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 莉 李孝英 王珊珊
1.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2488;2.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1756
随着21 世纪中医的跨文化和跨地域传播,世界上出现了重新认识中医、倡导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潮流。但由于历史原因,在社会、心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中医药的文化安全形势依然严峻[1-2],如国内中医西医化、中药西药化等现象的广泛存在造成了中医话语体系的屈从;国际上韩国“中医申遗”、日本“中医药专利注册”等体现了他国对中医药文化遗产和文化主权的争夺。中医药文化安全是国家非传统文化安全的重要组成,事关“文化强国”建设[3],关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光大。但是在非传统文化安全领域,关于中医药文化安全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作为国家文化安全维护整体链条上的一环,中医药的文化安全保障亟待重视。基于此,本文阐述中医药文化安全的现实境遇,并借鉴文化生态学理论,提出相应保障策略,旨在为其文化安全维护提供参考,促进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安全是当今世界非传统安全观下的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类别。所谓文化安全,一般是指文化主体所在文化体系的生存和发展免于威胁或危险的状态[4]。中医药文化安全属于文化安全领域的子门类。为研究需要,本文在上述文化安全界定的基础之上,将其定义为中医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体系(含中医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评判标准等)和文化特性的生存与发展不受主客观生态环境因素威胁的状态。
当前,中医药领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程度普遍较高,整体呈积极、理性态势,但仍面临中医药文化自觉不足的挑战。笔者于2019 年8 月至2020 年8 月对123 名中医药专业和行业人士进行了中医药文化安全认知的问卷调查(该问卷调查是2019 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师生社会实践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视域下北京中医药文化安全现状及其保护机制”实施的部分内容)。结果显示,面对西方医学的威胁、中医药知识产权的流失等日益严峻的中医药文化安全形势,表示“会经常了解中医药文化深层内核”的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1.71%,表示“对中医药文化资源的知识产权是否存在受损状况”这一问题完全不了解的高达56.91%。此外,在对中医药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等文化安全现状了解和认知程度的总体评价方面,被调查者的平均值仅为66.98 分(满分100 分)。作为维护中医药文化安全和实现其文化传承发展的中坚力量尚如此,更不必说普通民众。
我国的文化产业基础偏薄弱,使中医药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中医学未能充分吸收近代科学的成果而始终保持着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复方中药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等现代研究一直没有突破等现实问题,使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受到一定制约[1]。其次,中医药技术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不够,不少中药企业重市场轻保护,也影响了我国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5]。再次,中药材质量参次不齐,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传统中药炮制技术逐渐失传,中药炮制加工工艺不严格,影响了药物疗效和临床用药安全等[6]。因此,现代中医药的产业创新体系并不完善,产业规模较小。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越来越重视,但中医药发展环境的变化要求适时革新其文化管理体制。2019 年8 月至10 月,笔者对北京和四川中医药文化、教育、研发、产业、临床等部门的9 位中高层领导进行了关于中医药文化管理体制现状的重点访谈。上述访谈对象一致认为,现行中医药管理体制在文化安全管理组织、法律体系、专门人才培养等方面仍存在职能缺位、法律体系不完善、专门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有学者提出,当前中医药文化安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还是如何唤醒相关部门的文化安全意识以颁布安全相关举措,而目前国家出台的中医药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中,对于如何维护中医药文化安全还是一个战略设计上的空白,尚未制订相关的战略措施[1]。
文化生态学由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于20 世纪50 年代中期提出,重在探讨文化与其所处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应从人、自然、社会等各种生态系统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生态,即文化产生、发展和变迁的规律[7-8]。也就是说,文化生态受制于特定具体环境,包括心理、自然、人文等因素。与此同时,文化生态也对上述环境因素发挥反向作用。文化生态学有助于在实践层面促进文化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对于探讨全球化浪潮下中医药文化安全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从文化生态学视角来看,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等安全状态有赖于其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前者主要表现为文化主体的情感、意识等,后者主要表现为社会中的自然、人文等因素。
基于此,笔者拟从个体、社会、行业和政府等多元主体层面提出我国中医药文化安全保障策略,以提升其安全势能,见图1。
图1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中医药文化安全保障策略
