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生
(泾川县农业农村局农业项目服务中心,甘肃平凉 744399)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党和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改良土壤肥力,是提高耕地生产力、提高粮食产量与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举措。所以,研究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措施及土壤改良培肥技术要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海拔890~2 857 m,境内属于陇东温和半湿润农业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9.5 ℃,日照时数1 981 h,年降水量476.5 mm,无霜期163 d。平凉市土地广阔,地形地貌复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土壤类型多样,以山地为主。结合平凉市实际情况,高标准农田建设措施及内容如下。
现代农业发展中,政府部门要重视对耕地环境的有效保护及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1)为缓解当前平凉市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耕地环境保护工作,农业生产中应尽可能减少化学药剂、肥料的使用量,推广应用农家有机肥和农作物秸秆,构建协调的农业生态系统,并重视对农业生产布局的规划,确保耕地休耕工作的稳步有序进行。平凉市可先进行小面积的试休耕,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扩大休耕面积,尤其是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耕地应优先休耕[1]。2)重视平凉市农村田间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工作,如灌溉排水设施、田间道路设施及农田整治等,将农村水利、电力等设施的建设与养护工作落到实处,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工程,在建设期间积极做好管理维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平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相关部门应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明确建设内容、流程,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与保障。2)企业要明确相应的管护主体,签订管理维护合同,进而对管理责任和任务予以明确,并成立专门的管理队伍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导、管理工作,实现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控制。3)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主管单位应落实监管工作,定期检查建成项目,如发现存在管护不认真等问题,应及时予以整改。高标准农田建设复杂性强、管护成本高,政府部门应积极牵头成立管理维护基金,结合管护需求,每年从农田生产经营收益中收取适量基金用于管理和维护,并设置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严格监管各项资金的使用,避免出现资金挪用、贪污腐败等现象,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管理维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撑[2]。
为促进平凉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加快推动农村土地改革工作的开展,盘活利用农村存量土地资源,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1)农村土地改革应融合多种方式进行,对农村农田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并联合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多种方式,为农村土地改革工作助力,在维护农民群众利用的同时,促进农村土地利用率的提升。2)农村土地改革工作的开展,应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禁止将耕地用途改变,积极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而降低田埂系数及田块破碎化程度,加快构建集中连片农田,助推农业规模化发展,将耕地撂荒等问题有效解决。3)相关部门要重视对农村闲置建设用地的盘活,按照一定的比例转换闲置的宅基地、建设用地等资源,进而实现宅基地重组,促进平凉市农村土地利用率的提升,推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3]。
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先进农业技术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是影响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为达到理想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效果,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1)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有效、企业参与”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政府部门充分发挥自身带头作用,增加农业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将金融资金、社会资金逐渐转入到农业科技创新中。2)积极做好对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优化工作,缩小资源、经济方面的差距,均衡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结合平凉市现代农业发展及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科学合理地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并加强和其他区域之间的科技合作与创新。3)加快构建健全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定期进行学习培训,不断完善自身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落实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切实提高农业经济主体的科技创新动力,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4]。
土壤改良培肥工作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区域内农田土壤特点,有针对性、有侧重点、有主次地展开土壤改良培肥工作。以平凉市为例,可采用以下5项技术。
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土壤改良培肥,主要是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利用生物固氮作用增加土壤氮元素。在生物土壤改良培肥时,可通过种植豆科作物、绿肥牧草、秸秆还田、施加松土促根剂及农家有机肥等多种方式实现。采用生物措施进行土壤改良堆肥,能够有效增加土壤氮元素、有机质等多项营养物质含量,消除盐碱物质,同时具备固土保水的作用。
利用化学技术进行土壤改良培肥,主要是利用化学肥料、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肥力,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需求。农业生产中,化肥施加水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质量的重要因素。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法测定土壤各元素含量,然后进行合理化的施肥,有助于平衡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为农业生产营造适宜的土壤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应用化学技术进行土壤改良培肥时,应控制好化肥使用量,保证其经济性、有效性,同时要科学合理地配比氮磷钾等各元素。此外,要重视对有机肥的使用,确保将有机培肥与无机培肥相结合,取长补短,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对于多种营养元素的需求[5]。
采用物力技术进行土壤改良培肥,主要是通过整地翻地、灌溉排水、农田建设等方式实现对土壤结构及肥力条件的改善,充分协调耕层土壤水分、空气和养分三者之间的矛盾,确保农田作物良好生长发育。
土壤改良培肥时,应重视对农田防护体系的构建,营造农田防护林带,加快实施保护性耕作,保护性种植,促进基本农田建设,进而对农田生态环境予以改善,有效维护农田地力。
土壤改良培肥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重视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的方式,充分结合农作物的需肥量、规律,肥料效应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合理地应用农家有机肥,并严格控制好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施加量及配比,确保施肥时间和方法科学。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应积极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宣传指导工作,掌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点,充分发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优势,实现对农作物需肥和土壤供肥两者之间矛盾的有效调节。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时,应结合农作物长势、土壤墒情施肥,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确保肥料均衡、合理供应,充分满足农作物在不同阶段对肥料的需求,切实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施肥成本,提升农作物产量与品质,最终达到节支增收的目的。
土地整治是“三农”工作的关键内容,为满足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要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平凉市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与措施,并将土壤改良培肥工作落实到位,提高土壤质量与生产力,提升农产品质量与产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实现农业高效化、安全化、节约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