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飞
(盘锦市气象局,辽宁盘锦 124010)
基层气象部门在实际的探索发展中,已经逐步建立了综合观测系统,观测业务涉及多种,且分布合理科学,可以确保气象部门的气象观测业务合理展开,气象保障水平也日益提高。然而,在生态坏境日益恶劣的情况下,生态农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而诸多影响因素中,最为明显的因素是气象因素,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气象保障建设,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气象保障对生态农业农作物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明显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各种气象信息,为农业生产活动的落实提供保障。气象部门要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信息,在不同气象环境下,不同品种的农作物受到气象的影响不同,如温度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颇大,在控制好温度的情况下,可以保证作物的最佳生长积温,从而满足作物的生长。根据积温的不同,可以分为亚热带、热带、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白天阳光适合的情况下,作物生长所需养分适宜,夜间温度降低后,作物养分积累根据其呼吸作用增加,气象保障部门可以结合不同区域的特点我农业生产提供光照信息,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的精准性[1]。农业生产中也会需要大量水分,很多地区依靠的是雨水,气象保障部门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雨水信息,从而促使农业作物获取所需要的水分,以促进生产。我国涉及气象保障的产业不仅有种植产业,而且还有畜牧业,畜牧业可以根据畜牧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并实现精准畜牧养殖。在空间领域内,水分和光热结合程度越高,作物的生长质量也会越高,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内产生的水分和热度的差异不同,要开展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因此气象保障也会根据不同区域农业生产条件提供针对性的气象信息,从而促进农业的生产。
气象保障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气象保障会影响到农业的生产结构,气象保障通过了解不同区域的气候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和信息,实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可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实效。2)气象保障会影响到农业生产质量和产量,当气候不同时,温度和水分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极大,作物质量难以保障。气象保障可以为人们提供气象信息,继而针对性地解决温度或者水分失衡的问题,从而促进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3)气象保障可以提前预知自然灾害,促进生态农业生产,并起到保护农业生产环境的效果。当出现自然灾害时,对农业可能会造成毁灭性的损害,从而降低农业生产质量。气象保障通过规范性的服务,可以提前落实农业生产保护措施,从而降低农业损失。此外,农作物周围环境会紧随着气候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气象保障可以获取到精准的气象信息,促进农业生产,构建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农业生产过程中,气象对生产活动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的构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可以加大农业生态建设期间的气象监测力度,也可以加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的气象数据。在农业生态建设方面可以进一步扩大森林种植面积,从而缓解环境问题,实现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扩大林业面积可以优化环境,也可以减少气象灾害,如减少风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而促进生态的稳定和谐发展,同时要加大研究生物气象生态学,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的数据。气象保障方面,可以强化基层气象部门在农业观测业务体系方面的建设,加强农业气象监测力度,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业务平台,对现有的农业气象监测平台进行优化和完善,结合气象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信息技术制定观测业务平台的规划设计,然后根据气象监测的实际要求建立一套集农业气象监测、农业气象测量、农业数据统计、农业数据分析的气象监测平台,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的信息[2]。针对农业气象监测平台的功能,设定好监测目标,进一步完善气象监测平台的功能,提升其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提升农业气象监测业务效果,可以针对综合观测业务平台设立业务汇总功能,通过业务汇总,可以了解不同区域的农业气象监测业务信息,从而提升农业气象监测的整体效果。
为使气象保障效果,促进生态农业的建设,可以建立区域性生态农业气象观测站,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促使各项农业生产活动更加的有序化、规范化,从而实现生态农业模式。在建设区域性生态农业气象观测站时,可以从以下3 方面入手:1)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为建立区域性生态农业气象观察站提供基本数据。我国国土辽阔,南北东西跨度大,不同区域的农业模式不同,气候也存在实质性的差异,只有实地考察,才能保证区域性生态农业气象观察站建设的合理性。因此要因地制宜,结合实地区域而定。2)区域性生态农业气象观察站的建立要和当地的农业生产相适应,气象决定农业生产,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最为明显,要促进农业生产,就要以当地的农业生产为基础,从而发挥区域性生态农业气象观察站的作用。3)区域性生态农业气象观察站的建设是以传递气象信息为主要目的,但是最终目的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信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区域性生态农业气象观察站的气象人员要熟练工作流程,规范工作,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的气象信息,并针对性地指导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和气象保障的充分融合。
农业生态气象保障工作中需要的是专业的技术人员,且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极高,但是农业生态气象保障工作中专业技术人才较少,不符合农业生态气象保障工作的要求,因此,农业生态气象保障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系统的农业知识,同时,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气象观测技能,这就对农业生态气象保障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要求更高,需要大力培养综合性的农业生态气象专业人才[3]。1)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生态气象保障工作的效率,要切合实际地培养农业生态气象专业人才,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指导工作者积累生态农业的经验,提升自身的气象技能,并高度重视气象专业知识的渗透。2)关注农业生态气象保障工作人才结构的优化,很多年轻技术人员由于自身认识不足,导致工作效率不高;一些老员工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足,最终影响了农业生态气象保障工作的质量,所以要不断为农业生态气象保障机构引入新的人才,扩大人才招聘渠道。3)可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系统性的培训,针对性的农业生态知识和气象知识的培训,提升农业生态气象保障工作者的综合素养,促进生态农业和气象保障的充分融合。4)培训工作应该和人才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才能提升农业生态气象保障工作者的综合素养,促使其为生态农业的建设贡献力量。
生态农业气象观测建设中离不开气象装备。气象装备是保障生态农业气象监测业务开展的关键,为了提升生态农业气象保障部门的气象监测水平,可以结合生态农业气象观测目标和需求,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优化气象观测方案,根据气象观测计划进行农业气象观测工作,从而全面提升气象保障工作的效率[4]。同时,在进行生态农业气象观测时,气象设备是观测气象的关键。因此,为了确保气象监测的有效性,设备人员要对观测设备进行维护和调试,确保观测设备应用的顺利,同时气象保障部门也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生态农业气象观测设备专项资金,及时引入新的生态农业气象观测设备,提升生态农业气象监测的整体效率。对气象设备的维修要加以重视,定期地检修农业气象观测设备,如果发现设备故障,要及时进行维修。此外,气象设备是由观测员进行操作的,气象观测员的综合素养也间接影响着气象观测设备的使用[5],所以要不断加强农业气象观测员的综合素养,促使观测员规范操作气象观测设备,提升气象观测员设备使用熟练度,并通过日常实践训练,促使气象观测员熟悉设备使用规则,促使观测员掌握正确的观测方法,也组织观测员集中地学习观测经验技术,为农业气象保障工作减少阻碍。
农业气象保障工作中,气象部门结合地区要求,不断引入新的农业气象监测技术、设备和人才,才能不断提升农业气象保障工作的效率,为我国农业生态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