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展,柳春喜
(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贫困问题始终是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重大问题,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难题。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吸收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走出了一条旗帜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始终将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其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建党百年来,我国反贫困事业成就非凡。截至2020年全部贫困人口脱贫,人民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基本实现温饱到实现全面小康,并逐渐向美好生活迈进。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伟大新中国。建党百年反贫困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诠释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一科学论断,充分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从革命战争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反贫困重心、具体目标等因时因事进行调整。总体来说,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体现了以下鲜明特征及理论逻辑。
1.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承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在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
首先,中国共产党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为反贫困确立政治前提。一百年前,旧中国饱受欺凌,积贫积弱。中国共产党勇担时代使命,举起反帝反封建的大旗,通过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富裕确立政治前提。其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与道路的开创者,推动中国的反贫困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吸取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作为发动人民群众的前提条件,在革命斗争中、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从而取得了今天的伟大成就。
2.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坚定立场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紧紧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将人民立场作为我国反贫困道路的出发点,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首先,反贫困最终目标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使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革命战争年代,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就树立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并为这个目标矢志奋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2]等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立场。其次,反贫困的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需要不断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摆脱贫困状态。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斗争等方式,激发贫困人口尤其是农民反抗压迫的积极性。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始终贯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强调要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通过自身的力量摆脱贫困。
3.实现共同富裕始终是目标导向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担当所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将《共产党宣言》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1922年中共“二大”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和剥削,城乡之间、行业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没有差别,所有人能够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1953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明确提出:“要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普遍繁荣的生活。”[3]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将“共同富裕”目标写入中央文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提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4]31然而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并非一蹴而就,实现共同富裕也并非一朝一夕的工程。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我国发展实际的不同将这个大目标划分为一个个阶段目标接续奋斗。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主要任务是要实现民族独立,为改善民生奠定政治前提。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解决极端贫困。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温饱和全面小康成为党和人民的迫切愿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全面消除贫困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总之,在各个时期,针对国情变化科学部署,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4.发展始终是根本方法
摆脱贫困始终应该将发展作为根本方法。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解放区,通过土地斗争和经济建设促进生产,从而改善人民生活。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状况,毛泽东提出大力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探索中国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大力发展生产力。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后,江泽民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在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期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区域协调发展。十八大以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全部贫困人口脱贫的艰巨任务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等实现巨大飞跃,为反贫困奠定基础。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反贫困斗争,至今已经走过五个发展阶段。这五个发展阶段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解决贫困问题所进行的不懈探索和实践,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
1.1921—1949年,在革命斗争中摆脱阶级压迫造成的贫困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旧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导致老百姓处于极端贫困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共产党人认识到要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而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首先必须改善他们的生活。在1921年至1949年这28年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反贫困探索,主要通过革命斗争+经济建设的方式,发动人民群众投入到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中去,使人民群众逐步摆脱贫困状态。在一系列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贫困农民作为自己的坚强后盾,在改善民生缓解贫困的过程中,中国革命取得了最终胜利。
(1)开展土地斗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在革命时期,毛泽东认识到农民的重要性,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5]的重要论断。毛泽东还提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6]要赢得农民,首先必须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开展土地斗争,消除封建土地私有制。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分别于1931年、1942年、1947年,根据不同阶段国情颁布土地法,实现耕者有其田,充分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积极性。
(2)开展经济建设,解决农民生存问题。在土地革命斗争中,分得土地的农民提高了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在国民党“防共溶共限共”等政策的围困下,解放区和根据地经济十分困难,毛泽东号召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如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出现的生产大竞赛活动、陕北“好江南”等,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为解决贫困问题进行经济建设的生动写照。
2.1949—1978年,在救济发展中减少极端贫困
建国伊始,经历过炮火洗礼和西方经济封锁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处于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行列,绝对贫困率极高。为改变这种状态,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为己任。1956年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我国主要实施以输血式、救济式扶贫为导向,与发展国民经济相结合的扶贫举措。
