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 常志强
安徽省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气候资源与水稻生产匹配度好,是我国水稻优势产区之一。安徽省水稻栽培遍及全境,以淮河以南长江两岸为主要产区。安徽水稻品种类型丰富,籼稻、粳稻和糯稻齐全,杂交组合和常规稻兼有,熟期上涵盖早稻、中稻、晚稻,以中稻为主体。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等地区,雨热同季,无霜期长,非常适宜早稻的生产,多数是以发展肥-稻-稻或油-稻-稻模式为主,此外部分被再生稻(水稻一种两收模式)等技术模式所占据,其生产区域重点集中在宿望、桐庐枞贵、巢芜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2019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3763.56万亩,其中早稻面积达246.87万亩,占比达到6.56%。2020年安徽省为恢复双季稻生产,充分利用产粮奖励和稻谷补贴、社会化服务、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等项目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共整合了2145万元资金用于恢复早稻生产,引导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扩大早稻面积。为进一步了解各地早稻生产恢复情况及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情况,笔者进行了相关技术调研,以实地走访和电话访问的形式对合肥、滁州、芜湖等地早稻生产机械化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研发现:近年来,早稻种植机械化发展进入快车道,装备数量快速提升,作业面积快速恢复,再生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水稻机械化种植模式呈多元化发展,并逐步趋向轻简化。现阶段种植上处于以机插秧、机直播为主,人工插秧和撒播方式为辅的状态,同时水稻生产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
近些年由于农村劳动力持续流出和种粮比较效益低的因素,导致全省许多地方双季稻种植面积一度大幅度下降,很多种粮大户都改成一稻一麦或只种一季稻的种植模式。早稻生长期短,病虫害发生少,上市相对较早,更重要的是双季稻可以稳面积、提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发文要求,全省双季稻区要千方百计稳定发展早稻生产,确保全省早稻播种面积和产量不低于上一年水平。具体要求是全省双季稻主产区稳定早稻种植面积在250万亩左右,力争发展再生稻40万亩。2020年在农业政策和农机购机补贴等惠民政策的激励下,早稻面积得到恢复性增长。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早稻种植面积达到246.87万亩,总产达到101万吨,平均亩产409.12kg,比中稻和一季晚稻亩产低33kg,比双晚稻高66kg。而2020年早稻种植意向达250.3万亩,比去年增加6.4万亩。同时再生稻以其一种两收的“三高、三好、三省”的独特优势,即投入产出率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水稻产量好、品质好、市场前景好,省工、省种、省肥等特点,种植意向更是突破40万亩。2020年,芜湖县进一步加大再生稻绿色高质机械化技术推广力度,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再生稻机插集中育秧面积约6万平方米,参与规模种植大户166户,预计可完成再生稻模式机插面积约1.8万亩,较2019年面积增加20%。
据了解,今年农户种植积极性之所以提高,一方面是因为国家鼓励扩大早稻面积,地方政府配套出台了奖补政策,另一方面是因为早稻用药用肥成本较低,稻谷市场价提高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为121元/百斤,较上年增加1元/百斤),经济效益较高。同时安徽省之所以能快速稳定恢复早稻生产,得益于前些年机插育秧工厂的建设和双季稻机插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技术推广。这是恢复生产的软条件,硬条件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广代耕、代育、代栽、代管和代收等生产服务方式,解决了劳力短缺的实际困难;大力开展统播、统育、统种、统管、统收、统售,提高早稻生产组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完善的机具装备和技术配套为早稻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芜湖市为例,全市早稻生产面积达到45万亩,比去年增加6万亩。为加快早稻生产,全市投入水稻育秧工厂160座;水稻育秧成套设备375台套、各类插秧机1435台、植保无人飞机85架、喷杆式机动喷雾机1639台、联合收割机5023台,这些装备为保障芜湖市早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机具支撑。
