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人文知识思想再出发”系列研讨及“理想主义的挫折与重建”讨论会,都触及如何理解社会历史中的人、如何深入认识社会、如何寻找与社会的有效互动方式及其方法、路径等问题,贺照田在其研究中对人文知识思想的现实意义的反思提供了进一步理解这些问题的思考空间,值得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借鉴。
关键词:理想主义重构;人文视角;社会;认识
一
贺照田《当革命遭遇危机……——陈映真八十年代初思想涌流析论之一》一文(下简称“陈映真文”)对陈映真1980年代初理想主义重构的思想历程展开了深入的把握与阐发,文章对陈映真所说的“非常简单却又深刻的”“理想的介入方式”的阐发,值得深入思考:
……要做到“非常简单却又深刻”这一点,不仅要对人类苦难和现代社会的困境有深刻认识,有大悲悯和承担心,还要对生活于其中的人的状态有深刻的洞察——就是既要对这当中人和他所生存的历史和社会互相生产的一面有深刻认识,又要对生存于此互相牵扯的锁链中人的向上冲动和蕴蓄潜能有准确深刻把握,并对在现有历史条件下如何调动这些向上冲动和蕴蓄潜能以重构和改善我们的生命状态、生活状态、社会状态有深刻的解悟,才可能找到陈所说的“非常简单却又深刻的”理想的介入方式……{1}
贺照田在这里把对人的问题和社会改造问题的思考置于现实性与可能性的动态、辩证关系中:现实的人的具体表现是特定历史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因此,需要在深入历史现實内在脉络、把握人和历史及社会间的复杂纠缠的基础上,探索如何“准确深刻把握”和调动人的“向上冲动和蕴蓄潜能”,进而找到“理想的介入方式”。这是贺照田文学研究所特别强调的:在有力揭示塑造人的历史—观念机制和相关时代结构性要素的同时,引入人文视角的分析,自觉思考在历史的实践过程中如何能更积极发挥人自身的主动性,努力对时代进行贯通性的整体把握,这就要求必须以对历史现实的内在深刻认知为基础。贺照田对当代史、当代精神史的研究显示,他有关现实改造的目标及路径的思考,立基于对传统、特别是对现当代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创造性经验的深刻观察和理解,强调开掘内在于我们自身的历史现实中的具建设性意义的经验资源,切实探索使其转化为有效调动当下中国人“向上冲动和蕴蓄潜能”的方式。对于“人和他所生存的历史和社会”之间如何“互相生产”和“互相牵扯”、“在现有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重构和改善我们的生命状态、生活状态、社会状态”等问题,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动态复杂性的高度尊重,贺照田持一种既反思又开放的态度:尊重社会中相互差异的群体、个体在变化着的现实中的不同表现,动态把握其充满张力的心理情感、价值感受,重视对一定境况中生成的人的具体经验的审慎考察与辨析,最终指向的是对如何建立一种“更具建设性、更少破坏性”的社会关系模式的探索{2}。
二
社会改造和人的“可能性”的开掘与探求,需建基于坚实的“现实性”。这就要求改造者在认知、实践过程中找到“与这一社会有效互动的方式”③。贺照田在《启蒙与革命的双重变奏》中,分析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理解如何随着中国革命的现实发展不断深化从而不断逐步增强与社会有效互动的能力。贺照田认为,中国革命20世纪20年代中期获得“对所脱胎的现代中国启蒙运动的主导社会感、社会理解的大尺度突破”后更为重要的进展,得益于社会认识的意识、思路、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突破“过于依凭从直观的社会经济理解角度出发的阶级分析,和由这一直观的社会经济理解出发对人们社会心理的过于直接的推定”;“有效突破知识分子经常犯有的对社会的观念式理解、直观印象式理解毛病”,“学会不只从单一社会经济,而还同时从动态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现实去准确认识、理解、把握这些中国社会阶级”等。{4}这实际上意味着从历史过程中人所置身的动态结构关系出发来理解人:不仅关注通过社会视角所聚焦的政治、经济、组织、制度要素对人的影响,还需关注人自身的观念、意识、价值感、心理感受与现实的相关性:
