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台儿庄区经济社会调查中心,山东 枣庄 277400)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基层统计工作是数据采集的源头,是统计大厦的根基,是全部统计工作的基础。从我国政府统计机构60多年的发展来看,最基本、最宝贵的一条经验就是抓基层、打基础。夯实统计基础工作,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有效途径。
台儿庄区位于山东最南部,总人口34万人,辖1个街道办事处,5个镇。2019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14.6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家,全年服务业增加值49.1亿元,服务业比重全市第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9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80元。多年来,台儿庄区先后制定和出台了《农村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标准》《加强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将全区6个乡镇统计站由单一农业统计职能在全市率先转变为综合性统计站,明确了统计分管领导,业务人员由原来1人增加到4~6人;配备了统计专用计算机,且接入统计系统内网;建立健全各项统计工作制度,接受统计部门的业务指导、数据查询和执法检查;按照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及时报送统计资料,严格遵循报表程序,设立完整规范的统计台账;及时开展本辖区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更新工作。
我国的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提出了切实加强统计保障能力、提升与新时代统计相适应的统计能力建设、健全对各级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的管理、构建防范统计数据造假的质量体系、加大统计执法和处罚力度、进一步加强统计法律法规宣传的要求,是各级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之基,主要在乡镇、社区、企业,他们是一线调查员,处于统计调查工作的前沿阵地,是统计调查数据的源头,更是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第一道“关卡”。没有完善的统计调查体系和调查网络,没有能胜任统计工作的基层统计调查人员,这些工作的完成就无从谈起,更不要说统计数据质量。只有基层源头数据真实可靠了,上层才能汇总出真实准确的统计调查数据,才能为科学决策提供详实准确的参考依据,因此必须加强基层一线数据质量建设。
1.政府统计向乡级延伸,完善乡镇统计网络,并拓展到社区
整合乡镇、街道统计,完善社区统计,把县级以下政府统计统一按照行政区划整合设置为社区统计,由县级政府统计机构直接管理。打通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政府统计管理与源头数据质量监控的“无缝对接”,确立社区统计应有的法律地位,依法保障县以下政府统计调查工作的独立性和政府统计组织体系的完整性。实践证明,基层社区是历次大型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主力军,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例,台儿庄区共选聘1500多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其中社区工作者占30%以上,社区统计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发挥好社区统计在政府统计组织体系中的源头监控作用,对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将起到关键作用。
2.严把企业入库关,从入库纳统开始,健全企业统计体系
严把企业入库关是进一步提高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条件。一是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对达不到准入门槛的申报企业一票否决。局内各专业严格按照分工和工作流程申报和审核新增企业材料,企业、乡镇统计负责人分别填写承诺书并盖章,保证源头质量把控,责任到人。审核登记表、营业执照(证书)、企业纳税申报表及利润表等材料,与工商、国税等部门联动协作,召开申报材料互审会,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不予申报。二是明确统计人员。对申报拟入库企业,区统计局逐一现场检查核实,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及企业(项目)规模,确定最终上报单位,防止“带病入库”。
3.内外结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基层统计调查队伍
一要加强基层统计人才培育。为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2018年,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基层统计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办法》,通过层层选拔,第一批共培育基层统计人才180多名,对选拔出的基层统计人才,每年享受政府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二要加强体制外调查人员和辅助调查员的管理。体制外调查人员和辅助调查员也是现阶段乃至长期存在的不可或缺的辅助调查力量。县级统计局、调查队要将辅助调查队伍建设与在职在编干部队伍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管理、同建设,将辅助调查力量打造成一支信念、政治、能力、责任、作风过硬的新型队伍。积极探索统计调查的网格管理机制,以“区域为网、样本为格”,整合“人财物事”,配齐配强网格管理员,打造一支最前沿的统计调查“侦察兵”队伍。三要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基层统计力量不足问题。在大型普查活动中,采用从基层组织选调与从社会招聘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弥补普查员数量不足的问题,更能让各级统计部门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普查方案设计、质量控制和数据分析上。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浙江钱塘新区、湖北武汉江岸区等地就通过服务外包的方式,把人口普查各阶段的工作进行分解外包,取得良好成效。各级统计部门在政府购买服务、选聘用人、考核评比、激励保障、劳动报酬等方面要创新工作机制,管出水平、管出成效。
