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的“道”与“技”之辨
——以《荀子·富国》为例

2021-12-26 16:57葛诗嫣
理论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荀子儒家技能

葛诗嫣

一、前言

对于中国传统思想中“道”和“技”的辩证关系,学界主要集中在对老子和墨子思想的阐发,鲜有关注到儒家。〔1〕儒家思想内涵丰富,不限于政治视角和人伦道德层面,其对于技能、知识、社会分工的关注在进入新时代的当下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儒家思想具有较高的人文关怀,将人生问题纳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体系,在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中阐释哲学思想,倡导礼制教化,并且寄寓一定的政治责任感。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官方制度之前,对于哲学概念的思考和阐释往往更加朴素、真挚。在先秦儒家经典中,荀子《富国》一篇中论及了“道”与“技”的辩证关系,从满足人的欲望出发,关注国计民生,提出“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从而达到治国之“道”的观点。同时,治国要从德出发,通过礼的实施来教化百姓,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社会稳定与国家繁荣。

二、儒家礼治基础上的“道”与“技”:明分使群

“明分使群”是荀子在礼治基础上对待“道”与“技”的基本思想,从个人的“技”出发,通过礼乐制度的“明分使群”带来“道”的理想状态。

1.百技所成以养一人

肯定人性欲望是荀子的思想前提。就个体而言,人各有欲望,如果各自而不加以限制任凭欲望行事,必然会形成纷争,即“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2〕而从整体的角度看,“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2〕人成为“群”,即在社会中生活、获得资源是必要的,然而人性本身的欲望会造成群体的“争”与乱,因此,要以礼仪制度划分人的名分,使每个人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在群体中的作用,确保社会有序发展,从而带来更大的整体利益。“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2〕正是荀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所提出的。人们所擅长的技能多种多样,是人类丰富的智力资源,应当充分发展各种技术,并通过智力开发为应用于人的成品,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从而实现治国之“道”。可见,在战国时代,荀子就注意到了技术的重要性,敏锐指出了要发展多种技术服务于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虽然在封建社会中,“百技养一人”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出于“物多而所奉者寡”的原因将“百技”奉献于君王一人显然对于大多数人是不公平的,但是这种全面发展多种技术从而改善、丰富人们生活的思想趋向在当今仍然具有启发意义。在当代,新技术新功能层出不穷,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人,带动全人类的全面发展,而不仅限于市场需求或者商业利益的驱动。从儒家的人本思想出发,高精尖技术的研发不是最终目的,技术革命应当带来更适合人类需求的生活方式,从物质上更充分地供养人,从精神上更贴切地涵养人,以至培养出更愉悦的人类生活环境,来实现对人之“道”的关怀。

2.能不能兼技

对于“技”,荀子还提出“能不能兼技”〔2〕的分工思想,认为有能力的人难以兼通多种技能。荀子举出:“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守时力民,进事长功,和齐百姓,使人不偷,是将率之事也。高者不旱,下者不水,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是天下之事也。若夫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餧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2〕可见,农夫、将帅、天下、圣君贤相各有自己的职责,各自发挥自己的技术与智能才会带来天下的安定,从而“兼足天下之道”。〔2〕在《荀子·王霸》中也有类似的论述:“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共己而止矣。”〔2〕将社会分工为不同的职业,使农、商、工、士、政等在各自的领域完成分工,农业、商业、工业、政务、军事有序发展,避免“树事之患”与“争功之祸”〔3〕,则可以达到天子垂拱而治、止息祸乱的理想境界。同样,“人不能兼官”。〔2〕荀子进而将个人的能力与技术直接对应为技能的应用,即将“技”适用于不同的职业与职位。使各行各业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各供其职”“各从所务”,〔4〕避免兼技、兼职带来的精力分散与权力滥用,以技术的进步促进相应领域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社会整体的进步。这种专注各自技术技能、不干涉其他领域的有序发展思想,从“技”的角度出发,既尊重了专业领域的划分和细分,又促进了社会的分工合作。

荀子进一步将这种可类比于“术业有专攻”的分工思想纳入儒家“德治”的思想体系,提出“明分使群”。〔5〕首先,荀子肯定知识、尊重智慧,认为有知识和有能力的人应当居于治理者的位置,又明确提出“知者为之分也”,〔2〕使有技能的人在不同的职业中各司其职,有能力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充分践行技术和能力的实效功用。《荀子·王制》中提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一也。”〔2〕每个人遵从自己的角色,按照一定的规范从事自己的职业,经营好自己的社会身份,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而礼仪制度正是确保“明分”从而发挥各自能力的重要手段。《论语·阳货》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6〕正是以反问的语气说明了礼仪对规范社会秩序的“明仁之文”“通仁之顺”〔7〕的作用。儒家通过对礼仪的制定和推崇,明确社会分工,通过衡量个人能力而分配相应的官职,充分发挥知识者和技能者在各自领域的长处,规范社会秩序,以实现儒家德政的最终目的,即达“道”。

