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主持:叶扬
我们仿效BBC的广播节目“60秒改进世界”(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the World)推出了“改进建筑60秒”栏目,每期将在世界范围内采访两位人物,请他们就建筑、城市、景观、技术等相关问题在60秒的时间里讲出一个或两个有启发性、批判性甚至有争议性的观点。本栏目如实记录了他们的话,采访所拍摄的视频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相关网页上。所述观点只代表嘉宾本人,与本杂志立场无关。
郭明卓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
郭明卓建筑工作室主持人
GUO Mingzhuo
National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Master
Consultant Chief Architect, 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Principal Architect, Guo Mingzhuo Architectural Studio
汪孝安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
WANG Xiao'an
National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Master
Chief Architect,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把建筑设计的创新理解为追求怪异和视觉冲击是一个误区,建筑创作首先要满足项目的物质功能要求,即适用,这是最基本的。其次也是更高的要求是项目的精神功能。建筑师对项目有关的历史文脉和人文环境要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通过空间的塑造、结构和材料的运用,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建筑设计要有技巧,更要有思想。在建筑创作中,建筑师个人的学养是最重要的。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我们对优秀历史建筑充满崇敬之情,我们也常为其精致的细节和精良的工艺所叹服,达成这样的结果,背后一定有一个有效的系统在支撑。建筑作为一个工业体系,各个环节相互协调的有效性是最终产品品质的保证,一座好的建筑,设计水准的高下自然是基础,而其后的实施过程也至关重要,建筑师对于构造、材料与施工品质的控制、施工企业自身技术工人团队的素养、各项施工工艺的深化放样流程,均是不可或缺的品质保证,当下的工程建设体系有着很大的改进空间,纵然有着更为先进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手段,如果基本建设管理流程、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施工工艺体系和建构品质不能达成共识,则一切有关功能、空间、形态、建筑艺术等等的建设目标均将大打折扣,那今天的建筑是否能经得起后辈的评判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咫尺山林:建筑学践行与观察
作者:褚冬竹
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建筑是建筑与建筑的不同
Architecture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rchitecture
作者:阿道夫·克利尚尼兹/Adolf Krischanitz
出版:Hatje Cantz, 2010
这是一本看似散文体、随笔式的建筑自传,记录了褚冬竹先生迄今的求学、教学、研究和创作历程,实则是一本将思想火花转化为系统思考的文集。在咫尺山林》书籍靳口的文字上,作者将自己定义为“教师、学者、建筑师”,想必对于众多建筑院校的教师来说可谓“心有戚戚焉”!文集也是围绕着建筑学的教学、科研和设计实践3条线索展开。3条线索看似平行,实则隐性交汇。书中不仅呈现出作者如何将自己的认识、科研和设计实践构建起跟教学的关联,引领学生“开始设计”“赋能空间……观达天下”,而且这种精神不会因职业身份的改变而改变,相信现主要作为建筑师的作者亦是如此。
就建筑学这门知识系统或者是专业技能来讲,“教师、学者、建筑师”三种职业或身份,要求的能力其实是不一样的。一位学者或一位建筑师,如果其能力不付诸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话,很多问题的讨论并不在一个维度上。对于建筑创作来讲,建筑师需要有自己的独特的认知和理念,也要有为使用者提供综合策略的设计能力。作为学者则应有探寻事物规律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学术见解。正如柳冠中先生所认为的“艺术家见自己,科学家见天地,设计师见众生”。作为教师,即要以学生为主体,将上述种种传授给学生,启智育人。《咫尺山林》中例举的汉字“敩”(xiao,通“教”/xue,同“学”)乃教与学一体。通过architecture+lecturearchi拟合成Teculture,来“传递一层关于技术与文化融合交织的意思”,表达作者基于技术哲学的建筑学态度。此类建筑本体和内涵扩展的思考在书中随处可见。书中同样从教学、研究和设计3个方面思考并阐述了3种职业(身份)之于建筑学的关系和态度。