1.规范的管理制度
一是县级统计局统一制定基层统计站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出台《乡镇统计规范化建设标准》,指导各乡镇健全统计站和统计员工作制度,明确统计人员岗位职责和行为规范,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管理,从制度层面保障基层统计工作运行。二是督促指导乡镇规范统计工作开展。加强基层统计资料归档保存工作,包括纸介质、各种电子或磁介质统计报表、统计台账和统计资料,确保数出有据、真实可信。完善原始资料报送工作,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各项统计管理制度,切实做到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指标要与财务账相符,做到数来有源,数出有据,真实可靠。
2.科学的调查制度
一是清理规范报表明确内容。各县级统计局依法组织乡镇及县直各部门规范和清理自行下发的各类统计报表,备注上报时间、目的、报表要求等相关事宜,并严格按流程做好各类报表的备案审批、清理合并,从而规范统计报表管理,保证数出一门,减轻基层工作人员负担。二是建立业务规范机制,研究制定专业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建立“谁调查谁负责”“谁统计谁负责”的工作机制;三是积极探索统计调查制度方法,创新统计调查工作新理念,从技术手段,组织方式等方面求突破,保证基层统计调查渠道畅通,调查工作开展顺利。
3.有效的评价机制
一是建立统计干部评价机制,以工作能力、工作成绩、工作质量、工作作风作为评价使用干部的主要标准,建立科学、规范、公正、合理的统计调查人才培养和成长机制;二是建立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细化、量化以德、能、勤、绩、廉为主要内容的定性、定量考核标准,加大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力度,在系统内营造干事创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制度约束机制,通过专业考核等方式,对连续两年排名靠后的基层统计站或统计人员进行约谈,并由县级统计局派人督导,这样既鞭策后进,又促进全区统计工作整体水平提升。
加强统计法制宣传,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结合政府网站、微信、社交平台等新媒体,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营造起依法统计、诚信统计的良好社会氛围。可以举办“统计法制宣传月”活动,制作“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宣传展板,宣传“七五”统计普法成果,向公众展示严重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典型案例,让全社会了解统计法,深切感受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严重危害性。
要强化对统计调查的法治监督。一方面是加强统计内部的监管。对统计调查数据采集、汇总进行严格的监管,对一线调查员上报的数据实行质量问责制,从而达到心中有法、思之敬畏的善治格局。另一方面是完善外部公众监管,公开统计违法举报方式,让群众和统计调查样本有权力监督统计调查工作实施情况,监督统计调查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是否有不恰当的行为,发现篡改、授意虚报数据等问题,要严肃处理。
要持续推进统计执法队伍的优化建设,扩充统计执法力量,加大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一旦发现统计违法行为,必须第一时间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落实严肃处理。还应当结合各地现实情况,设立统计违法举报电话、信箱,搭建起统计造假的防范惩治机制,体现出对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行为的保护,维护统计监督权职的独立性与全面性。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既是统计调查的第一线,又是统计服务的前沿。统计部门在收集和整理数据后,要通过统计分析为政府的决策服务。因此不管是上级统计部门还是乡镇政府部门都要积极地完善基层统计部门的服务质量,主动帮助基层部门做好统计工作。同时,基层统计部门也要做好统计资料的整理和归纳,保证数据服务的质量。基层统计也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本乡镇、本企业实际情况搭建起统计分析系统,使用信息化的方式完成统计数据的采集、汇总与分析,为当地经济发展,为企业生产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综上所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统计数据发挥着极高的影响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的必然选择。通过构建完善的基层统计组织体系,建立科学的统计管理制度,形成依法统计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对统计基层基础的夯实,提升了统计数据的质量,推动了数据统计工作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