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研究

2021-12-26 14:28:57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9期

电商时代,与之而来的是各种高科技机械与信息技术,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原有运作模式,在方便了人们工作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生活质量。当下,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进步,从农业机械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从农村生产体制的改革到农业保险、信贷等,中国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出现了许多新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作为中国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管理工作,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难度也随之提高。虽然近年来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相关的工作模式以及体系都有了很大的完善,但从现有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技术来说,相关的专业度却始终不够,信息化发展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进一步提升。

1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1.1 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光是依靠政府的管理,不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是根本不够的。农民作为农村地区的主要群体,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更可以促进农民用自身的努力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积极使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实力,提升农业竞争力,借此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以达到对于农村地区整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1.2 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帮助农民们更好的对当下社会的需求进行了解,更好地了解到各种农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从而根据这些需求来进行生产商的调整,借此来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这样的农业经济管理,具有更强的计划性与科学性,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农民收入的提升,更可以提高农民们的生产积极性,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带动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

1.3 对人才的培养

中国农业在整体的发展上,可以说还是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就目前来看,中国农民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这无法满足电商时代下的农业经济发展需求,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效益。为此,通过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提高农民与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农业科学知识的传播速度[1],实现人才的培养,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 电商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过程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问题

在电商时代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对于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却面临着很大的难题。当前部分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虽然近年来由于人才培养力度的提升,有关部门已经提高了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但就目前来看,大多数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都只具备农业经济管理的知识或是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面临着综合性素质不足的问题,加之由于社会与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愈来愈繁杂的工作内容,这些综合素质不足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于与日俱增的工作压力,显得专业性有些不足,很难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同时,也由于专业性不足,这些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缺乏对自身工作观念的革新,使得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过程有许多的困难。

2.2 农业经济管理部门职能不健全

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所要面向的群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这是一个比较宽的范围,在工作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现有农业经济管理在管理以及相关的体制上都还不够完善,在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时,很难保证农业经济管理职能的完整发挥。尤其是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桎梏,很难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很难使农业经济管理达到信息化要求。

2.3 信息技术发展受限

信息技术对电商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相关技术的发展必不可少,不仅需要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水平,更要实现相关技术的推广。但是就目前来看,农业经济管理的有关部门所获得的物力支持还很不够,现有的设备与人力等都无法满足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信息化的需求,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缓慢,后续进展也同样面临着维护等问题,在实现上有一定的困难。

3 电商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3.1 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任何工作如果执行工作的人员人手不够、工作能力不足,就绝不可能做好他们所面临的工作,在农业经济管理相关的工作之中尤为如此。面对社会不断的进步,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不仅工作压力逐渐增大、问题也逐渐增多,农业经济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承担着巨大的责任。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也和这些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直接的联系。当下,迫切地需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来处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抓好两个方面的问题才能达到这一目的。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招聘上要提高门槛,确保工作人员高素质、高能力;另一方面应当加大已有农业经济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学习的力度,提高现有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工作素质。其次,应当根据每个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培训,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让培训不流于形式,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

3.2 完善相关制度

为了更好地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有关部门必须按照农业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严格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让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获得强有力的体制和机制的保障。

3.3 加大有关部门人力物力投入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需要在电商时代下针对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加大资金投入[2]。有关部门首先应当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提高重视程度,意识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对于本地农村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紧跟时代的脚步,加大力度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并结合各地不同的特色进行改进。同时,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投资,及时引进先进的管理体系,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3.4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

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可以从根源上提高并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与农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为此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介,向农产品生产者宣传相关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进展。同时,有关部门要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首先,需要对各个农村地区的具体基础设施情况进行调研,并拨付专项资金用来架设信息网络,并安装足以满足电商需求的计算机设备,确保网络的稳定,为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创造一定的外部环境[3]。除此之外,还要对农民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让农民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技术来获取市场上的信息,从而改进自身的生产方式,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有关部门还应当帮助当地农民建立一定的电商体系,帮助农民更好地通过电商来销售农产品。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在新时期,社会不断进步,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脚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了出来。为了让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