……(面对不同社会阶层、群体)时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历史-社会条件不断地对他们作出新的政治-社会-心理分析。就是对那些在这一新的社会感、社会理解中被认为有着极强革命动力,被认为是革命中坚社会基础的贫农、下中农、雇农、工人,也必须清楚他们的革命动力同样不仅仅被他们的社会经济阶级位置决定,而还和他们又流动又稳定的价值感受状态、心理感受状态紧密相关,和他们所遭遇的种种具体问题困境紧密相关。
……逐渐学会认清这些社会阶级在时代现实中所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与困扰;逐渐学会捕捉、领会、把握在特定困境中、面对具体课题时这些社会阶级的心理情感状态与价值感受状态……{1}
对人的真实生存状态的深刻认知,需要我们开启物质、经济、制度之外的观察视角。“又流动又稳定”表明,不同的现实条件、因素、情境,不同的互动方式、互动氛围,都会影响到人的“价值感受状态、心理感受状态”,同时这些现实条件、因素及情境的表现形态及其结构关系都处于变动发展中。因而,需要结合具体情境辨析、把握不同人的价值感受、心理感受中哪些部分相对“稳定”,哪些部分更为“流动”。努力“认清这些社会阶级在时代现实中所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与困扰”,要求认知者不断突破自身的认知预设,不断依据对象的动态状况来调整、校正、摸索自己的认识方法与意识、感受,进而寻求有效的实践介入点与介入路径。这样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意识,是具体的实践介入活动尽可能获得更多建设性、更少伤害的重要保障。只有经过这样的艰苦摸索,革命知识分子才能“逐渐学会在动员和组织中准确诉诸这些社会阶级具体、真切的问题困扰、经验感受、价值感受、心理感受”,也才可能在“革命自身可支配资源、力量又极其有限的情况下”,逐步锻造出“准确的社会感,和基于这准确社会感之上的灵活准确的政治感”{2}。社会感、政治感这样的具高度整体性和统摄力的理解层次,都是基于上述的认知工作和在此基础上认知、实践的反复摸索、累积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认识视角的打开,认知意识与方法的调整、摸索,可帮助认识者与实践者深化对于社会、社会中不同阶层群体的理解;同时理解的深化所助推的实践进展与经验的累积,又可有效增进实践者的认知能力。
贺照田在《时代的认知要求与人文知识思想的再出发》一文中认为:“显然,强调对身心感觉变化的历史—观念分析,是一种试图把我们的身心遭遇和社会、历史、语言、文化、教育遭遇连结起来思考的努力。这一努力,要求以内在于历史和现实中认知、把握的方式,去确立不能被社会价值化约的人文价值,而此在社会价值一维之外确立起的人文价值本身由于是内在于此历史被认识和分析,故又可为从此人文角度出发审视、批判社会,提供新的认知出发点、批判着力点。”③这里对人文视角与社会价值视角的关系、人文视角和历史过程中的人的实际存在的关系及对社会历史认知的必要作用等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更深入思考人文视角对于社会理解和社会改造实践的高度现实意义。
在把握历史对象内在展开演变脉络与具体经验内涵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更全面地反思今天的知识状况。例如,突破知识者“经常犯有的对社会的观念式理解、直观印象式理解毛病”,这一目标看起来容易,但在当下的知识、教育模式和理念笼罩下,要想真正达致突破和改变,需要认知者付出艰苦努力。又如,缺乏反思性地、脱历史、脱脉络地运用并非植根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外来理论,不细致思考这些理论和现实间的复杂差异,而直接以这些理论的界定、分析方式来处理现实——从这样的工作程序中产生的社会认识、现实认识,可想而知将对实践和我们自身产生怎样的后果。再如,用“碎片化”“内卷”等颇具概括力的“大词”来描述、界定人的生活、生存状态,一方面有一定的解释效力,另一方面如果不分对象、范围,不加限定和不加反思地运用这些概念,则会因为指称的笼统、含混,不仅无法准确传达我们想要传达的对象的问题、困境,而且极易对认识者的现实认识产生误导、遮蔽,这就不仅无助于人们摆脱困境,反而更易引发一些消极性后果。