实施技术分工的另一个补充方式是给予相应的地位和俸禄:“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2〕“德”既包括我们熟知的儒家德政思想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卓越之处,即在技能和知识方面超乎常人的优异之处。正确地任用技能者,一方面要将其置于恰当的位置上,给予一定的社会地位,充分发挥其技术能力,另一方面要赋予其应有的酬劳,尊重知识生产,以期“朝无幸位,民无幸生”〔2〕的合理秩序格局。而“礼”正是区分地位等差的有力保障,使人在成为“群”时有所依凭,避免纷争和祸乱,即荀子举出的《诗经》中的“雕琢其章,金玉其相。亹亹我王,纲纪四方”〔2〕这样以礼乐文化约束社会,“以养其德”,〔2〕从而达到国家繁荣的盛世之治“道”。

三、重“技”达“道”的具体实施:贤进得官

在“明分使群”的思想导向下,如何实施这种社会分工呢?重视技术的另一面是对知识的有效利用,将贤能人才分配到相应的各行各业,从而纳入儒家的制度体系中,实现富国安邦的儒家理想。

1.知者为之分

早在战国时期,荀子便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皆有可也,知愚同;所可异也,知愚分。”〔2〕王先谦注:“可者,遂其意之谓也。”〔2〕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能力,但能力的大小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必然会有智慧和愚笨的表现划分。“可”是人之知在判断上的体现,此时“知”的认识对象是知识、智慧、理性,体现了荀子对人的能动性和实践性的观照。荀子认为,有知识的“知者”应当居于治理的地位,即“任智”。可见,荀子时代就已经认识到了智慧的重要性,并认识到了“技”与“知”的关联性,让知“治道”之人来明确各执技能者的卓越之处,从而区分不同专业的价值所在。“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应当以知识管理国家,用专业技能主导社会。

《儒效》也提到过通过“知”来通晓统摄法律是“大儒”的标志之一:“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公修而才,可谓小儒矣。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2〕相对于刻板印象中儒家禁欲式的道德修行,“知通统类”的提倡既是一种理性执行道德的方式,又体现了儒家理想人格在认知能力、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上对“大儒”的高度要求。可见,对知识的尊重不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是良好道德修养的重要前提之一。儒家的做法是将高知人才纳入官僚体系,发挥智力的作用,“知者为之分”,〔2〕令“知治道者”〔8〕来完成“明分”的工作,为人们确定等级名分,制定职业标准,安排相应的伦理法度,从而避免欲望相同而知愚不平等所带来的纷争与祸患。

2.贤者得进

在“明分”的基础上,技能导向的有才能者受到社会的认可,进而为官,便可以在专业职位上发挥个人能力。荀子在谈论赏罚时提到:“赏不行,则贤者不可得而进也;罚不行,则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贤者不可得而进也,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则能不能不可得而官也。若是则万物失宜,事变失应,上失天时,下失地利,中失人和,天下敖然,若烧若焦。”〔2〕实行赏罚的目的是使贤能的人进而为官,鼓励其在更高的职位上发挥自己的能力,以“贤者得进”的模式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对于贤进者,儒家以制度化手段规范其社会地位之后,继续通过赏赐、褒奖的手段激励他们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属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俭而百姓不一。故先王明礼义以壹之,致忠信以爱之,尚贤使能以次之,爵服庆赏以申重之,时其事、轻其任以调齐之,潢然兼覆之,养长之,如保赤子。”〔2〕在谈论教、诛、赏、类的辩证统一关系时,荀子举出了先王“尚贤使能”的秩序观,用礼乐道义治理社会,选取贤能人才安排各级职位,并用爵位、华服、庆典、奖赏鼓励其发挥自身能力,像保护初生的婴儿一样呵护人才,减轻他们的负担,为他们协调时间,尽力培养人才,使他们在轻松舒适的物质环境下发挥各自的知识、技能,教化民众,贡献于社会。这种中央调控贤能人才的观点也与孔子的“富而后教”〔9〕思想相适应,合理的统治安排与众人的协作配合相辅相成。儒家“教”的思想不限于教育教学,更是一种上行下效的教化力量,通过强大执行力保障各个位置的人尽职尽责,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解蔽》篇也提到:“《诗》曰:‘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此言上明而下化也。”〔2〕可见对于“技”的重视和发展,依赖明君的教化,通过任用人才,将贤能之人置于合适的地位并充分发挥其能力,最终融入“道”的全面实施。

四、养“技”之“道”:精于道以兼天下

荀子的《富国》之道与儒家的仁政思想一脉相承,追求国富民强的大一统社会,以达成德治天下的最终政治理想。在“明分使群”的思想基础上,“道”的贯彻依赖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也离不开知识上的精进和技术的合理运用,以对“道”的充分认识兼容各种物质性技能。

