地做起。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经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乡村文化发展要紧跟经济脚步,力争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要在宣传栏、宣传墙、广播的宣传基础上不断拓宽渠道,加快适应现代传播渠道和方式,引入数字化的宣传方式,让网络成为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载体。例如,通过将宣传标语、文化长廊等与互联网结合起来,采取建立钉钉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努力提升乡村文化宣传的能力[10]。与此同时,文化工作者要把工作重心下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接地气形式,宣传报道群众身边先进的人和事,使群众产生共鸣,不断学习、赶超,争当一流。乡村文化工作人员还应在本村不定期地举行文化科普活动,对村民进行一定的知识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