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韵
(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54)
全国地勘单位拥有丰富的地勘科技档案,这些科技档案是地勘成果的主要载体,得到非常好的收集、保管和利用,改革开放以前的地勘科技档案基本为纸张介质档案,改革开放以后为纸张介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两种方式并存,近二三十年多数单位有组织的对以往的科技档案进行了电子化处理。这为地勘科技档案互联网应用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在保密前提下地勘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始终得到地勘单位的高度重视,安全保管与开发利用地勘科技档案也是广大科技档案管理部门的两大中心任务。有关地勘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论文非常多,以往的文献绝大多数焦点及保管上关注的重点是保密问题,开发利用上讨论的重点是行业内部及其找矿勘查利用问题。(李艳和单永杰,2002;刘钧,2012;何柳荫,2015;羊故霏,2015;刘建媛,2015)。近几年,有学者针对地勘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社会化利用进行过一些积极探讨(格日乐,2016;腾海云,2017;安天浩等,2021;熊靓辉等,2021),重点集中于建立和完善科技档案信息市场、信息化等方面。
在新的形势下,互联网已经成为新的主要信息传输、利用手段,许多地勘科技档案也已经脱密具备了公开使用的条件,如果在确保保密的前提下,在科技档案利用领域能够及时、全面应用互联网及现代信息技术,一定会极大的提升地勘科技档案的价值和利用效率、效果。另外一个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国地勘单位的工作任务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已经由传统的地质找矿拓展为大地质综合研究,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成为新时期地勘单位的主要业务发展方向,适应行业改革发展需要、拓展地质科技档案服务领域意义重大。
基于上述互联网新技术应用和地勘单位产业经济发展变化,结合本人工作实践,本文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掘地勘科技档案价值进行了思考,提出建议供探讨。
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工作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成就显著,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事地质工作的地勘单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机构,在国家改革开放前后,地勘单位先后以地勘事业单位和地勘企业身份承担了国家的基础地质调查、找矿勘探、工程勘察等任务,队伍规模由鼎盛时期的百局千队百万人减少到目前的四十多万人,在过去六七十年的历程中,全国地勘单位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珍贵、稀有的地勘科技档案资料。
全面总结评价地勘单位的科技档案资料,总体具有四大特点。
一是数量巨大。国内的绝大多数地勘单位,均具有六七十年的发展历史,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地质事业一清二白起步,到全国地矿事业大发展,地勘单位始终深入参与其中,是我国地质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并在长期的地质事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数量巨大的科技档案资料。以西北有色地矿集团(原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为例,地勘科技档案资料达四千多套。
二是内容丰富。从计划经济时期到改革开放,地勘单位承担了全国的基础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矿产地质以及地形测绘、地球物理测量、地球化学测量等地质任务,积累了巨大的矿产资源资料;改革开放以来,地勘单位积极服务国家矿政管理,承担了全国矿山资源储量核实,积累了全国矿山动态资源储量报告,参与国家经济建设,迅速成为国家城市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的工程勘察主力军,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建设资料;最近一二十年,地勘单位积极参与灾害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调查,积累了新型科技档案资料。综上所述,地勘单位的科技档案信息资料内容极其丰富。
