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丽
(内蒙古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的思想信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化,是使若干有关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思想意识或方式方法相互联结并构成有机整体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新时代加强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化,对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始终坚持在不断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思想遵循。民族地区高校大多地处边疆民族地区,肩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稳定和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重任。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新时代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构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
其次,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之间密切关联。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教育效果直接关乎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智育、美育、思想政治理论等学科教育辩证统一。各学科教育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而信仰教育又为其他学科提供了精神动力,因此,必须在与其他学科教育协调发展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不同层次的思想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侧重立德树人,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则侧重理论信念教育。前者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来宣传信仰,后者则是通过理论体系的研究来宣传信仰,二者对立统一。目前,在绝大多数高校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来实现。因此,探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及其体系化问题,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次系统的科学建构。
最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渠道。众所周知,世界各国大学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尽管名目不同,但其内容实质均为维护在本国意识形态领域居于指导地位的思想信念。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渠道,服务和服从于树立并坚定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目标。加强民族地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化,有助于大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科学理性看待世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曾存在的功能弱化情况,必须探索和遵循信仰教育的规律,通过加强体系化的信仰教育,结合民族地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真正发挥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功能,为民族地区培养优秀人才。
首先,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化建设适逢新的历史契机。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讲话体现了党中央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
其次,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认知纠偏。部分民族地区高校师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误解,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兴趣曾一度出现下降趋势,这与马克思主义的抽象性及其传播和教育方式的局限性不无关联。在一项针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调研中发现,参与调研的大学生表示“能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仅占4.8%,“基本认识”的也仅占46.4%,两项相加为51.2%,可见民族地区高校对“95后”甚至“00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远远不够。
最后,有利于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会自发形成,需要教育者主动引导和有效宣传教育。高校大学生只有通过大量学习和深入领会,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才可能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个人信仰。当前,教育引导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使命担当。
部分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长期以来,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学习、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倾向,而思政课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渠道,这种不重视必然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相关认知。在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调研中,当被问到“你对马克思主义有多少了解时”,66%的学生表示了解一点,24%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选择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占10%,非常了解的学生为0。可见,多数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知之不多,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急需加强相关教育引导,而部分大学生对相关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十分有限,因而难以走出“不重视-不了解-不认同”的困境,这一点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评价中也可见一斑。对“如何评价当前学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的回答,42%的学生认为有一定作用,但形式与风格陈旧,作用越来越小;32%的学生认为内容多空洞的大道理,与现实生活差距较大;20%的学生不清楚目前的教育方式;仅有6%的学生认为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可见,多数大学生对目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认可度并不高。问卷调查结果充分暴露了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态度和认知程度,这与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乃至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化的要求都相去甚远。
首先,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化尚未真正形成。如今,人们已经形成了“大思政”的普遍共识,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却并未真正实现体系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事实上,信仰教育体系化主要体现在教育过程和方式等方面,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各方面协调统一,形成信仰教育的整体协同之势,以便优化教育效果。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一个体系化的教育过程,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及对中国共产党及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各方面均不可偏废,否则容易引发部分大学生在多元价值选择环境下迷失方向。
其次,民族地区高校系统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尚不完备。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业课程教育及其他各教辅部门的整体协调,甚至还包括校园文化隐性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只有各相关部门、组织及个人协调一致,才能实现思政课信仰教育效果最优化,而这方面目前尚有欠缺,同时,部分民族地区高校在营造有利于巩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环境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最后,社会负面信息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信仰教育难以避免。信息化时代的学生不可避免受到大量负面信息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甚至超过了正面教导的影响,也严重冲击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果。目前,网络虚拟环境与大学生如影随形,各种网络信息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很多情形下,教师在课堂上无数次的说教不敌学生在社会环境中一次切身经历的影响,特别是社会不良现象或不实信息报道等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作用尤为突出,极易消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果。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肩负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重任的思政课教师,其素质直接关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部分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不高,与“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求相去尚远,难以保证思政课的立德树人教育效果,不利于民族地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不利于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化工作的推进。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业务素质等多个方面,其中尤以师德师风为重,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思政课教师执教的根基。极少数教师的信仰不坚定将直接影响思政课信仰教育成效,也背离了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的思政课教育理念。受到自身素质和能力所限,部分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都亟待提高,缺乏学习提升意识和能力,不能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网络环境是当今大学生时刻相伴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然而在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尚未有效开发和利用。部分高校教师应对网络新媒体环境挑战的能力不足,缺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思政课教育教学新途径的思路和能力,创新发展传统教学方法能力严重不足,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发挥,也直接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化进程。
首先,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各有利因素协同共进。一方面,要系统考量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各相关因素间的关系,努力从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需求。可以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怀,激发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需求,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内生动力。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离不开各种生活环境的建构。这种环境包括现实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等,要积极打造全民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环境,整体协同政治、经济、文化、家庭、校园及互联网等信仰教育的环境因素,以切实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化水平。
其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更是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在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寻找二者的逻辑关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无疑是推进信仰教育体系化的有效路径之一。
最后,教育引导民族地区大学生坚持四个自信,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信自觉。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多做有利于中华民族各民族团结进步的事情。教育学生深入了解和深刻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坚定跟党走听党话的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为推进中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首先,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应具备过硬的政治思想和身心等素质。过硬的政治思想是其必备的首要素质,也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确政治方向的关键,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始终在政治立场和方向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高校执教学生数量最多的教师,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拥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这种健康心态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激发其立德树人的巨大潜能。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拥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探索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素质路径。要夯实专业理论功底,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思政课教师必须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等的研究。为此,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思想内涵,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并能够运用其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熟练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能力,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努力使教育活动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新时代大学生特点。
最后,发挥师生主体作用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过程和结果,主要由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效果来衡量,应努力促进教学相长。要切实发挥教师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突出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兼顾学生的受教育主体地位,自觉将马克思主义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贯穿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
首先,发挥网络新媒体在建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化中的优势。信息时代的网络对大学生群体意识的影响力进一步増强。一方面,网络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形成了冲击,甚至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信仰危机。另一方面,网络也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网络所具有的即时性、交互性、大众性等特征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时效性和渗透性,要努力发挥其积极传播效能。
其次,依托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化发展。新媒体时代,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要依托新媒体融媒体创新信仰教育方式方法。一方面,要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提升教育效度。目前,理论教学依然是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形式。据调查,63%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还应“重视实践环节,如切实关注社会实践,对某些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另一方面,要建设网络教育平台,创新信仰教育方式。要扩大平台的参与效应,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主动占领信仰教育的网络高地。
最后,建设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网络公开课。网络公开课是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载体,要依托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APP应用进行信仰教育,利用手机的QQ、微信、MSN等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信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此,教育者一定要严把内容关,在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同时,加强监督和筛选,对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信息,教育者要主动介入,干预施策,发挥少数民族教师的语言文化等优势,用民族地区大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解决问题,帮助大学生提高分析和鉴别能力。
加强和完善民族地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立足信仰教育的目的、过程和效果等环节,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主线,系统考量信仰教育的诸因素,并使其最终形成有效合力,优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化水平。同时,民族地区高校要在坚持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础上,持续推动高校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直面新时代机遇和挑战,抓好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