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红,陈锦忠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 741000)
为贯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集思广益科学谋划,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及各项技能大赛,推动职业教育标准不断优化升级,更好促进成果转化、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同时技能大赛也折射出了职业教育的不均衡性及校园文化背景,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办学核心实力衡量的标准。受到2020年度甘肃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工匠引领、学做融创”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及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校内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园林效果图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资助。本文将以“园艺”赛项西北部职业教育为例进行分析技能大赛引领折射职业教育。
从2020年全国技能大赛公布的成绩单来看,东西方技能差距较大,86个比赛项目中,从西北五省来看,普遍获奖率特低,陕西1银、1铜、27优胜;甘肃12优胜;青海1优胜;宁夏2优胜;新疆3优胜,5省金牌数为0,5省中只有陕西省有2个奖牌。西北部职业教育存在差距主要在以下方面。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技能大赛园艺赛项为例,西北5省没有获得任何奖项,从经费投资来看,西部地区大部分院校在学生训练过程中总的材料费还不足一套试题训练一遍的材料费,甚至部分院校施工工具都不全,没有跟赛场同步的施工设备,有些院校的选手到赛场才是第一次用某些设备或者材料。对于大赛获奖的指导教练几乎没有乐观的政策或资金动力,老师对像这些超负荷超教学之外的工作的投入毕竟是有限的。
由于职称评审改革,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是职称评审中一部分绩效,所以有些院校没有处理好这些矛盾,这严重影响了专业教师钻研赛项内容。再加上教学没有与技能大赛紧密联系起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在制定的过程中没有紧密跟随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引领,更加谈不上教学标准对接国际国内技能标准,教学标准对接行业企业先进的技术的过程太长,总走在行业先进技术后面,因此导致教学改革中师资建设前进的步伐缓慢。
人才培养内涵建设好多只出现在文本中,实施的过程中难度较大,导致教练团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提升较慢,中国有句古语“师傅不高,教的徒子拉腰”,这是铁的事实。西部院校基本上没有各个赛项专业教练团队(包括人员、资金、政策)。
技能大赛是以行业标准和规范为准测,是检测职业教育成果的指挥棒,是职业教育的引领者,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导航标”。任何专业都有对应的职业,任何职业都有其对应的岗位,各岗位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及职业标准。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各行业培养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企业所需德才兼备的干才和将才,社会需要技能型人才,那么职业院校就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干才和将才,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行业标准如何转化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这些问题就要转化到教育教学改革中,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时做到教学标准对接行业技能标准、实践教学对接行业先进技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身为新时代技能型人才,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行业意识、人才意识、质量意识、发展意识”;坚定行业的“方向自信、专业自信、管理自信、文化自信”,做到维护行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维护人才在行业的核心地位;通过教育、人社、院校、行业、工会、企业等多方联动,运用好国家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战略部署,为技能人才培养与提升“提质增效”,确保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可持续,为推动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发展,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社会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改革试点赛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严格精准的基础上,促进了全国职业技术院校教师、选手的技能知识水平以及技能实操水平提升,同时更有效的促进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交流、教学模式改革等,更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推动国内各个行业高速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交流获悉,西部院校对于技能大赛的政策扶持、支持力度远不如东、南方省市,技能大赛是职教形象的“展示台”,技能大赛作品是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率的职业能力体现、是院校人才培养成果的展示,技能大赛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促使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推向了新的高潮。同时技能大赛为职业院校领导、教师提供了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
技能大赛是推进技能型人才就业的抓手,衡量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这也是是社会对教育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各项技能大赛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习实训实践兴趣,促进教学团队深度思考,也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了学生就业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一些对工作岗位要求精益求精的行业单位,把挖掘人才的方向转向了技能大赛的参赛选手,导致企业把目光也投向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产生企业办大赛、企业赞助大赛、企业协助大赛!虽然优秀选手乃至参赛选手只是学生中的“少数”,共识的是技能大赛是带动、促进广大职校生学知识、练技能、强本领、增能力的主要途径。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技”“以赛促改”,促进园林职业类院校完成教学环节,有效提高学生实操技能、教练教学能力。
参考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比赛评价标准体系,考核内容不只局限于某一职业(工种),涵盖了5大模块,对于园林砌筑、铺装、木作、水景、植物景观等工作模块均有涉及。同时内容也不只局限于纯粹意义上的技能提升,还包括质量、工期、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成本控制、施工组织等管理模块。通过技能和管理能力双提升,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技能人才。
通过比赛促进全国园林职业类院校完成实训环节,有效提高选手实操技能、教练教师教学能力。园艺项目涵盖砌筑、铺装、木作、水景、植物造景5大模块的专业内容,这也极大促进全国园林类职业院校改革教学内容,依据最新行业职业标准,构建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就使的教学内容贴近赛项内容,实现院校人才培育贴近行业需求,促进校企人才供需接轨,助力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由于技能大赛把真实项目工作过程、任务和要求融入比赛环节,通过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是职教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直接决定着职业教育办学能力和水平。赛项教练不仅要熟练掌握技能,还要深入钻研相关理论。
“园艺”赛项五大模块相辅相成,完全体现了行业中的园林园艺元素,比赛中对施工内容精确到毫米,对施工时间严格把控,对工具摆放以及工具防护严格要求正是相对了实际工程施工中对质量、施工进度、文明施工、安全的要求,大赛除了提高参赛选手在技能技术上的能力,也能提升对施工项目管理方面的认知概念,对参赛选手毕业进入行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参赛选手有多年技能实操经验,在企业中更能做到“会管理,懂施工,控成本,出精品”。试点赛能有效推动园林园艺行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建设,促进园林园艺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助力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弘扬劳模、劳动、工匠精神,加强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实施三教改革重要任务,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人才培养教学中大力弘扬科学、严谨、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甘于奉献、争创一流、勇于创新的劳动模范的精神,引领社会新风尚,才能培养出能完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作品的教练和学生、促进教学、科研、大赛健康发展。
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技能水平实践检验和成果展示的平台。技能大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推动技能型社会技能中国建设,“园艺”赛项锤炼专业技能,引领园林行业推动相关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推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职业教育作为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围绕高质量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做好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提供实践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