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近代建筑砖砌墙体构造的地域性特点

2021-12-24 10:55马秀英
四川水泥 2021年11期
关键词:砖墙广府饰面

马秀英 刘 伟

(广东白云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广府近代建筑因其所处位置及历史原因,建筑大多是砖混、砖石,砖木及砖砌钢构结构,墙体多为砖砌形式。调研发现,国内对于岭南建筑的文化及设计特点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砖墙的砌筑形式和技艺研究较少,尤其是体现在适应气候特点这块研究甚少。

1 广府地区近代建筑特点

广府主要指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及周边地区,属湿热地区。开埠后,广府地区成为重要的贸易港口城市,受西方技术与艺术的影响,这时期的建筑独具特点。一是建筑形式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如广州就有包含骑楼形式的商业建筑、民族形式的纪念建筑、西方古典形式的银行、海关、宾馆等建筑及园林化的酒馆建筑[1];二是兼容并蓄的建筑文化,如近代建筑中的竹筒屋和并联住宅在空间布局的经济性体现了岭南人的求真务实,后来引进彩色玻璃的满洲窗都说明其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2]。三是西学中用的建筑技术,如吕彦直设计广州的中山纪念堂,建筑大厅跨度约为30m,体积达50000m3,采用西式钢桁屋架、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则沿用传统的中式攒尖顶[3]。

2 西学的近代建筑砖墙的构造及砌筑方式

建筑外墙是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建筑文化和特色的一部分。岭南传统建筑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利用当地材料及构造技术,形成了多样的建筑外墙形式,如夯土墙、砖石墙、蚝壳墙等。而近代建筑由于水泥、钢材等新型材料及新的施工方式的出现,受西方建筑技术的影响,外墙多是砖砌形式,且其构造方式及砌筑方式也与传统建筑不同。

砖砌墙体根据其构造形式不同主要分为清水砖及砖墙外加饰面层两种,清水砖根据其颜色不同分为青砖和红砖,两者的区别是由于烧制温度和冷却的方法不同而形成的。另一种墙体加饰面层则种类多样,常见的主要有抹灰、涂料、面砖、水磨石等形式。

2.1 清水红砖墙

清水砖墙指的是用砖砌好外墙后,只需勾缝处理即可,不需要再进行外墙装饰。施工时要求制砖要标准、整洁,砌筑时要规范整齐,勾缝时要细致,这样才能砌筑高质量优美的建筑外墙。岭南传统清水砖建筑多采用青砖如西关大屋、竹筒屋,祠堂书院等,这些建筑采用“丝缝”、“淌白”、“糙砌”等砌砖工艺砌筑的墙体[4]。

近代建筑的砖砌墙体主要采用的标准的机制红砖,与西方传统用砖的尺度较为接近,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之间的用砖尺度有所不同,一般公共建筑用砖略大于住宅建筑用砖[5]。砌砖灰缝的材料主要是水泥砂浆和石灰砂浆,由于岭南气候湿热,石灰砂浆具有较好的吸湿性,与红色砖墙颜色搭配更美观,故常用在大面积的墙体上,而水泥砂浆防水性较好,但是质感粗糙,颜色较暗,故常用在地基和构造柱等承重构件,后期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砂浆中加入黑色或白色的颜料,改变砂浆的颜色,从而适用于墙体中。灰缝常用的形式包含平缝、凹缝、方缝、凸缝、三角缝及元宝缝。(见图1)

图1 灰缝的形式

2.2 砖加饰面层

岭南传统的外墙饰面基本是先一道石灰砂浆再抹纸筋灰浆,最后面罩石灰浆,为了增加装饰效果会增加一些灰塑、砖雕、石雕、陶塑等传统装饰。19 世纪末水泥才传入我国,由于水泥粘结性强,硬化后的强度大,防水性能好,故常与其他材料混合使用运用到近代建筑的外墙饰面中。常用的外墙饰面做法包含平抹法、涂料类、拉毛、水刷石贴面类等,这些做法与当今常用的外墙面饰面法基本相同。

平抹法是指墙体砌完后(墙体应平整光洁),先用麻刀灰、素水泥砂浆等找平打底然后再用纸筋灰或者黄沙水泥再抹一层作罩面层。早期的建筑用的是黄沙水泥所以面层呈土黄色,后期出现白水泥和灰水泥,也有将其他颜色掺入砂浆内形成各种颜色。

拉毛法找平层与平抹法一样,只是面层较厚,罩面后洒水浸透,再用棕刷、笤帚、铁抹子或滚筒等工具通过拉、搭、洒、滚等操作使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肌理后形成拉毛的效果,之后再涂其他颜色丰富立面(见图2)。

图2 拉毛法做成粗面防石饰面

水刷石的找平层同平抹法一样,先用水泥砂浆打底,待干后涂刷一道素水泥浆,随即用1:1.25~1:1.5 水泥石子浆抹平压实,待达到一定强度后,用棕刷由上到下,蘸水刷去面层水泥浆,使石子颗粒外表露出,最后用喷雾器由上往下喷洒清水,冲洗干净表面即可。如广州沙面建筑群的英国领事馆就是采用水刷石的方式模仿石材的效果,减少石材的使用[6],(见图3)。