(1)制度先行,破除制度性障碍。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资本主义社会贫困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缺陷,为消除贫困、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在1949年至1956年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据统计,当时人均国民收入仅为27美元[7],远低于亚洲国家平均值,与此同时,国家还面临着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等问题。面对当时经济发展与反贫困的重重挑战,中国共产党对当时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变革。通过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解放生产力,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逐步确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为国民经济发展,摆脱贫困状态提供制度性保障。
(2)经济支持,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建立制度性保障后,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为反贫困提供支持。
一是直接救济式扶贫。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在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这一时期以直接救济式扶贫为主,针对的主要是极端困难群众,如“五保户”“特困户”等,直接给予“以实物为主导生活救济”“自然灾害救济”“优抚安置”等最主要的救济方式。直接救济方式,使一些丧失劳动能力、无人赡养的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当时确立的“五保户”供养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二是经济发展式扶贫。党中央认识到发展国民经济才是解决贫困的关键。由于当时极端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地区,工业化建设需要农业的支持。发展农业农村、改善农民生活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明确提出要处理好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并提出通过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推动农村的发展,以此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消除贫困。通过改善农村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不仅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农村教育、医疗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人口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的反贫困实践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推进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从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尤其是极端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这一时期所取得的反贫困成就也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巩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的优越性,为今后的反贫困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物质基础。当然,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进行反贫困实践难免存在着不足,主要体现在这一时期的反贫困主要是以中央为主导的直接救济式扶贫,未能充分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容易滋养贫困人口的惰性;而且由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平均主义倾向,导致外在动力不足的问题。
3.1978—2000年,在改革开放中解决温饱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之路,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8]并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1978年至2000年这一历史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起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开创的起点,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巨大发展,推动我国反贫困工作的巨大成效。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实践更具计划性和针对性,从整个农村的反贫困,到偏远落后地区的反贫困,再到贫困县的确立,从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到成立专门的扶贫机构、制定实施针对性扶贫政策,反贫困逐渐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重要位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瞄准贫困农村,通过农村体制改革减少农村贫困。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计划经济的缺陷、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导致消费资料生产部门严重滞后,中国农民贫困问题仍十分严重。“1978年全国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2.08%,当年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133.6元,农民年消费水平为138元。”[9]1978—1985年间,我国提出了一系列坚持农业农民优先的反贫困措施和政策,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
一是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1983年取消人民公社,实行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为当时农村反贫困提供了制度基础和经济支持。同时,乡镇企业在改革的浪潮中异军突起,推动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二是实施专项扶贫计划。20世纪80年代初期,很多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等仍处于贫困或经济不发达状态,国家开始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实施专项扶贫计划等助力这些地区脱贫致富。三是实施“以工代赈”扶贫计划。通过“以工代赈”,不仅贫困人口有了谋生的手段,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得到较快发展,我国农村贫困状况进一步缓解。
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合力作用,通过国家财政支持农村贫困地区,极大地改变了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农村的农业和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开发式扶贫对我国接下来的反贫困事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2)瞄准贫困区域,通过开发扶贫缓解区域贫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明显。但是,某些省份、某些省份的部分区域等仍处于贫困或经济不发达状态。党中央认识到我国的反贫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瞄准全国各个贫困区域,以更精确更有针对性、计划性的方案开展扶贫计划。
一是成立专门的扶贫机构。1986年我国成立了“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各省、市、地、县的扶贫领导开发小组也相继成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扶贫领导开发小组成立,使我国反贫困事业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标志着我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道路的正式形成。二是确立全国贫困县,提高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立了贫困县标准,并划分出国家级贫困县。当时划分出的贫困县主要包括:人均纯收入低于150元的县、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
(3)瞄准“老少边穷”,通过“八七攻坚”解决温饱问题。通过对全国性贫困区域的扶持开发,一些贫困地区已经逐渐走出贫困状态,实现了温饱。但是,由于贫困人口群体庞大,在高山、边远、多灾等地区的极端贫困人口,到1994年仍有8000万人(8000万人是按照1978年国家贫困线统计的人口数量,若按2010年标准,则为近60000万人),这些老少边穷地区脱贫难度极大。而救济式扶贫及专项扶贫计划,似强弩之末,对这些地区的脱贫成效越来越微弱,迫切需要更加强有力的扶贫政策。
为了实现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目标,即要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在长期稳定温饱的基础上顺利地向小康水平过渡,1993年初,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计划会议,决定从1994年开始,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简称“八七计划”)。“八七计划”主要目标是实现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增加国家扶贫投入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确立扶贫攻坚责任制;集中力量缓解最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等。“八七计划”提出东部发达省市要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的协作扶贫措施。
同时还开展了一系列有力助推扶贫工作的民生工程,如1988年的“菜篮子工程”、1989年的 “希望工程”、1995年的“安居工程”等。反贫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基本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为顺利向总体小康过渡奠定了物质基础。据统计,“1978年到2000年,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到3%左右,基本实现了到20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10](3000万人是按照1978年国家贫困线计算的人口数量,若按2010年标准,则为近46000万人)这一时期,党中央同样关注城市贫困问题。面对城市中出现的企业职工下岗的浪潮,通过实施再就业计划缓解城市中失业人口的贫困状况。
4.2001—2012年,在综合开发中巩固温饱成果