我们需要不断反思:我们通常习惯的某种先在正确的立场和观念及观念逻辑实际上是否能够有助于我们贴切地认识对象,它们是否在实际运用中对对象进行了简单粗糙的处理。因此,保持对对象和现实世界真正的开放性,是认识能否深入现实、实践能否获得它所期待的现实功效的前提。在根本意义上,认识工作不仅仅是知识问题,认识工作尤其关乎我们的生活与生命存在。
三
贺照田的研究强调了认识方法与认识者对社会和人的理解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启蒙与革命的双重变奏》对中国革命的社会认识经验的探讨,展现出这一关联性的丰富内涵:
……為了把这社会中被认为有革命性的阶级、阶层的革命性召唤出来,常常需要革命知识分子不仅要把握住不同阶级、阶层通常都会分享的那些社会经验、情感经验、心理意识、价值感,还需深入去掌握只在一阶级、阶层内在具有的有效共通性的社会经验、情感经验、心理意识、价值感,并每每要深入到一阶级、阶层内部不同人群,乃至其中很多具体个体的社会经验、情感经验、心理际遇中去认识理解他们。{1}
认识和实践若想准确捕捉、把握“具体”,需要在不同层次的“具体”和“普遍”之间不断往复,需要在不同层次的现实认识和把握中,反复锤炼改造者的现实感与社会感。这样的工作意识与工作程序,有助于认知者避免自身认知走向抽象化和教条化,保持对超出自己特定关切目标的社会群体和多方面社会现实的开放状态。文章特别指出:“……此后相当一段时期,中共革命所以能对自己的政治感、行动策略不断作出既核心原则连贯又灵活有效的调整与安排,实根植于这些艰苦获得的认识凝结、实践经验凝结。”{2}在这种“凝结”的基础上,才可以形成有效的实践结果:“在构想自己的介入实践、革命组织时,能真地充分根据在地资源来行动作为,并同时更多消化、吸纳、解决多方面在地问题,同时又更充分畅发本有的在地生机与活力。”③因此,真正有力和效果长久的社会改造,必须根植于社会的内生力量,立基于有效吸纳并妥善处理在地问题,尊重且有效发掘、调动在地社会的生机、脉络与能量蕴藏。如果和在地社会经验脉络有很大距离,无法“更多消化、吸纳、解决多方面在地问题”,那即便这种社会改造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也无法保持良性持续状态。“畅发本有的在地生机与活力”不仅出自学理的要求,更是对现实中鲜活生命的尊重,也是对历史连续性的维护。
关于认识方法与发掘调动社会的内在生机活力之间如何形成相互助益的关系,贺文没有界定和具体说明何谓“在地资源”、何谓“多方面在地问题”及“本有的在地生机与活力”,而是通过“充分根据”“更多消化、吸纳、解决”“更充分畅发”等表达,强化了对介入意识、介入行为的理解与要求。认识不同层次社会现实和在地资源、问题、生机脉络,实际上关联着如何以尊重、平等的态度认识、对待在社会位置、社会资源、生活条件、观念价值、经验脉络等方面有所差别的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与个人。在社会发展节奏快、历史变迁剧烈、社会流动性增强、不同群体间社会差距扩大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尤具现实紧迫性。朝向这一目标的社会改善、改造工作,需要确立一些基本意识,需要尽可能认识不同阶层、群体、个人遭遇的方方面面问题,需要思考、探究如何有效促成不同社会群体间的相互认识、相互理解,探索有助于建构更具建设性社会关系的生活、工作、文化形式,等等。
