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金银花田间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2021-12-25 14:45史兆辉梁淑宝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10期
关键词:病叶化学防治金银花

史兆辉 梁淑宝

(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通渭743300)

金银花原产于我国, 是我国的大宗出口中药材,同时也是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造林树种。 随着其在保健品、化妆品和饲料市场上所占份额的逐年提升,大规模的人工栽培成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唯一有效途径。 近年来,通渭县的金银花种植规模迅速扩大,截至目前种植面积达10 万亩,且品牌优势逐步凸显,产业链条逐步形成,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但在栽培过程中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影响了金银花的产量和品质,还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植株寿命,严重影响了其栽培效益。 为此,笔者就通渭县金银花田间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

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基于农业防治,综合运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 严禁使用氟制剂、有机氯杀虫剂等高(剧)毒、高残留、易产生药害的农药;有限制地使用辛硫磷、乐果等有机合成农药, 确保金银花产品中的残留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采取防治措施前明确病虫害的种类、危害特点和最佳防治时期;用药量和用药浓度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 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同一种农药防效再好,也不能长时间单一使用,否则会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防治效果; 安全间隔期内禁止施药;现蕾后禁止施药。

2 病害及防治措施

2.1 褐斑病

2.1.1 症状及发病规律 金银花褐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真菌引发的叶部病害, 发病初期病叶上出现黄褐色的小斑,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逐渐扩展成直径为6~20 mm 的圆斑或不规则斑块后, 叶片枯黄脱落,严重时植株死亡。 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附着在病叶上越冬, 翌年初夏产生的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 从叶片的背面侵入, 从下部叶片开始往上发病。 每年的7~9 月为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发病较多。

2.1.2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摘掉病叶, 或在休眠期修剪整枝时将病枝落叶集中到金银花地块外烧毁;强化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徒长枝,雨后及时排涝,确保植株通风透光;施加有机肥料,提高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900~1 000 倍液, 或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900 倍液。 上述药剂每隔 14 d 交替喷洒 1 次,连喷3 次。

2.2 白粉病

2.2.1 症状及发病规律 病原属真菌门子囊菌亚门, 主要为害叶片, 有时也会为害茎和花。 发病初期叶片上的病斑呈白色绒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 最初的白色绒状病斑逐渐扩大并连接成片, 最终形成白色粉斑, 导致花落叶凋, 严重时枝条干枯。 病菌以闭囊壳在金银花叶片或周围杂草的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3 月底至4 月初散出的子囊孢子随空气流和雨水传播,侵染植株叶片和嫩茎。 氮肥施用过量时发病较重。

2.2.2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合理安排种植密度,科学剪枝,确保植株通风透光良好;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枝并集中烧毁;选用抗病品种,并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性能[1]。 化学防治:轻微发病时喷施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 倍液, 发病严重时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200~1 500 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 倍液。 每隔 6 d 用药 1 次,连用 3~4 次。

2.3 炭疽病

2.3.1 症状及发病规律 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呈褐色、近圆形,可自行破裂,在潮湿环境下大量分生孢子聚集呈橙红色点状粘性物。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后,翌年温度适宜时分生孢子开始侵染植株,相同的温度条件下, 湿度越大发病越严重。 每年的3~4 月和 9~10 月为发病高峰期。

2.3.2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主要是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灌溉、施肥,注意防风防冻; 清除残枝病叶, 并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病菌。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施 1∶1∶(100~150)波尔多液,或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 倍液,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 倍液。 每隔 6 d 用药 1 次,连用 2~3 次。

2.4 根腐病

2.4.1 症状及发病规律 主要为害根茎部位, 发病初期病根中下部可见黄褐色锈斑, 随后病斑从下向上蔓延, 最后导致根部干枯腐烂, 全株叶片枯黄脱落,严重时植株枯死。 病菌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翌年4~6 月侵入植株根颈部或根部伤口, 并随雨水或灌溉水传播。

2.4.2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雨季及时排水,降低土壤含水量;及时拔除病株,并对坑土用5%的石灰水进行消毒; 勤剪枝, 为植株提供良好的通风透光环境;中耕除草时避免锄伤根系[2]。 化学防治:轻微发病时,喷施 2%农抗 120~150 g/kg,或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 每隔 14 d 喷 1 次, 连喷2~4 次。发病较重时用敌磺钠可湿性粉剂100~200 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 倍液灌根。

3 虫害及防治措施

3.1 蚜虫

蚜虫繁殖快、发生代数多,主要为害金银花的嫩叶和幼蕾, 会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 降低产量和品质。 花蕾期遭受蚜虫危害,会导致花蕾畸形、枯焦,严重时叶片脱落, 植株不能正常开花或枯死。 农业防治:春季将枯枝病叶集中烧毁,消除越冬虫卵;合理施肥,勤剪枝,降低郁闭度,控制土壤湿度。 物理防治:主要是用黄板诱杀成虫,或用银灰色塑料薄膜避蚜。 生物防治:田间放养七星瓢虫、食蚜蝇等蚜虫天敌。 化学防治: 喷洒 40%乐果乳油1 000 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800 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 000~6 000 倍液,每隔 6~8 d 用药 1 次,连用 2~3 次。

3.2 红蜘蛛

红蜘蛛又名朱砂叶螨,全年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最为频繁,同时干旱年份的危害更加严重。 主要群集于金银花叶片的背面吐丝结网, 并吮吸叶片汁液,轻则导致叶片出现灰黄色斑点并蜷缩,重则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农业防治:及时剪除枯枝和病虫害枝,并于冬季清扫落叶枯枝。 化学防治:喷洒5%的阿维菌素乳油4 800~6 000 倍液,防效可在30 d 以上;选用20%单甲脒可湿性粉剂2 400~2 600 倍液,或73%炔螨特乳油1 800~2 000 倍液, 或5%噻螨酮乳油 1 600~2 000 倍液,每隔 9 d 交替喷洒 1 次,连喷2~4 次[3]。

3.3 棉铃虫

棉铃虫是花期的重要虫害, 主要取食花蕾和顶端的幼嫩叶片。 初龄幼虫钻入幼蕾头部,导致幼蕾脱落,大龄幼虫蛀食较大花蕾的同时,还为害嫩叶。 农业防治: 利用成虫喜欢在玉米喇叭口栖息和产卵的特点,在金银花周围种植早熟品种的玉米带,并于清晨抽打心叶,以消灭成虫。 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羽化高峰期安装高压汞灯或频振式杀虫灯,可大幅度降低落卵量。 化学防治: 选用苏云金杆菌500 倍液、 或 3%杀铃脲乳油 1 200~1 600 倍液、或50%辛硫磷乳液800~1 200 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 1 800 倍液,每隔 1 d 交替喷施 1 次,共喷 3~4 次。

4 结语

金银花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不仅与其产量和质量关系密切,还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若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则会污染生态环境。 因此,必须进行绿色防控,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方针,通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确保金银花绿色、安全生产。

猜你喜欢
病叶化学防治金银花
金银花“香溢”致富路
金银花
如何防治草莓灰霉病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夏日良药金银花
腊叶
腊叶
及早“埋葬”小麦条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