在20世纪末,我国基本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但长期稳定的温饱水平还未实现。为巩固温饱成果,逐渐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在2001至2012年期间,我国开启综合扶贫开发之路。 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标志着我国综合开发扶贫之路的开启。这一纲要的颁布为进一步消除农村贫困,改善农民生存状况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
(1)整村推进发展农村。随着脱贫难度的增加、要求的提高,国家开始执行由贫困县下沉到锁定乡村一级,实施整村推进计划。整村推进以贫困村整体脱贫为目标,政策的实施、资金的使用较为精确。这种整体而又精细的脱贫计划的实施,使贫困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为此后的精准脱贫铺路。
(2)产业化扶贫发展农业。“三农”问题说到底还是农业问题,农业发展问题得到解决,农村才能得到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才能提高。产业化扶贫成为当时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扶持当地特色产业、打造龙头企业等,不仅农业得到发展,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村贫困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
(3)取消农业税惠泽农民。2005年中央颁布《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将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让当时9亿多农民从此告别缴纳农业税的历史,农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此外,国家在教育领域通过“两免一补”政策让义务教育进一步普及到全国山村。同时,为缩小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区域差距,国家于2001年初设立“西部开发领导小组”,颁布《“十五”西部开发总规划》,解决区域间收入差距问题。
5.2012—2020年,在“精准扶贫”中建成全面小康
截至2012年底,按照2010年确立的国家贫困线统计,我国贫困人口仍有9899万人,我国反贫困事业进入深水区、攻坚期。为在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刻把握时代脉搏,将反贫困上升到治国理政层面,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
(1)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事业提供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相继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个布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事业提供目标导向和路径选择。“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推进贫困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贫困人口在物质精神文化层面的全面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确立的第一个百年目标,要求实现现行标准下全部贫困人口脱贫。
(2)具体实施方案上,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概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精准扶贫”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根据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所提出的反贫困实施方案。中国的反贫困进入到脱贫攻坚阶段 ,习近平指出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4]29
“精准扶贫”方法最早于1988—1990年运用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福建省宁德地区,习近平时任地委书记。“精准扶贫”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精准化。习近平提出“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具体要求,通过精细化、有针对性的扶贫举措真正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第二,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外援和内生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的原动力,避免直接救济式扶贫可能导致的扶贫对象滋生“等、靠、要”心态与由此造成的返贫现象。推动构建大扶贫格局,形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贫困人口的自身努力、全社会共同发力的大扶贫格局。同时,实施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战略支撑。
习近平提出的“精准扶贫”模式,改变过去“大水漫灌”扶贫,通过“精准滴灌”将扶贫政策贯彻落实到每一户,从而保证了扶贫的有效性,实现真脱贫、脱真贫。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到2020年底我国832个贫困县已全部脱贫,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人口,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习近平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道路的优越性。
1.建党百年我国反贫困取得的成就
建党百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从国家层面到人民生活层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反贫困工作也取得伟大成就。
首先,从贫困发生率来看。国家统计局显示,1978年改革开放初,按照当时的农村贫困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2500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0.7%;若按照现行标准,1978年贫困人口为77039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97.5%。[11]而截至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全部贫困人口及贫困区域实现脱贫摘帽,绝对贫困人口及贫困发生率归零,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减贫奇迹。
其次,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12], 2020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13],名义人均收入增长超过647.7倍。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的巨大飞跃与我国的反贫困实践密切相关。
再次,从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看。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新中国成立后,七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国家从普遍贫穷到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造成地区差距扩大,再到西部大开发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当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呈逐年下降趋势。
总之,建党百年来,我国反贫困道路上不仅提升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而且更直接地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贫困人口不仅在经济方面得到满足,而且在政治、文化、社会公平正义、生态环境上也更加充分享受到国家反贫困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我国反贫困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百年,整个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自身不断发展壮大、不断体现其优越性的成长史,也是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摆脱贫困,从温饱到小康,再到逐渐实现美好生活的发展史。建党百年来,我国反贫困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与实践成效,不仅对中国意义非凡,也为整个世界的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理论意义。一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贫困理论新境界。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各个时期的中央领导人在社会主义革命、探索和建设中,充分汲取马克思主义关于反贫困的科学真理,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贫困理论新境界。二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传播中国声音,提升国际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道路及成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奋力拼搏中形成的,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巨大优势,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路线”的坚定立场和工作方针。百年来,我们用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实践意义。一是我国的反贫困事业充分践行了党中央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最终成果也由人民共享的社会主义原则。二是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迈向共同富裕奠定基础。三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征程。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它的实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发展阶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世界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成就,推动整个世界的减贫事业向前发展。中国的反贫困成就是中国的,同样也是世界的。我国率先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减贫目标,其减贫人数之多,力度之大对整个世界的减贫事业贡献巨大。反贫困是世界性难题,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反贫困实践,为整个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表率,为其他国家的反贫困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初心未改,矢志不渝。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事业,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基础上下更大气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