贺照田的研究体现出对这些重要方面的持续思考,通过将社会视角与人文视角内在结合起来,着力开掘曾发挥着积极社会建设效力的经验。在论述抗战时期的历史经验时,他分析了在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推动下,“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上更具优势位置的阶层”与多方面处于劣势位置的阶层,如何彼此加深相互了解,如何逐步产生出连带与认同感:“新的情感—意识—心理—价值感觉状态的生成,既和中国社会下层阶级开始苏醒、正视自己的阶级经验、阶级情感、阶级价值感受相关,又和包括下层阶级在内的社会众多阶级实际又在相当程度上超越自己原本经验理解视野、情感价值轨道,形成着新的情感意识、价值感受意识状态有关。”{1}这一社会状态的生成,与革命面对社会不同阶级、阶层、群体时摸索获得的认知进展、互动方式、实践方式有直接的关联。
在“欢欢文”中,贺照田同样以社会视角和人文视角内在结合的方式思考对家庭结构关系的当下理解:
时代关于“家”的主流理解,并不是从中国人、中国社会具体“家”的存在,特别是其时乡村家庭的具体存在,来展开思考,观看不同脉络、不同价值肯认、不同个性和经济条件的“家”怎么意识与努力,才能真正达至家庭的充实、幸福,而是有太多先入为主的强势灌输、强势理解,而这恰恰构成了对太多家庭,特别是乡村家庭的意识与价值误导,从而对家庭造成伤害。{2}
通过从时代的政治经济等大结构的思考入手,同时打开观念、意识、价值导向、心理、情感感受、身心感受等角度,思考社会群体的相互认识和理解,思考有关生活、家庭、伦理及社会关系的调适、改善问题,才能有助于社会中相互差异的各群体间发展出更具建设性的关系。在现实中,观念意识和价值导向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状态与社会关系理解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文视角和社会视角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动态地认识社会、与社会有效互动的方式,可以整体性地认识把握观念意识和价值导向的现实塑造力及可能造成的伤害性后果,可以更为有效地发挥其积极潜能,最终获得社会及生活于其中的人的理想改善。
四
贺照田有关知识者深入认识社会、寻找与社会有效互动方式的探讨,还关联于主体成长的路径问题。《启蒙與革命的双重变奏》通过深入分析具体历史经验的内在生成过程,揭示了现代知识分子和中国社会之间形成“双向启蒙关系”的条件:
……对中国社会、这社会诸多阶层、这诸多阶层中众多个体现实生命经验的认知与情感投入,使这些现代知识分子中相当部分人首先获致的,便是通过对这些具体而实在经验的进入和掌握,得以不断调校、扩展、充实自己的中国、中国社会、中国人的理解与认知;并以这些理解、认知进展为前提,不断充实、调校、修正自己的现实感、实践感、政治感;并因和这些充实、调校、修正相伴随的实践探索开展,而更容易和自己所关怀的对象建立起真实、有效的身心感通、情意感通,从而使得这些实践中的知识分子也更容易克服因浮在社会真实之上而常不免的虚无感、孤独感,而在介入实践中收获身心的结实、饱满。③
这是研究者基于历史经验的阐发,凝结着研究者对中国现代历史脉络、境况与时代结构性课题的深刻理解,也反映出研究者自身对身处其中的当下社会状况及其困境的深刻思考。在研究者的视域中,历史认知的路径、历史认知与现实的关系、社会改造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不仅与社会改造行为如何获得持续的动力、改造实践如何获得长久持续的积累功效等问题直接相关,更与社会认知与社会改造实践主体自身的成长问题具有结构性关联:主体问题、主体成长的路径问题,不仅是理想主义重构和社会改造的主题,更直接关联当下社会日常状况的改善。如何培育更加健康、良性的自我意识、他人意识、社会意识,如何使人的成长与社会关系的打造形成有机关联,已成为紧迫的时代课题。贺照田的思考指向的是探索一条将个人与他人、社会进行有机联结、形成相互助益关系的建设性道路,通过主体与社会展开有效互动的方式,主体可以在这条道路上获得自身的成长与培力,同时也可以经由这条道路走向社会改善的理想方向。
作者简介:莫艾,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1950年代社会主义美术史及当代知识状况与主体问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