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源,彭茜/SU Yuan, PENG Xi
随着城市快速扩张,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也讲求效率,一如流水线生产,暴露出城市“千园一面”的问题。在当今“多元共存”与“和而不同”的全球化时代,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一元化,要避免文化趋同,意味着探索新的设计途径,挖掘自然演化规律与文化交融生长的设计类型,借助新的创作形式与设计语言来塑造更具历史语境的景观环境与景观价值。基于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探讨公园绿地景观文脉的传承途径与延续性显得尤为重要,而对文化差异的捍卫和对全球化的抵抗绝不是消极的,地域性、历史性与全球化也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之间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作为风景园林和城乡规划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其主要内容包含:(1)公园绿地的建设规模、时空格局、变迁趋势;(2)公园绿地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协同联动作用,包括人口、土地、经济等与公园绿地间的耦合关系;(3)作为城市系统要素之一,公园绿地纳入“公园城市”、生态文明等重要规划体系当中。
在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历史文脉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的积淀而形成的,是城市历史的传承,体现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精髓。城市有自身的发展痕迹,这种痕迹代表着过去,承载着那个时代的生活(图1)。 杰弗里·吉利柯(Geoffrey Jellicoe)在《图解人类景观》(The Landscape of Man: Shaping the Environment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 Day)一书中提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在现代公共性的景观之中,所有的设计都取自人们对于过去的印象。”[1]其意义也在于缅怀过去的同时,对未来作出展望,公园绿地作为历史文脉的载体,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传承发扬的重要作用。
1 历史文脉是地域特征与文化沉淀的集中考量
历史文脉在当代为公园绿地赋予了新的内涵,主要体现为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显性的空间方面主要为地域特征,具体为气候、植被、动物、水文、名胜古迹、风貌特征等,这些特征具有强烈的标识性,为识别一个地方的公园绿地提供了强有力的符号特征。隐性的时间方面为文化沉淀,主要有当地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非物质文化等,隐性即不易察觉,这些特征需要观者有一定的文化沉淀,对当地民风民俗有较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宗教常识,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公园绿地的历史文脉,也为文化趋同下的公园绿地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赋予了新的内涵。
原型(archetypes)源自于希腊文“architypos”,“archi”为“初始”“首例”之意;“typos”为“痕迹”“压痕”之意,顾名思义就是原始的经验和体验[2]。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从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诠释了原型的内涵,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是原始意象经过后天的经验积累所产生的本能和心灵结构,是原型意象形成的基础和本源观念[3](图2)。
由此可见,人们潜意识中的景观原型常以约定俗成的景观意象投射出来,它是景观历史文脉的外在表征。
历史原型来自于历史的积淀,是将文化与特定的历史阶段相结合,从而感知历史文化原型所赋予的意义,体验时间上的深度和文化上的广度带给人们心灵上的触动,使历史与现实得以沟通。基于原型的历史表达方法有两种,分别是以历史实物作为原型和以原始意向作为原型。历史实物是以历史遗迹作为基础,而原始意向则是缺少了实物的因素,运用事件、风俗、情感、精神等抽象概念进行提升再创造。因此,可以认为景观原型是历史文脉的集中体现,既包含了各类意象构成的内在意涵,也包含了由意象指导建构的空间典型实体(图3)。
