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构建的策略研究

2021-12-24 08:13刘映含
科技风 2021年33期
关键词:早教课题组育儿

刘映含

关键词: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策略研究

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主要任务:一要“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二要“加大对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力度”,通过入户指导、亲子活动、家长课堂等方式,为家长及婴幼儿照护者提供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服务,增强家庭的科学育儿能力,同时也要完善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随后,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发布《关于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水费优惠政策的公告》《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及《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等政策,从政策层面支持和推进了早期教育的发展。婴幼儿从出生开始就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家庭结构、亲子关系等家庭因素会直接影响婴幼儿的发展,社区环境、社会文化等社区因素也会影响婴幼儿。随着家长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视,早期教育机构(含托育机构)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是其与周围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面对早期教育阶段的发展现状,构建早期教育共同体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完善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合作模式,能进一步提升早期教育质量。

一、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的概念界定

(一)共同体

“共同体”,译自德文“Gemeinschaft”,其英文“Commu-nity"在社会学中常被译为“社群”或“社区”之意,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雯迪南·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提到“共同体”即“社会”的概念,他认为社区是指价值取向相同、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关系不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是由传统的血缘、地缘和文化等造成的。在这里,“共同体”旨在表达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对特定社群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它强调精神上的同质。

(二)教育共同体

学界对教育共同体的界定很多,最早可以追溯到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而学校则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杜威眼中,学校并不是专门供学生去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一个场所,而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组织;学校教育则是一种人与人交往互动的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可以依“共同体”的形式展开。通过分析学者对教育共同体的界定,教育共同体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共同目标或愿景以及合作互助的团队。

(三)0-3岁早期教育共同体

按照教育共同体的构成要素,0-3岁早期教育共同体,即家庭、早教机构、社区等教育主体为了促进0-3岁婴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互助合作,共享资源,形成0-3岁婴幼儿教育统一体。

早期教育共同体的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推动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的良性运行。

二、构建早期教育共同体的价值

(一)促进婴幼儿健康发展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涵盖家庭、早期教育机构、社区等主体,按照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论述,儿童作为社会成员,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早期教育机构、社区能在交互作用中促进儿童的发展。在早期教育共同体中,家庭发挥着基础作用。家庭是婴幼儿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父母的科学喂养能促进婴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父母与婴幼儿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为婴幼儿提供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早期教育机构,作为0-3岁婴幼儿教育的专业机构,也是当前婴幼儿接触的第一个集体教育环境,机构专业教师的育儿指导便于提升家长的育儿水平,也能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父母和社区积极有效的引导,能直接帮助婴幼儿实现语言、认知、动作、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社区是婴幼儿除了家庭之外最熟悉的社会环境,它在资源整合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论是家庭、早期教育机构还是社区,都为0-3岁婴幼儿的发展贡献各自的力量,共同促进0-3岁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推动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专业化发展

当前托育机构教育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早期教育机构教育还存在着理论研究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课程体系混乱、注重认知能力目标、活动环节组织缺乏逻辑关联、收费较高等问题,早期教育机构教育的专业性问题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早期教育机构只需要在工商管理部门进行注册备案即可招生,而许多早期教育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甚至还有营销、会计等非教育背景专业的教师。建立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社区可以利用自身资源整合的优势,邀请妇幼保健院的儿保医生、高校专业教师为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内的早教机构教师培训,全面提升家長的育儿水平和社区工作人员、早教机构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而推动早期教育的专业化发展。

(三)提高全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

根据课题组《城市地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发展的现状研究》,当前0-3岁婴幼儿教育主体是家庭,但由于祖辈照料时间长,许多家长秉持“只要上了早教课程就是开展了早期教育”的观念,早期教育还未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建立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通过整合家庭、早期教育机构和社区的力量,在提升早期教育专业化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而全社会对早期教育重视的提高,又能推进早期教育共同体的良性发展,为婴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基于C市社区探索的实践研究

根据已有研究结果,有部分学者们基于幼儿园和社区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以幼儿园托班为中心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模式;另外一部分学者从孩子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借力于与家庭生活紧密联系的社区结构,以社区为依托构建早期教育共同体;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共同体的各主体均需要发挥自身的组织和专业影响,强调各自的角色及其互相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采取以社区为依托的建构模式,社区提供场地、整合资源,提高对社区内婴幼儿家长的早教指导、邀请早教机构到社区前来组织亲子活动,尝试构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