三是珍贵稀缺。在过去的六七十年,不同行业、不同系统、不同地域的地勘单位,按照社会化分工分别承担了不同的地质任务,科技档案作为主要的成果载体记录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环境的地质情况,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矿山建设,以及经济建设,许多地貌已经彻底改变,众多矿床已经开发、矿山关闭,但是地勘单位的科技档案却准确记载了原始的地貌、环境、资源状况,甚至全面记载了开发过程、资源变化和现状。因此,这些地质科技档案非常珍贵,极其稀缺,不可再得。
四是独立分散。由于传统的专业组织分工,我国的地勘单位长期被划分为地矿、冶金、有色、黄金、化工和石油、煤炭、核工业等体系,而各个体系的下属地勘单位又被定位在一定的省区开展工作,导致纵向和横向的条块分割,加之体系和地勘单位之间又存在相互竞争,不同体系和地勘单位的科技档案资料被人为分离,独立分散保存在全国众多的不同地勘单位。虽然国家有上交科技档案资料的规定,但是类似于化探扫面资料等核心地勘档案资料汇交程度不高,按照相关规定,所有科技档案的原始档案只有少量复制上交,绝大多数原始档案由档案生成单位(地质队)保存,因此,多数原始档案独立封存于基层地勘单位——地质队。
由于历史原因和行业特点,地勘单位的科技档案资料总体上处于内部利用阶段、社会化程度不高,目前主要应用于内部特定地域、特定体系、特定单位的矿产资源勘查,服务于特定的城市建设、工程建设。全面分析总结地勘单位的科技档案利用状况,主要存在三大核心不足和问题。
一是服务方式方法落后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导致科技档案利用效率不高。现代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已经从书本更多的转向为网络。但是由于保密安全、技术发展、服务理念、市场竞争等多种原因,多数的地勘科技档案属于纸介质存储,档案服务点对点,查阅原始档案只能到地勘基层单位,借阅成果档案只能到档案室,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借阅利用档案资料还存在不少困难。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现状与信息化社会现状存在冲突。
二是利用领域主要限定于矿产资源,在矿产资源开发到一定程度,或者因为环保政策调整后续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无法继续开展的时候,过去六七十年国家投入巨资,历经几代人艰辛努力积累的巨量、珍贵、稀缺科技档案资料存在被闲置的风险,其他的国民经济建设利用领域有待开发。
三是服务对象主要限定于档案资料所有权单位,随着几十年的探矿权调整,多数地勘单位的探矿权与科技档案的关联性已经很低,基于找矿勘查需要,已经不再拥有探矿权但拥有档案资料的地勘单位用不上,另一方面,其他拥有探矿权的单位又苦于用不上探矿权所在区域的地质资料,有时候不得不重复投资、重复工作,浪费了投资,降低了效率。
解决上述三大重要问题,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有效解决第一个问题就可以有效提高效率,赶上时代潮流;如果有效解决第二个问题就有望让巨量科技档案获得新生,全面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如果有效解决第三个问题,可以促进国内找矿勘查,促进行业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因此,如何解决三大核心问题是全国地勘单位需要共同思考的方向性问题,需要行业创新思维、开拓进取,努力让巨大、珍贵、稀缺、独特的科技档案资料换发活力,更好的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
根据国家的发展要求,结合互联网技术发展应用、地勘单位产业发展变化和市场需求,本人建议从三个方面积极探索,深入发掘地勘科技档案利用价值,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助推地勘单位改革发展。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市场化、商业化是解决信息共享的好手段、好方向。在市场环境下,信息的价值已经被广泛认知,并逐步被充分开发利用;商业化可以助推专有信息有偿使用。
巨大、珍贵、稀缺的地勘科技档案资料是巨大的信息“矿”,但是被上千家基层地勘单位分散独立占用。在以往的档案资料开发利用过程中,在国家的号召下、行业的引导下,虽然地勘单位也曾经以科技档案有偿使用为途径,进行过一些地勘科技档案利用的探索和实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总体上可以说效果不够理想。
