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琴 杨小娟
摘要: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依托,纵向计算近十年来经济发展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得分,并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测量两大系统的协调性。结果发现,从2016年起中等职业教育一直滞后于经济发展,2010—2019年间耦合度先升后降呈“倒U型”走势,协调度缓慢上升,从极度失调状态转变为良好协调状态。本文提出应扩大双师型队伍建设、调整专业设置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建议。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熵值法;协调性;耦合度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立足于成为继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一体化后,中国的第四大战略城市群。在战略高地和双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的推进和发展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导致了我国人才结构需求上的转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成渝地区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造新型制造中心的关键因素。
因此,本文结合当前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情况,在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该区域职业教育与经济如何的协调度着手,丰富当前关于两地教育问题的研究文献,更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支持。
一、文献综述
目前学者对教育与经济匹配关系研究大多是利用定量分析,构建模型探讨教育投入与经济之间的匹配关系【2】,比如阎世平(2020)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全国中职与经济契合度进行研究,认为中职发展规模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规模,中职学科结构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之间的协调度低【4】。梁莹(2020)用最小二乘法对两大系统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得出安徽省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由失调到协调的变化,提出促进两大系统的协调发展【5】。彭明蕊(2019)等以我国31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用熵值法计算协调度模型,发现我国各省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情况【6】。贾彦东(2006)用panel data实证研究各省份的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中国西、中、东部三个地区教育与经济协调性差别较大【7】。
综上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是以某一省份或全国为研究单位,鲜少关注几个省份组成的区域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职教育发展的研究,尚未较少。本文将着重于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与中职教育的协调性,从而实现成渝地区教育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共享与整合。
二、指标选取
(一)指标选取
1.中等职业教育指标
教育发展水平反映了某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教育事业所达到的发展规模和发展程度。以教育经费、固定资产、整体规模和人力保障作为一级指标衡量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以教育经费支出、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图书数量、计算机数、教室数、固定资产值、占地面积、中等职业学校数、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师生比构建二级指标。
2.经济发展指标
经济发展是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諸多复杂因素的巨大系统,本文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社会民生这三个方面进行构建。从一级指标中选取10个二级指标,构建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进口总额、GDP、公共预算支出、公共预算收入、第一产业增值、第二产业增值、第三产业增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构建二级指标。
(二)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10—2019年《重庆统计年鉴》《四川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大系统综合水平测算
(一)极差标准化
(二)熵值法赋权
四、综合得分结果
将得到的中等职业教育指标权重Wj与第i年在第j个中等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上的标准化值Zij相乘得出中等职业教育每年综合得分,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将得到的经济指标权重Wj与第i年在第j个经济评价指标上的标准化值Zij相乘得出每年经济发展综合得分,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
中等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得分计算结果见图1.
1.中职教育发展波动较大
在本文所选取的十年中,中职教育水平最高值是2013年的0.627,最低值为2010年的0.356。从图1可以看出,成渝地区中职发展一直处于波动不稳定状态,除了2013—2017年中职教育水平下降了32.95%以外,2010—2013年、2017—2019年都呈现上升势态。在2013-2017年之间,成渝地区中职教育呈现萎缩态势,社会认同度低、招生困难现象明显。具体到各项指标上,2013年到2017年经费支出、学校固定资产长幅度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减少的状况。
2.经济增长迅速
在本文所选取的十年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值是2019年的0.9502,最低值为2010年的0.0001。从总体上来看,2010年—2019年,成渝地区经济水平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中2016-2017年发展最为迅猛。
U1大于U2为经济滞后型、U1等于U2为职教与经济同步型、U1小于U2为职教滞后型。可以看出从2016年开始,成渝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职教育越来越滞后于经济发展。近些年成渝经济建设取得进展,而目前的中职教育无论是在毕业生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并且还有可能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短板。为了揭示中职教育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接下来进行耦合协调度分析。
五、成渝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测度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
1.计算公式
U1表示职教发展综合指数,U2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本文只研究了两个系统,因此耦合度模型简化为:协调度是耦合度和发展水平的结合,公式为,。其中D为协调度,取值在0到1之间,数值越接近1,说明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越高。α和β为待定系数,且α+β=1,由于在本文中,所研究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居于同等重要位置,因此α和β均设置为0.5。
(二)近十年耦合协调度结果
根据公式计算出成渝地区两大系统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结果见图2 .
1.耦合度呈“倒U型”发展趋势
耦合度从2010年的0.007波动增加到2019年的0.948,其中2010-2016年为上升趋势,耦合度增长了2841%,到达2016年的1之后,耦合度在2016—2019年逐年缓慢下降了5.2%,呈“倒U型”走势。
2.协调度缓慢上升
2010-2011年期间,协调度处于失调状态,可能是与中职学校数较少,当地对中职相关投入力度小,以及中职教育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能力较弱有关;2012-2013年,处于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状态,由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调整为中高速增长,导致经济发展落后于中职教育,使得协调状态偏弱;2014年-2018期间,协调程度处于中级协调状态,这5年中职教育规模有一定提升;2016年协调度下降到0.727,因为从2016年起经济发展水平开始远超过中职教育,落后于经济发展的中职教育导致协调度降低;2019年,协调处于良好协调状态,但两大系统的协调水平尚未达到优质协调水平,且二者不断加大的偏离趋势使耦合度降低,中职教育带来的人才效益并未满足成渝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纵向时间序列研究发现,2016年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等职业教育明显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2010—2019年间耦合度先升后降呈“倒U型”走势,协调度缓慢上升,从极度失调状态转变为良好协调状态。说明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程度不断加深。虽然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虽有所发展,但仍不能很好满足高速发展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对高素质劳动人才和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为提升中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需要:
首先,全方位提高师资质量。提高专任教师数量,鼓励职业教育的发展。多引进双师型教师,开展校内专业教师定期行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加强师资培训,让各市、各县的优秀青年干部和师资培训团队与省会的中等职业院校多合作开展职业教育研究。
其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强化职教为地方发展服务意识,将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专项规划、发展方向相匹配,增加与经济发展急需、紧缺行业相关的中等职业专业。如重庆重点实施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都东部新区重点发展航空经济、现代物流、国际消费、智能制造、总部经济五大主导产业,绵阳市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制造等八大重點产业,中等职业学校需改革专业设置与地方主导产业经济匹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洪成文,梁显平,韩少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战略[J].重庆高教研究,2020,8(04):71-79
[2]陈涛,唐教成.高等教育如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高等教育集群建设的基础、目标与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20,8(04):40-57.
[3]何万国,兰刚,杨慷慨.成渝主轴带高等教育布局与结构优化[J].重庆高教研究,2020,8(06):23-33.
[4]阎世平,武可栋.中国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是否契合发展?——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统计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20,33(06):137-150.
作者简介:李雅琴(1998-),女,乐山,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研究生,职业技术教育方向
杨小娟(1982-)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边境贸易。
项目资助:西华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巴经济走廊产业园投资安全与效益研究,项目编号:18B007
西华师范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中巴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及增长策略研究,项目编号:PSC17W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