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损精益管理探析

2021-12-24 21:07谢锦
电子乐园·上旬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精益管理管理对策管理问题

谢锦

摘要: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大环境下,企业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显得尤为重要。线损率是综合反映电网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管理水平的关键技术经济指标,是各级配电网精益高效管理的外在体现。加强线损管理是适应改革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推动管理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电网线损;精益管理;管理问题;管理对策

前言

国家"十三五"规划及其包含的各项国家节能行动计划中已经明确表明,我们要积极地推进清洁能源的生产与消费革命,加强对全过程的节约和管理,大大增强资源利用的整体综合效益。电力线损作为我国各类电力企业的核心和重点使用能量单位,是我国各类电力企业重要综合技术和经济指标,它不但直接地反映着各类电力企业的节能效率,而且还综合地反映着各类电网在规划设计、制造技术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水平。线路损失率通常是一个以非线性的指数衡量电力企业在实际使用中的节能和降低损失的标准,并直接地反映了我国电网建设和规划工作以及运营管理综合水平,是一个企业尤其是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经济和技术指标。县级供电企业作为电网公司综合管理下最小的供电单位,改善其基本线损指标尤为重要。

1.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电网结构不合理。因为电网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技术线损比重很大。在县级的电力企业之下主要是架空的配电网,其中10kV以下配电网规划粗放,工程建设随意,供电分区不明显,导致线路负荷分布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重负荷与轻负荷线路并存于同一区域等不合理情况的出现。虽然线路接通率有所提高,但线路连接效率不高,虽然有许多节点可用于输电,但负荷分布不均匀,导致输电困难,无效连接多,电网运行间隔不经济。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山区、丘陵地区,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管理落后,低压现象普遍,导致低压线路损耗严重。

其次,设备容易出现问题。在电力线路运行期间,为了保证电能能够输送到较远的地区,通常的做法是确保当电能离开工厂时,其电压通过变电站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电力设备都参与了电能的升压、降压和传输。此外,这类设备的老化和高故障率也会造成较大的线损。线损与电力企业的收入密切相关,为了降低线损需要观测大量的设备并进行试验研究。

最后,统计线损存在固有缺陷。特别是供销不同时期导致线损数据月度波动大,甚至出现负值的怪现象,导致线损管理不被重视,参考性不强。无功功率分配不充分、不合理。对线路功率控制要求不高,特别是近年来城区电缆线路数量逐年增加,无功设备调节线损的无功补偿装置管理不到位,经常出现停电、故障现象。

2.加强线损精益管理的对策

2.1 注重电网结构的优化

合理布置主网架,完善10kV配电网结构。县供电企业应布局重大电网改造的历史机遇,从主配电网规划设计、电网布局和项目落地来源入手,将主网建设与配电网建设、基础建设和技术改造相结合,布置主网变电站负荷中心,缩短10kV线路和低压线路供电半径,积极改进电网结构,有效降低线损率指标。规范无功补偿配置,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电网中无功潮流也是线损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无功功率分配可以有效降低线损。根据就地无功补偿的原理,变电站配备相应容量的无功补偿装置。结合10kV线路改造,对线路无功设备进行配电,实现长线路就地补偿,在农村架空线安装电容补偿,在城市配电网中配置电抗器补偿,形成以强配强的无功配置模式。基层单位要加强10kV线路运行管理,及时监测线路和配变运行情况,降低空载线路和空载配变比例,及时控制配变三相不平衡。

2.2 注重管理体系的建设

完善组织体系,提升工作氛围。组织体系是工作实施的保障。成立由各专业分管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各部门主任牵头的监督小组,各专业组成工作小组,开展线损改善计划,形成月度例会制度。发展部汇报总体指标,各专业汇报分管指标的情况和改进措施,专题讨论疑难问题,形成各级领导重视、各级员工分工明确、主动作为的工作氛围。加强统计线损数据分析,动态发现问题并进一步整改。营销、交通、检验、开发和基层单位设置线损管理联系人,确保上报数据易追踪、真实可靠,消除数据调整,出现数据异常时及时上报问题原因,实行“监督管理”分离,杜绝基层单位采用调整电量等人为调整线损率的作弊行为。

2.3 注重全面监控体系的建立

在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电力企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根据所有用户的用电状况进行监测和反馈。这类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目前电力企业线损控制措施,并能准确发现问题点,通过全面监控线路运行现状,达到全面监控线损的目的。

2.4 注重计量管理

加快计量自动化系统建设,提高计量自动化终端覆盖率,精进计量资产抗干扰性提升采集成功率,加大终端、表计等计量资产的跟踪与维护,提升系统实际应用水平。加大对计量自动化系统采集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的考核,加强企业的用电监督,提升企业的用电监督管理水平。通过异常线损监测结合日常的用电检查工作,重点监控异常线损的线路与台区及时地检查其中是否有窃电与计量异常情况精准打击盗电行为。

2.5 注重人员的管理

人为因素是造成供配电线路耗材量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电力企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供电公司可从两个角度出发来进行整治。首先,要加强和提高我国电力企业全体员工的对于线损害控制的意识。此外,对于用电者窃电行为,电力企业还应当联合当地公安部门组织开展专项防盗巡逻,同时加强对用电安全的的宣传。

參考文献

[1]黄飞,杨杭陈,吴斌.线损精益管理探析[J].农村电工,2021,29(06):53-54.

[2]李峻峰,孙皓,张天泰,王东阳.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4}(14):44-45.

[3]王东升.线损精益化管理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12):174-175.

[4]王武英,黄飞,杨航陈.线损精益管理探析与实践[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4}(14):63-65.

[5]刘向新.电力营销线损精益化管理策略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4}(07):130-131.

猜你喜欢
精益管理管理对策管理问题
烟草行业降本增效的途径探索
低碳视角下苏州电子商务物流精益管理实施研究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如何提高烟草行业财务精益管理,降本增效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析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关于村级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