图3 水刷石模仿石材

贴面类的底层同抹灰类的一样,面层粘贴陶瓷面砖、马赛克和石材,其尺寸规格多样,近代建筑常采用与实心砖相同的尺寸对缝粘贴,营造清水砖饰面的效果。

2.3 外墙砌筑方式

岭南传统建筑砖墙是以空心墙为主,工匠在砌筑的时候按全顺、一顺一丁、三顺一丁等方式砌成双隅墙或者三隅墙,砖墙内部形成空气间层,这种空心墙隔热防潮效果较好,而近代建筑多采用实心墙,其砌筑方式采用的是西方的传统承重墙砌筑方法,包含弗兰芒式(Flemish bond)、英国式(English bond)这两种形式及由这两种形式演变出来的延伸式(Stretcher bond)、堆垛式、和拼花式等,具体的形式差别见表1。

表1 墙体砌筑方式

3 适应气候广府近代建筑的构造形式

建筑外墙的构造形式不仅受施工水平、材料及技术的影响,同时也受当地的气候环境及文化的影响。如我国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南方的建筑的布局注重通风遮阳,建筑外墙开窗面积大,墙体较薄的特点;北方的建筑布局注重采暖保温,建筑间距较大的特点,建筑外墙的开窗面积小,墙体厚重的特点。

3.1 广府地区的气候特点

广府隶属岭南地区,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根据我国《民用建筑热工规范》GB50176-2016 规定,该地区属夏热冬暖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辐射量较多,全年高温时间长,降雨量大,为适应这一气候特征,岭南建筑多以通风遮阳为主,建筑外墙主要考虑隔热、防潮、防雨及防虫害。

3.2 建筑外墙的隔热遮阳

室内温度高主要是室外太阳辐射热通过窗户直射和外墙(主要是西墙)及屋顶传递到室内的。因此,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近代建筑中常采用的构造方式:一是减少开窗面积,但不利于湿热地区的通风;二是在外窗设置遮阳板或卷帘等遮阳措施,减少阳光通过窗户直射室内;三是采用砖、石墙、泥墙等热惰性大的材料,增大墙体的热阻,从而减少室外热量传递到室内,如外墙增加饰面层增大了墙的厚度;四是建筑屋顶采用双层瓦的形式,即瓦与瓦之间设置空气间层,起到通风隔热的作用。

在近代建筑中受西方古典建筑及技术的影响,为了适应岭南本地气候特点,出现了实用性超强的“骑楼”建筑,例如广州老城区的商业建筑(见图4)为了适应广州炎热多雨的气候形成“骑楼”。底“骑楼”人行长廊既可通风遮阳又可避雨,还可敞开门面广招顾客,也是现在沿街商业常采用的模式。

图4 广州骑楼商业街

3.3 建筑外墙的防潮、防水及防虫害

外墙作为建筑最大面积的围护构件,不仅要抵御日晒更应该防风雨。岭南属湿热地区,雨水充沛,降雨量大,城市时常发生内涝,因此在建筑外墙要做到防水防潮防虫害。近代建筑中外墙常用的防潮是底层同西方传统民居一样,高台基下设置架空层,架空高度700mm~2000mm 不等,在两边的侧墙上开设洞口并安装铁篦,形成通风层,有利于防潮和防白蚁和老鼠等虫害,通风层上再设置地板(见图5)。墙体的厚度一般达到300mm 左右,多采用水泥石灰混合砂浆砌筑的实心红砖墙体,面层采用水泥砂浆抹灰或者贴饰面层的方式,达到防水防潮的作用。也有用其他的材质代替水泥石灰砌筑材料如1888 年建的广州石室圣心教堂采用的就是传统的“糯米桐油”代替水泥,既防水又牢固。

图5 外墙底层通风口

4 结束语

广府地区近代建筑外墙受西方技术和审美的影响,其砖墙的构造形式及砌筑方式等与传统建筑不一样,但是为了适应岭南地区的湿热气候特点,外墙增加了骑楼的形式、地板以下设置通风层,屋顶设置双层瓦等形式。通过研究这些构造形式,施工技艺等不仅为近代建筑的修复提供技术支持,也为之后的建筑地域性设计提供一些借鉴及参考。

猜你喜欢
砖墙广府饰面
“广府好礼”广式糕点礼盒包装设计
浅析建筑施工中的墙体构造
木饰面在住宅空间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阜平辉绿岩饰面石材矿废石利用简析
五家饰面石材企业进入全国绿色矿业名录库
山东莱州三个饰面用花岗岩项目顺利通过评审
当前广府籍海外华人统战工作研究
从“广府文化”的发展探索非遗传承的现实方法
浅谈砖墙砌筑施工技术
浅析建筑施工中的墙体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