我国从近代开始,逐步引入了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及模式,城市高速发展,由此催生了城市公园绿地的形成,作为城市绿地的主体与核心,它承担了居民游憩、生态改善、抗灾避难等综合功能。在快节奏的城市更新当中,公园绿地的地域特征需要如何体现无疑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问题,笔者将从认识、挖掘、保护、创新、表达5个维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2 荣格原型理论释义
3 历史文脉与原型语汇间的相互关系
4 历史文脉延续下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流程 (1-4绘制:苏源)
表1 不同分类标准下公园绿地的定义
目前世界各国尚没有统一的城市绿地分类方法。中国城市绿地的分类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其中,《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绿地分类标准》(GB50137-2011),《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 91-2017),《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这些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公园绿地的概念都有着明确的界定。
一般意义上的公园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功能为主,兼具生态、美化、科普及防灾作用的场所;而从土地利用的视角来看,公园绿地是城市用地的一种,属于城市绿地分类中的城市绿地。因此,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城市功能用地的组成部分,是人地关系的体现方式之一,其所在城市背景的自然、文化地域特征与公园绿地的职能发挥在城市语境下映射出多重关系,公园绿地在多尺度的空间上也呈现出历史性的功能特色与使用者需求。
景观叙事最早由塞特斯怀特(Jan Satterthwaite)提出,认为通过建设纪念馆、历史街区让人们对城市历史产生回忆。景观叙述的研究在1960-1990年间达到高峰,由于叙事学的兴起,人们开始从时间叙事转向空间叙事。马修·波提格(Matthew Potteiger)在《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中提出了命名、序列、揭示、隐藏、聚集、开启的叙事策略,对其后发展影响深远。近几年来,我国对此研究也逐渐升温,如吴庆书以日本东京品川中心花园为案例的叙事手法分析,肖竞以历史城镇保护为方向,通过建构筑物、人群活动、环境绿化、场所空间等景观叙事要素语汇作为叙事文本进行研究。
集体记忆最早由哈布瓦赫在《记忆的社会性结构》提出,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指具有自己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具有社会性、选择性、系统性等特点。
本文沿用景观叙事的表达方式,对历史原型或一系列历史原型进行阐述和组织,建构出具有地域文化与历史特征的集体记忆,并将其传承为特定的景观叙事体系[9]。
结合上文对于景观叙事方法的论述,提出针对历史文脉延续下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流程(图4)。
首先是实地景观调查与分析阶段。调查信息包括3项:景观的自然生态因素,社会人文因素以及反映前两项因素相互作用的视觉外观。其中,调查社会人文因素尤为重要。源于居住与土地使用的人类文化印迹可能已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因此,历史的关联、事件和里程碑应该和当前的土地与人口分布、定居点和工业遗址等因素一并记录下来,为接下来的规划设计奠定基础。
其次是评估与主题定位阶段。在公园绿地历史发展进程中梳理文脉资源,提炼地域与历史元素,明确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的主题。充分抓住场地资源优势,提炼精辟而又全面的主题。接下来进入景观叙事阶段,根据主题提取景观要素,组织景观空间,搭建叙事结构,运用景观叙事语法撰写叙事文本,并编排叙事情节,传递人类文化与历史的集体记忆。之后用公众参与和研讨会的方式评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接受度,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直至完善,最终方案得以施工成形。
