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机打造大田作物生产新模式

2021-12-26 14:28:57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9期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从而推动规模化和产业化种植。就当下农业机械利用来看,虽然机械使用实现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但是限于机械使用人员的影响,机械的安全稳定操作、应用监控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机械价值的充分发挥。在智能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充分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部分地区积极地进行了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和农业生产设备结合的尝试,从相应的结果来看,在农业生产机械上安装智能化设备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运行监控,而且设备安装可以实现机械的远程控制,这对于进一步解放劳动力,实现机械化、专业化生产有积极的意义,强调大田作物生产实践中的智慧农机的利用,创新大田作物生产新模式非常必要。

1 智慧农机概述

从概念理解来看,智慧农机具体指的是充分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3S等信息技术与农机整个产业链条进行深度融合的农业机械,此类型的机械在实践中会充分地发挥数据的价值,会通过科学的判断让决策变得更有价值[1]。智慧农机是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和农业领域的“互联网+农机”背景下产生的。

就现阶段的智慧农机建设分析来看,其主要的目标有三个:1、决策布局,即通过智慧农机的大数据利用进行相应的分析,然后进行科学的决策,从而使决策的正确性更突出,价值表现更加的出众。2、获取客户。智慧农机的具体利用可以搜集用户信息,从而提取用户的特征,基于特征提取可以分析用户的具体需要等,在这些数据基础上,农机客户需求定位会更加的准确。3、增加利润。智慧农机的利用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监督以及生产实践效率的提升。过程监管杜绝了不必要的麻烦,减少了相应的开支,提高了生产效益,这对于最终的农业生产利润增长来讲有突出的价值。总的来讲,当前社会实践中的智慧农机应用和发展对我国农业整体布局与进步有突出的价值。

2 智慧农机应用的重要价值

对现阶段的智慧农机应用实践做分析发现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智慧农机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智慧农机的利用能够产生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各行各业的竞争在加剧,获取核心竞争力,企业以及品牌的竞争优势会明显的扩大[2]。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基于智慧农机进行农业生产布局以及生产模式的全面改善,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如此一来,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会有显著性提升,产品的品牌形象树立也会更具效果。在品牌效应影响下,加之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会有显著性的提高。2、社会效益。随着智慧农机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利用,不同作物生产的具体情况会有更加详细的资料统计。基于明确的资料统计进行作物分析与比对,同时对作物经济性等做考虑,这样可以更加合理地布局种植结构,种植结构的布局改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对于推动社会产业的发展来讲有突出的现实价值。3、生态效应。智慧农机的利用实现了生产实践中的生产措施、技术利用优化,这便于革新当前农业生产措施,从而减少生态破坏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比如在利用智慧农机进行施肥的时候,可以根据作物的疏密以及分布情况科学合理施肥,这样可以规避实践中的肥料滥用情况。减少肥料滥用,土壤情况等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的生态表现会显著提升。

3 基于智慧农机的大田作物生产模式

淄博市在智慧农机应用方面走在了中国前列。就目前的分析来看,淄博市智慧农机之所以会有如此好的发展局面,主要是因为淄博市的智慧农机示范基地建设得到了较多单位的支持。目前建成的智慧农机示范基地由山东省农科院、雷沃重工、天津易田科技和博信科技股份有公司联合共建,各单位在合作中将自身的优势资源和技术充分的发挥,共同推动了农业技术以及管理模式的创新。该基地的建设作为智慧农机的示范基地,在智慧农机,数字农业推广应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带动周边农业发展发挥了突出的效果。

对淄博智慧农机示范基地的具体农业生产进行分析发现智慧农机的利用有效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比如在玉米籽粒收获机、自走式植保机、植保无人机、旋耕施肥机等设备上进行了“智慧大脑”的安装,“智慧大脑”会将机械设备的具体工作状态以及工作数据进行记录,利用传输设备或现实终端,这些记录在“智慧大脑”当中的数据会被显示在显示终端上,在机械设备工作的时候,设备的工作场景会显示在控制设备画面中,可以实现对设备应用的监督。另外,“智慧大脑”还会远程回传实施的数据,其中包括发动机转速、油压、水温、作业速度等车辆数据以及作业面积、作业轨迹、耕深监测、播种监测、产量监测等作业数据等,基于这些数据的分析与评价可以确定设备在实践中的具体利用价值以及农业作业的具体效果。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强调农业生产监管,重视对农业工作的量化,这对于标准化生产而言意义显著[3]。在农业生产机械上进行监控系统的安装,机器就长了“眼睛”,通过这双“眼睛”,机械在生产实践中具体干了多少活可以一目了然。基于机械的具体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对规模化生产实践中的生产任务和生产工作量进行量化,这于农业生产的统一和标准化有突出的价值。

就现阶段的具体分析来看,智慧农业被强调的次数在增多,智慧农机是智慧农业发展实践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实践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必须要积极进行智慧农机的加强与利用。在实践中,积极的使用现代化科技为农业生产机械安装智能芯,让智慧农机向全产业链拓展,实现一个平台管农机,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也描摹着现代农业发展新图景。

基于智慧农机分析大田作物生产模式可知,在智慧农机应用基础上,大田作物生产模式可以实现两方面创新:第一是生产创新。所谓的生产创新具体指的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在农业机械化生产实践中,专业机械的使用需要人为操作,所以人员操作水平等会影响到机械的具体利用效果。在智慧农机大背景下,通过“智慧大脑”的安装以及远程遥控,不少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运转,而且具体操作均有程序来控制,人员只需要利用远程遥控进行最基本的指令下达,这实现了农业生产更高水平的自动化。这于进一步解放人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来讲有突出的现实价值。第二是管理创新。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管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因为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决策的利用会对具体生产实践产生显著的影响。在智慧农机利用的大环境下,智慧农机不仅仅是生产机械,其更是数据收集设备,在生产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数据收集,在有了全面的数据之后,相应的管理决策等会有更加全面的信息参考,在充分的信息参考基础上,管理策略的制定、管理方法的实施针对性明显加强,最终的管理实际效果会得到显著性提升,使得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实现了全面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农业发展实践中,机械化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从现如今总结的资料来看,农业机械化在与智能技术、物联网等技术结合应用的情况下所发展的智慧农机对于当前的农业生产有更加显著的推动作用,目前山东省不少区域构建的智慧农机示范基地,目的是要研究智慧农机背景下的农业生产模式。文章以淄博智慧农机示范基地为例分析研究智慧农机打造农业大田作物生产新模式,旨在为实践提供帮助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