1.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

荀子明确提出道的基础是“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又认为“知者为之分”,可见知识的重要性在“明分使群”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初始地位。有知者为社会区分专业领域并制定等级名分,根据不同的技术水平和职业取向将人们的技能运用于社会职业分工中,从而优化社会形态,使每个人“能群”,达到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以成“兼足天下”之道。荀子实事求是地关注了人性的欲望,并对人的欲望予以肯定,认为个人欲望的满足应当建立在适当的名分上,从当今的社会视角来看,知者“明分”的意义在于发挥个人才能,规范职业素养,从而充分利用技术为社会服务,通过各个领域的良性发展带动全社会的进步。此时的“道”既是重视技术的具体方式、路线,又象征着一种整体上经世济民、兼善天下的最终目的。荀子肯定了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可以从中解读出“技”与“知”的关联性,是古代思想史中将技术与知识融入儒家之“道”议题的重要例证。

在儒家思想体系下,“明分”以用“技”的观念同样具有“礼”文化的底色。《荀子·礼论》提出“制礼义以分之”,〔10〕用礼仪规范、礼乐文化配合“明分”的贯彻实施,满足个体的物质需求和价值追求,也回应了《富国》开篇“同欲而异知”的命题。荀子的思想是一部儒家的礼治教化体系,“技”的运用同样依附制度化的“明分”,用礼仪制衡人们的欲望,确保各个技术领域的有序发展。以礼制确保知识的贯彻与技术的实施,是荀子时代渴望恢复礼仪制度的思想产物,因此,“明分使群”以养“技”的观点可以看作“名实相符”对“百技所成”的内在要求。不可否认的是,荀子对待技术之“道”体现了儒家思想对现世的观照,也是儒家实践精神的理性阐发。“学而时习之”,儒家思想向来具有将理论思维具体化、投射到客观运用之中的趋向,虽然常常囿于既有“礼”制度时而走向僵化,但这种“知”与“行”相辅相成的态度是可取的。

2.精于道者兼物物

《富国》一篇中明确提出“以德役力”:“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2〕这种君子以德化人、小人以力事人的思想正如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11〕引起我们反思“技”的选择与运用之道。对于个体而言,如何发挥自身的技术能力以满足生存欲求,并适应时代、顺势而为?在《荀子·解蔽》中,提到了“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精于物者也。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故君子壹于道而以赞稽物”。〔2〕认识事物的方法、原则不可能有两种或以上,所以要选择一种可靠的方式并专注之。纵然有分别专精于农业、商业、工业的技术,但精于“道”的人虽然不是这些技能的专业者却可以治理多个领域。他们专心于道,从而可以帮助考察不同领域的“技”并且敏锐认知“技”的属性与功用。可见,熟练掌握“技”是有能力之人的优势所在,而如果精准把握了“道”,则可以从“道”的高度看待万物,立乎其大者,来兼治〔12〕各种技术的高超、精湛之处,以合理的方式运用“技”。

那么,什么是“道”?在《解蔽》篇中,荀子说:“何谓衡?曰:道”。〔13〕王先谦将“道”注为“礼义”。道是一种心中应具备的权衡标准,需要虚心、专注、静心以领悟,即“虚壹而静”。〔14〕这种应用于制衡的“道”,也可以解释为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虚心、冷静而专一地看待事物,“保持一种清静、清醒、专注的心态,不被事物的外在表象和纷乱的心绪所蒙蔽”,〔15〕以专注的心态获得对事物合理、恰当的认识。在科技飞速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当下,这种冷静、果敢之“道”体现的精神尤为珍贵,无疑是中国传统思想中可以汲取到的对待“技”的哲学态度。正如孔子的“君子不器”〔6〕说,以一种君子之“道”式的综合判断能力融摄“百技”,步于时代前沿。诚然,作为儒学思想家的荀子无疑有“礼义”教条趋向的思想缺陷,而我们则不必拘于儒学的教条倾向,不妨去接纳这种可贵的虚心思考的态度与敏锐的判断力。

五、总结:以“礼”养人的当代启示

以上从“道”与“技”的观点解读荀子的《富国》篇,将其思想概括为“知/技术—(明)分—礼义—(治)道”的逻辑结构,以“明分使群”“知者为之分”“制礼义以分之”的理路最终统一于儒家的“礼”的思想体系,“明礼义以化之”,〔16〕促进德政的实施和儒家之道的贯彻。荀子主张通过礼义将欲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职业分工使民众达到“能群”的效果,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来践行“道”,具有浓厚的儒家礼治色彩。

一方面,从“百技所成以养一人”和“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可以看到儒家内在的秩序感对“技”与“道”的有机构建,即以“礼”养“技”。荀子《礼论》篇提出“礼者,养也”,〔17〕礼的贯彻顺应了人生而具有的欲求,即“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以合理的分配方式任用贤能人才,得以发展技术、提升各行各业的专业水平,从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带来社会的富足与昌盛。另一方面,古代的礼还具有通过盛大的仪节与精美的工艺彰显明君的仁爱厚德、向其表达依赖、敬仰与忠诚的作用,即养其知、养其厚、养其德。〔18〕当今社会仍然需要这样“以礼养人”的人文思想。在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也不应忽略对人本的关怀,即培养知性、敦厚、明德的全面发展人才,知行合一,以德才兼备的人文素养促进当代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荀子儒家技能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论荀子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
和谐
劳动技能up up!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拼技能,享丰收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知识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