3.2.1 个体层面:深化中医药文化安全认知 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属于对文化安全势能产生影响的心理环境因素。提升中医药文化安全认知深度是实现其安全维护的思想基础。在个体层面上,一方面,中医药专业和行业人士应从深层关注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哲学诠释[9],并做到谙熟自身发展的根基。中医药所具有的“天人合一的生命理念,象思维的认知思维,道法自然的治疗调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理论优势,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优势,防患于未然的养生优势”[10],成就了其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可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临床、产业等相关专业领域开展中医药整体文化安全教育[11-15]、组织中医药文化安全相关议题研讨会等活动。上述人士只有主动学习中医药深层文化内涵,才会逐步促进中医临床技术体系占据科学及技术的高平台[16],从而在实践层面消解中医药文化安全隐忧。另一方面,中医药文化安全意识还需从民众的心理认知层面予以强化。如何利用融媒体优势针对群众开展报、刊、网、展全方位文化安全主题宣传教育,定期举办知识宣讲服务进基层活动,将中药文化安全自觉作为全民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此外,还应在我国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通过督导中医药文化进校园[17-18]、进课堂[19]、进教材,使青少年尽早树立中医药文化安全意识。通过为上述文化主体塑造积极的心理环境,可使其自觉提升,深化认知。
3.2.2 社会层面:聚焦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 中医药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提升其安全势能的有力抓手。国家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将中医药文化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在社会层面上,要充分利用中医药“绿色生态、产业链长、消费作用明显等”[21]优势,挖掘其经济价值,如可利用人们文化观念的更替变化,聚焦中医药大健康产业[22-23],使中医药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加强培养研究型中医药精英人才、真正具有中医思维的产业化特色人才,为其提供优质科研平台,通过中西医互学互鉴,使中医药及其研究与时俱进。其次,药企可市场竞争与知识产权保护并重,一方面可生产中药剂型改良型新药,或对现有中成药二次开发生产中药创新药[5],并提高中成药智能化、现代化制备能力[24],以特色新药及其临床疗效与市场份额,使产品更具竞争力;同时在另一方面对创新药或特效药配方申请专利,“可借鉴日本汉方药的做法,以基础性发明专利为中心,探索改进后的实用外围专利,形成专利网”[5]。再次,在道地中药材提升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建立健全中药材原产地认证保护制度、全国道地中药材收储制度、中国特色中医药标准体系等[25-26],注重中药传统炮制技术的传承与新加工技术的研发。
3.2.3 行业层面:发挥和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 作为中医药的生命之源,临床疗效是其文化安全势能的重要根基。在行业层面,应重视发挥和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除上述中药材因素的影响外,当前中医执业医师比例持续减少,专业人才缺乏;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医院的中医特色服务趋于萎缩[6]等一系列问题也需着手解决。2021 年1 月22 日,国家提出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针对专业人才总量不足这一问题决定布局百个左右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加强师承教育等[25],此举将促进未来中医执业医师比例的稳步增长。此外,一方面为发挥其临床疗效,可将中医优势病种诊疗率、临床中医治疗率、中医病种诊断准确率等介入中医医院临床常见病种的诊疗考核及绩效工作管理,并对社区医院增加中医技术技能支援工作。另一方面为提高其临床疗效,应合理配置、应用、更新中医诊疗设备,积极采用非药物中医特色优势治疗方法,针对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开展“西学中”培训,鼓励其提升中医药学历教育,并配套激励机制带动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守正创新。
3.2.4 政府层面:建设中医药文化安全制度 中医药文化安全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是其安全势能的重要保障。在政府层面上,有必要借鉴他国医学文化安全管理的有效经验,着力建设中医药文化安全相关管理机制,并构建中医药文化安全战略[1]。首先,文化管理组织可加强同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建立中医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预警机制,强化政府中医药文化危机管理,如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顶层设计,以从政策和法律保护对象的层面有效保障中医药文化安全,增强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其次,文化管理组织还应健全自身结构与职能,完善中医药文化安全管理相关法律体系,更好地履行管理职责,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服务。再次,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在中医药院校就中医药文化安全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方向进行专门化人才培养,也是从国家统筹规划层面构建中医药文化安全战略的重要一环。国家方方面面的政策保障可为其安全维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7],提升整体安全势能。
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也是中国给世界的珍贵礼物。全球化背景下,个体、社会、行业和政府等多元主体应相互协同,合力维护中医药文化安全,共促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仅是从文化生态学视域出发的一次尝试和探索,学界对中医药文化安全维护还应进行更全面、系统的研究,为国家文化资源安全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