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计算教学 从“枯燥”走向“温暖”

2021-12-24 19:00曾婷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1年21期
关键词:多位数笔算两位数

曾婷

传统的计算课堂大多只有单调的算法识记和枯燥的计算技能训练,导致很多学生对计算兴趣不浓,甚至只会套用算法计算,对算理理解不透彻。前段时间,笔者参加了长沙市望城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主题研赛培活动,发现计算课堂的一些新方法,让课堂从“枯燥”慢慢走向“温暖”。笔者从创设情境、构建知识结构和沟通知识联系三方面展开分析。

一、在计算课堂里领学生进一个“计算知识境”

基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小学生的学习往往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会倍感兴趣。小学数学中大部分学习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计算教学也不例外。在计算课堂里,教师引入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积极主动地运用计算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教师创设学生喜爱的游乐园生活情境,学生从价目表中发现数学信息,由此提出有关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问题,计算课堂变得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计算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在愉快中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计算课堂。再比如在阅兵方阵里学口算除法,分蛋糕学同分母或异分母加减法等计算课堂里,学生学习起来都是兴趣盎然。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计算课堂的开始,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能够培养学生运用计算途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在计算课堂里为学生串一条“计算知识珠”

教材内容都是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所以在教学某个计算知识点的时候,可沟通与之相关的前后知识,前后知识“求联”,使学生的认识和思维融会贯通,让学生在计算课堂里体会到计算方式的灵活性。如在教学“多位数乘两位数”这一知识点时,口算600乘以21等于多少,是把整十整百的数看成几个十或几个百,也就是看作一位数,所以多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了多位数乘一位数。在笔算489乘以32等于多少时,教师先问学生:“能不能先不笔算,估算一下结果大约是多少?”这时,学生可以把489乘以32等于多少看作490乘以30等于多少。在估算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把多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了可以口算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了。最后,教师才让学生笔算,学生列竖式笔算后,问学生:“竖式里的978和14670是怎么得来的?”学生说是978是489乘以2得来的,而14670是489乘以30得来的,再把两个乘积相加,所以多位數乘两位数也转化成了多位数乘一位数。可见,原本多个“各自为政”的计算方法,找到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也就是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如果教师能帮学生找到穿珠子的这条线,就能降低学习难度,所以课堂结束时,一个学生不禁感叹道:“原来数学没有那么难。”学生在运用计算解决问题时,就能找到简洁合理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三、在计算课堂里为学生栽一棵“计算知识树”

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前后知识联系紧密,但时间跨度又大,比如:除法,在二年级下册学习表内除法,到四年级下册才会出现口算除法,然后才是笔算除法。在这个时间段里并不是计算知识就停止不学,而是交织着其他计算知识——乘法。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他认为学生要理解知识的基本结构,才可能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上面的两个教学片断中可以看出,计算课堂需要引导猜测后面的知识和回忆前面的知识,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教师在计算课堂里帮助学生栽一棵不断延伸彼此相连的“知识树”,那么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再是零碎的相互孤立的知识点。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然会迁移到与之相关的知识寻找简洁的运算途径。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计算能力不仅在于速度还在于灵活度,也就是计算思维。计算速度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但计算思维是很难通过机械的训练达成的,还需要我们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增长智慧,开智心灵,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多位数笔算两位数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0”的读法和要领
怎样做将格子乘法与三位数乘法笔算相结合
暑假训练营·两位数乘两位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
如何写好多位数
两位数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
“另眼”待题
怎样笔算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