教师、学者和建筑师在未来应该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这要看如何定义这3种职业(或身份)了,因为知识存在的形式,以及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方式已大为不同。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那这样的“老师”一定会被淘汰。同样如果建筑师也只是会根据任务书和规范红线来进行所谓的设计,甚或是“案例”的调配师,那这样的建筑师一定会被AI设计取代。学者型的教师指导学生理应更有“方法”,而不是跟实践脱节的“另一种的存在”。科研某种意义上虽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而事实上只要经过在地实践,就会去除很多研究中的伪命题。“理论终究来源于实践,并走在前方引领新的实践”(《咫尺山林》)。学者型的建筑师不仅更有思想,也更有生命力。书中褚冬竹先生的设计作品体现得非常充分,有着明晰的学术思考和设计创新。所谓设计创新就是能贡献新的学科认知、新的建筑语言,有学术增量,即便是再小的一个学术命题,再小的一种解读和应对策略。作者将日常生活容易熟视无睹的城市现象、隐匿的建筑学的问题、设计与教育的思辨通过自己 “学步”时的竞赛和作业、行走“游记”和教学札记、建筑师及其作品的评论、创作实践的学术思考等逐一或隐或显地呈现出来。
建筑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决定了建筑学的教师、学者和建筑师的素养和职业技能,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似相关的,也就是需要将多维的知识系统和复杂关联,生成综合策略,通过用三维或二维的方式呈现,用线性的流程环节来传授、书写和推行,也应兼有导演、领导者、游戏设计师的才能,应是很好的架构师(Architect)。《咫尺山林》呼唤关注建筑学的全面价值,书中所呈现的仅是作者“思与行”的片段,也仅涉及建筑学的部分问题,但可以窥见作者的思想和能量,想象建筑学的全貌,正是咫尺可见山林。□(撰文:谭刚毅,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建筑是建筑与建筑的不同”,同时是一篇文章和一本文集的名字。它们的作者是奥地利建筑师阿道夫·克利尚尼兹(Adolf Krischanitz,以下简称AK)。这个颇难翻译,且不管如何翻译都多少有点拗口的句子,揭示了AK同时作为思考者和实践者面对自己工作的态度:“持续对设计任务做出反思,直到其中蕴含的所有潜力都变得明朗起来”。在文中AK写道:“建筑不仅是思考、感受或运用。建筑更多的是通过行动建立意识的过程,建筑是为创造榜样所进行的不懈尝试。”“(建筑)在变化与延续之间、内部反思与外部观察之间、艺术与日常用语之间产生的互动不断地呈现出各种差异性,成为多元丰富的整体。” “真正决定性的因素是对一致性及由此产生的差异性的感知……”对AK来说,建筑师不仅以创造者的身份发出声音,也倾听声音投射到不同的对象上激起的回响,就像山谷中的回音,混合出的声响具有更丰富的面相。
AK在柏林艺术大学建筑系任教近20年,他的讲课风格有一种带着即兴感的深思熟虑。他常常在上课的前一晚才决定第二天要讲什么。触动他的,可能是在路上看到的景色,也有可能是工地上遇到的问题。他会从这些随机的话题生发开去,最终回到那些他反复思考的问题上来。比如他对城市图底关系、功能与空间的逻辑、或者阿道夫·卢斯、墙上的洞和缝隙以及生活方式、旅行、他者和陌生人的见解。他的学生都记得那些折得皱巴巴的小纸片。这些思考就被他记在这些小纸片上。上课的时候,他会从上衣内袋里把它们拿出来,展开,看上几眼,然后就开始一个半小时的输出。现在回忆起来,AK的课是非常生动的,他会举大量建筑或艺术的例子,也会援引他喜欢的作家,如列维·斯特劳斯、罗伯特·穆齐尔等等。他会在一种特定涂料的生产方式和非常抽象的理论之间反复横跳,对于刚刚接触建筑的学生,要跟上他的节奏并不容易。后来,我们的助教乌塔·格拉夫(Uta Graff)在他快要退休之前,把这堆小纸片都收集了起来,集结成这本书。
书里收录了30多篇小文,其中一些标题很有意思,比如:对“新”的狂热崇拜、“亭”的主体性、液化和再次固化,也有一些标题比较平易近人,比如建筑与生活方式、材料的普世性或者旅行的建筑。文章大都短小精悍,充满了德语区建筑师那种略带晦涩的思辨,但有时候也会蹦出一点奥地利式的冷幽默,比如谈到阿道夫·卢斯时,AK吐槽道:关于卢斯能说的都说了,然而参照建筑界的现状,明显没有任何人搞懂他在说什么。这本书里还收入了AK与多年交好的同行马塞尔· 梅里(Marcel Meili),奥托·卡芬格(Otto Kapfinger)和赫尔曼·捷克 (Hermann Czech)的3篇对话。□(撰文:蔡为:Buschmeyer + Cai Architekten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