另外一个方面,在找矿勘查过程中,由于认识差异、方法手段差异,很多矿区经过几个单位、几代人的反复交换,才最终实现找矿勘查重大突破。国外最典型的案例是蒙古国南戈壁省的世界级超大型奥尤陶勒盖铜矿(OT铜矿),国内类似案例也比比皆是,如陕西凤太地区铅锌矿。经历六七十年代的找矿勘查,以及国家矿政管理强化,目前探矿权人与地勘科技档案所有人不一致的情况成为普遍现象,不排除新的探矿权人通过前人资料研究、更新思路、完善方法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可能,如果新的探矿权人可以顺利获得利用以往的地质科技档案,至少可以避免重复投资、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因此有必要在商业化跨单位有偿开发利用地质科技档案方面进行探索。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主要信息传输、获取手段的新形势下,传统的点对点的信息服务极大的制约了地勘科技档案的社会化服务,也不会产生良好的信息有偿服务效果,在跨行业、跨单位有偿提供科技档案资料服务过程中要发挥互联网作用,提高效率。
因此,建议在新的需求和环境、技术条件下,可以引导地勘单位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和平台,探索将没有保密价值、可以公开提供社会利用的数字化科技档案以有偿观看、下载等方式提供全社会利用,对于基础地质资料可以借鉴百度地图提供全民地质科普使用,对于具有商业价值的大中比例尺地质、物探、化探资料和矿产地质资料提供新的探矿权人使用,新的探矿权人缴费下载使用,拥有地勘科技档案所有权的地勘单位通过有偿下载、流量获取有偿使用收益。如果效果良好,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地勘单位可以组织专门力量加速原有地勘科技档案信息化步伐、扩大信息资源,扩大有偿提供社会服务规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真正把科技档案资源“矿”转化为经济效益。
地球化学测量是矿产地质勘查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找矿勘查需要,通过系统采集土壤、岩石碎屑、原岩不同介质及样品,分析元素含量,研究地球化学背景,发现与成矿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以达到找矿勘查的目的。相对于国外,我国的地球化学测量得到行业的高度重视,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系统、规范、详尽,成果资料极其丰富,在以往的找矿勘查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找矿效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当今社会高度重视环境、发展特色农业的新形势下,以往找矿勘查积累的地球化学测量资料显的尤为珍贵,因为这类地球化学测量科技档案全面、准确的反映了全国国土地球化学信息,根据地球化学数据可以准确、科学的分析全国不同省区、不同区域的国土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原始地质环境状况。另外还可以利用地勘单位保存的化探副样,增加分析与环境、特色农业、以及其他社会需求有关的分析内容,显著提高国家土壤、环境调查效率。
建议地勘单位充分利用地球化学科技档案,从以下两个方面拓展服务领域。
一是拓展农业地质市场,利用准确掌握的国土地球化学特征档案资料,地勘单位可以在农业地质过程中创造市场和服务领域,可以精准指导全国不同省区、地域发展特色农业,精准提升土地、农药、施肥使用效率,降低农业综合成本,提升农业产品质量和投资效率;为农业、林业等国土利用专家、部门科学研究规划国土提供基础资料。
二是拓展环境地质市场,利用准确掌握的国土原始地质环境状况档案资料,地勘单位可以创新环境地质发展思路,根据原始环境状况为国家环境规划提出建议意见,顺应自然发展;将地勘选矿技术、化学技术应用于环境治理,提高环境治理科技含量和效率、效果。
综上所述,地勘单位可以利用地球化学科技档案,为地勘单位拓展、创新业务发展新途径、新领域,为大规模国土环境改善提供科学支撑。同时要积极探索地球物理等其他科技档案拓展服务社会和市场的途径,促进地勘单位转型发展。
大中比例尺地质资料,是地勘单位独立拥有的精准地球地理信息资源,信息详实准确、可靠可用性强,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但是这类档案资料目前仅仅应用于矿床地质勘探和矿山建设。
地勘单位以往积累的大中比例尺地质资料,由于与找矿勘查发现新的矿产资源关系不大,加之在提交矿床地质报告时已经全部提交国家和矿山企业,因此对于地勘单位没有太多太大的提供社会化服务阻力,虽然用户有限,但是全面提供社会服务阻力小,如果能够通过全社会有偿服务为地勘单位产生一定的收益,一定会推动科技档案社会化服务发展。
巨大、珍贵、稀缺、独特的地勘科技档案资料是国家投入巨大资金获得的信息矿产资源,是全国近百万地勘人员六七十年辛勤劳动的成果积累,这些独特的信息资源在以往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未来的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土规划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领域,可以更大程度、更广范围的发挥科技档案价值,推动国家经济及国土规划更好发展。
由于阅历和知识有限,难免有偏薄之处,仅供交流讨论,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