“苗好一半谷,秧好半熟稻。”育秧是实现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关键环节。2020年全省各级农机推广部门充分发挥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大力实施早稻集中育秧,大力推广药剂浸种、壮秧剂拌土、基质代替营养土、机械流水线播种、室内暗化立苗、硬地摆盘炼苗、编织布(蛇皮袋布、无纺布、农膜等)覆盖、微喷灌控水等智能化、标准化、高效化集中育秧技术,扩大壮秧剂、基质、秧盘、无纺布、安全高效生化调节剂等新型配套集中育秧物化产品应用,提高秧苗素质和育秧效率。尤其是在技术要求最高的早稻育秧阶段取得了长足进步,育秧方式由最初的双膜育秧、软盘育秧向硬盘育秧、条型育秧发展,组织方式也从一家一户的分散育秧向集中育秧、工厂化育秧发展,趋向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据调查,今年安徽省早稻秧苗长势普遍较好。各地反映,早稻播种以来,天气晴雨相间,温度稳步回升,没有出现明显低温,利于早稻育秧,未出现烂种烂秧现象,秧苗长势较好。在走访含山县富农农机专业合作社、驿路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南陵县小正水稻种植家庭农场、芜湖县明荣家庭农场、豪睿标准化育秧工厂时,实地调查了解到各地早稻目前秧苗普遍在2叶1心至3叶1心期,秧苗素质普遍较高,属正常偏好年份。在南陵县小正水稻种植家庭农场,农场主叶小正说:“目前用于栽插的200亩再生稻秧苗长势喜人,再过几天就可以下田栽插。”同时了解到全省播栽期比去年提前,最早播种期在3月20日左右,软盘育秧(含工厂化育秧)及湿润育秧多数集中在3月底至4月初完成播种;直播早稻播种时间在4月8日至12日;移(抛)栽期集中在4月下旬,5月初完成移栽。播栽期总体比去年提前3天左右。
早稻种植机械化方式多元化趋势明显:机插秧、机直播、机抛秧、机摆秧、机飞播并举,栽培方式趋向轻简化。在庐江、南陵、枞阳等6个主产县133.9万亩早稻生产区中,早稻育秧栽插47.1万亩左右,占35%左右。其中移栽32.3万亩,抛栽4.1万亩,机插秧10.7万亩;撒直播86.8万亩,占65%左右。受育秧成本较高及劳动力紧张等因素影响,早稻轻简化栽培方式趋势明显,抛栽、机插秧和撒直播三种种植方式占总面积76%。为保障早稻生产,各地农机推广部门围绕早稻育秧关键环节和种植薄弱环节,多措并举,推广应用机插秧、机直播、机抛秧等多种机械化种植技术,紧抓栽植机械检修和维护保养,同时积极探索飞播等新技术,为早稻生产保驾护航。在三山区举行了水稻有序抛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活动,重点推介了水稻有序抛秧机械产品。这种抛秧技术最高工作效率可达每小时15亩,工作效率是传统8行插秧机的1.5倍以上,是人工抛秧的10倍以上,不仅减少30%左右的种子用量,还能提高产量10%~15%。在南陵县袁禾农业生产合作社,早稻播种用上了植保无人机。该机型一次能携带20斤稻种,8分钟内完成3亩稻田的播撒作业。植保无人机一小时能完成人工一天的播撒量,不仅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而且稻种着床分布均匀,后期早稻生长中透风、透光性更好。多元化的种植方式为各地提供可供选择的最佳技术模式的探索路径,大大节约了各地试验示范的时间周期。
调研发现,当前早稻生产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劳动力 “老龄化”、“妇女化”加剧,“谁来种田”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基层技术推广力量不足,公共服务能力不强,专业合作社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短缺,结构性矛盾加剧,设施、设备不足,不能满足早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示范、培训、推广需要。三是经营规模小,基础设施差,机械化作业优势难以发挥,机耕路和配套水利设施建设与早稻机械化生产需求不匹配。四是机械装备与配件的需求和服务与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矛盾,最直接的就是生产机械售后服务与维修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五是育秧迫切需要标准化技术和专业化的基质。多元化早稻机械化种植方式导致早稻育秧的形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和改良。既有一家一户的分散育秧,又有合作社的集中育秧或区域育秧中心育秧。既有大田育秧,又有房前屋后的旱育秧或工厂化育秧;既有营养土育秧。又有基质育或基质混合营养土育秧;育秧形式的多种多样导致关键环节技术难突破。目前安徽省正在使用的基质达到数十种,质量参差不齐,在集中育秧快速发展且取土越来越难的情况下,采用基质进行育秧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由于缺乏统一的基质制作标准,导致基质市场鱼龙混杂,部分质量较差的基质容易产生弱苗,导致秧苗质量差甚至死亡的案例也有发生。六是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早稻种植品种杂、技术难统一,农机农艺没有充分融合,问题集中表现在装备与水稻品种之间、装备与耕作制度之间、装备与水稻栽培技术之间、农机单一性与农艺多样性之间,成为早稻生产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的短板。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一是加强早稻种植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方式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选用先进适用可靠的新技术新装备,探索适宜的早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制定再生稻一种两收机械化作业技术标准。二是整合基层农机推广技术力量,成立早稻生产省市县三级专家组,培育专业化技术人才,建立一主多元的技术推广模式。三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调动新型经营主体种植积极性,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作业优势。四是完善机械供给和售后服务机制,搭建事企联合平台,充分调研农户需求,及时发布市场信息。五是加强育秧技术研究,破解育秧基质和技术难题,引进先进的育秧设备,探索适宜安徽省的标准化集约化规格化育秧模式。六是加强全程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创新农机农艺农信融合机制,针对早稻生产薄弱环节进行试验探索,总结形成一批可推广、能复制的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工艺流程、机具配置方案、技术操作规程及模式,实现人机艺三位一体,补齐早稻生产的农机农艺融合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