(一)筹划与宣传

(1)筹划。在正式构建早期教育共同体之前,课题组走访了c市4个社区,确定了一个愿意参与课题的H社区。据了解,H社区有一问90平方米的空闲会议室,通过与社区领导的沟通,可以将其简单改造成亲子活动室。确定活动场地之后,课题组与社区沟通,确定社区亲子活动方案,包含讲座、亲子活动及家庭教育指导等内容。

(2)宣传。课题组与社区确定海报样式及宣传单,以社区为主要宣传主体,召集社区内自愿参加本课题的0-3岁家庭。通过前期宣传,课题组一共召集了15组志愿者家庭(6—12个月龄家庭2组,13—18个月龄家庭1组,19—24个月龄家庭3组,25—30个月龄家庭5组,31—36个月龄家庭4组)。

(二)资源建设

(1)人力资源。课题组成员涵盖高校教师和早期教育机构人员,加上社区工作者和其他志愿者,已组建较为合适的团队。

(2)物力资源。课题组按照自愿参加的家庭中婴幼儿月龄段,购买对应月龄段的玩教具,保证每组家庭在进行活动时均有活动材料;同时,请高校早期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手工制作环创材料,对活动室进行环境创设。

(3)课程资源。课题组建好网络资源群,将社区工作人员、自愿者家庭将社区开展的活动安排表、相应的亲子活动教案、家庭游戏教案、小视频等资源上传至网络群,建立资源库。

(三)环境建设

除了上述物理环境的创设,课题组还通过对社区工作人员和参与活动的家长进行培训,帮助他们了解“积极回应”“有效鼓励”等方法,尽可能帮助婴幼儿及家长创建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

(四)維系与发展方面

在课题组的带领下,以社区为依托的早期教育共同体实践探索初步步入正轨,课题组有意识将主导权交给社区和家庭;但在后期运行中,社区提出了“资源的持续更新”“家庭的持续参与”“教养问题的及时解答”等困难。课题组从工作人员专业化、家庭科学育儿知识普及等角度尝试进行改进,研究者将在后续研究中持续开展。

四、婴幼儿早期教育共同体构建的实践效果与策略思考

(一)实践效果反馈

本研究对参加的15组家庭进行了期望获得和已获得的育儿知识与方法的测验,从反馈结果可以看出,本次实践活动提升了家长的育儿知识与方法。

另外,与社区工作人员的访谈中也能明显感到社区人员科学教养知识有所提升。

(二)策略建议

课题组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发现,早期教育共同体的运行不仅需要家庭、社区、早期教育机构等主体的参与,更需要国家政策,教育、卫计、妇联等行政部门的支持与保障。

1.政府层面

政府要提高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视,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制定相应政策、统筹部署,做好对早期教育工作的监督,确保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有序推进。

2.社区层面

社区做好统筹规划,提前做好资金、场地、人员筹备工作;主动牵头,建立早期教育共同体运行的规章制度,确保常规运转;社区加强科学早期教育宣传,提高家庭参与度。同时,可以加强与高校、妇幼保健院等专业机构的联系,做好社区志愿的培训工作,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另外,社区可以加强与早教机构的合作,邀请早期教育机构教师来社区开展亲子活动,便于社区人员观摩学习。

3.家庭层面

家长还要提高对婴幼儿保育的重视,提高自身保育知识与技能,从而实现科学养育。家长自身需要不断学习,更新育儿观念。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利用网络资源等途径,及时总结育儿经验。同时积极参与各类早期教育活动,增强交流,提升教养能力。

4.早教机构层面

早期教育机构是商业机构,不可否认盈利为企业追求的首要目标。但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只有充分向家长展现了企业的专业性,才能吸引更多家庭参加机构活动,也才能实现企业更长远地发展。所以企业可以从单纯的盈利目的转向普惠性,参与社区早期教育指导活动,定期开设家长讲座、组织亲子活动,向适龄家庭展示形式丰富的早期教育,不断提升家庭早期教育的能力和质量。

猜你喜欢
早教课题组育儿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提高“政治三力”
基层工商联职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勿将“早教”与“早教班”混为一谈
南京大学研发光学探针
课题组成员
育儿神器
育儿Q&A
育儿Q&A
早教QA
早教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