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百折不挠,初心不改,始终如一。
百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三农”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实现了翻身解放、解决温饱、摆脱贫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提供了有力支撑。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国用占不到世界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18%人口的吃饭问题。从1949年到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由2263.6亿斤跃升到13390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由209公斤增至474公斤。粮棉油、肉蛋奶、菜果茶和水产品等总产量稳居世界前列,老百姓的米袋子更加充实,菜篮子更加丰富。
——农业现代化取得长足进步。我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有效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39亿亩增至2019年的10.3亿亩。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利用率明显提升,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6%,农膜回收率超过80%。
——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乡村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建制村道路硬化率达100%,而且全部通电、通光纤和4G网络。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巨大改善,2020年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5%,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全国90%以上的行政村。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
——农民生活实现质的飞跃。1949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3.8元,2020年达到17131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949年的116元增加到2020年的13713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54年的68.6%降到32.7%。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人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77岁。
——城乡关系发生重大转变。1949年,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2.6%,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改革开放以来,工农城乡关系不断调整,实现了由“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转变。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城乡差距不断缩小。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
民以食为天,农以地为本。“三农”工作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与党领导人民长期进行的农田建设以及在保障土地数量和质量上的不懈努力密切相关。
专业人士表示,新中国农田建设的历程大致可分为:1949-1957年农田水利恢复建设时期,1958-1961年农田建设“大干快上”时期,1962-1977年农田建设调整时期,1978-2007年农田建设“数量”为主时期,2008-2017年农田建设“数量、质量”并重时期,2018年至今农田建设“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推进时期等六个阶段。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耕地面积为19.17亿亩。1986年《土地管理法》实施,提出要“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标志着我国农田建设管理与保护工作进入法治轨道。2009年,启动首批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2012年国务院批准《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2013年《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8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2021年9月,国务院批复《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明确到2030 年建成 12 亿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 2.8 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 1.2 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日前,由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京联合召开的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推进会议强调,要把改地、改路、宜机作为农田建设的重要方向,推进种植模式、作物品种宜机化。得益于农田质量的有效提升,得益于农机作业条件的不断改善,可以预见,中国的“粮袋子”将更加充足,中国人的饭碗将端得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