在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公园绿地承载和传递着人类文化与历史间的故事,而景观叙事通过搭建叙事结构、撰写叙事文本、编排叙事情节,以具体的景观要素来展示人们的设计意图[10]。
2.5.1 搭建叙事结构
在《风景:诗化般的园艺为人类在造园》(The Poetics of Gardens)一书中,作者查尔斯·莫尔(Charles W. Moore)曾经对景观叙事有过这样的描述,“园林的道路可成为剧情的脉络,使不同的时刻和事件连接起来,成为一篇篇叙事。叙事结构可能是一根单链,事件有其开始,有过渡,有结局”[11]。搭建叙事结构是以某种特定的景观文化理念为指引,借助于景观空间的组织与架构并以时间延展的方式呈现[12](表2)。
例如,冯纪忠先生设计的方塔园,传承了传统建筑技艺的同时也融合了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与方式,围绕在“与古为新”这一精神立意下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园林,形成古今交汇、中西交融的格局,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其园林氛围的营造也体现了宋代朴素、疏朗、旷远、高古的精神写照。方塔是整个园子的中心,整个园子主要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条是从北入口,经过通道,紧接着到照壁,遥望方塔,转弯到南岸草坪,形成起承转合的衔接;另一条叙事线是从东入口开始,经过垂门、踏上堑道,在照壁出转弯,途径方塔,到达南岸草坪,通过台阶高差等竖向设计来引导过渡空间(图4)。他利用洗练的白墙、古朴的铺地和留白的艺术等现代与传统意向相结合的元素来构建塔院,使人亲近方塔原生的自然气息,体验宋元山水中某个素朴的版本,体会其中高远孤傲的深邃禅意。
2.5.2 撰写叙事文本
“如同语言一样,叙事建构意义;如同词语构筑句子,叙事运用一系列的事件来建构含义”[13]。撰写叙事文本时结合了景观空间语汇的组成要素与合成逻辑,如视觉要素、听觉要素、情感要素、身体的感知与风俗习惯等,进行相应的概念转译,来塑造和继承历史的痕迹(表3)。
在撰写叙事文本的过程中,常常会用到“叙事语法”,这种“叙事语法”在空间中对应的修辞手法,具体分成以下4类。
(1)隐喻与象征
在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借用景观中某个具体的事物来指代特定的人物或事件,设计师通过刻、画突出民俗文化的符号引导人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例如徐家汇公园中设计者用水系分割了地块,象征了上海浦东、浦西在城市竖向肌理上的不同(图5)。
表2 景观叙事的时间维度
表3 景观叙事文本的撰写
(2) 对比与反复
叙事语法中的对比是通过两个具有鲜明对立特点的不同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的内容包括色彩、质感、肌理、意境、风格、造型等。反复则是有意让某种景观元素或空间片段重复出现,以突出叙事内容。例如方塔园中,何陋轩的三层台基从上到下依次按角度叠落,这种被定格记录下的操作过程,是历史、现在与未来的时空转换(图6)。
(3) 拼贴与借用
拼贴修辞强调的是多元要素的彼此借用,具有某种混合搭配特征。对于场景体验者而言,置身于这些由多种意象元素拼凑的,带有些许庞杂紊乱的空间,将现实生活的事件引入到充满疑问与模糊晦涩的空间中,给人留下被抽象的意味深长的迷惑与遐想。而正是在这样特定拼凑的语境中,景观空间在文脉延续下的叙事含义也得以呈现。在方塔园中,冯先生截取松江至嘉兴一代农居庑殿顶的形态特色(图7),其中的景观意象,是用屋脊与檐口、墙段、护坡等等的弧线,共同组成上下、凹凸、向背、主题变奏的空实综合体(图8),未将其掇来作为何陋轩的设计主题,而取其弧脊形态作为地方特色的符号予以继承。
(4) 抽象与变形
5 方塔园叙事结构(图片来源:冯纪中《与古为新:方塔园规划》)
6 徐家汇公园平面(局部)(绘制:苏源)
7 何陋轩三层台基模型(图片来源:http://www.ikuku. cnarticlecama-jiechuchengjiu-dezhu-fengjizhong)
8 松江到嘉兴一带的庑殿顶民居(图片来源:上海市档案馆)
9 方塔园中何陋轩草图(图片来源:冯纪中《与古为新:方 塔园规划》)
抽象是在与上下文的关联中,将设计原型经过大胆、夸张的变形,通过对构成造型元素的点线面重组,将设计原型的真实形象概括并抽取。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将地域原型进行重构,更为自由地表现空间。在方塔园中,冯先生摒弃了一般城市公园对于古典园林生搬硬套之做法,放逐古典的繁复涵意,通过粉墙、石砌、土丘、竹林、草房等简化的地域特征,营造和烘托了颇具地域痕迹的文明进程(图9)。
2.5.3 编排叙事情节
在公园绿地规划方法中,景观的叙事情节不仅作为一种艺术存在,还强调了其中的逻辑秩序,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空间记忆。常规的空间序列依次可分为前景、推进、高潮、后续等空间单元,而在景观叙事中,取消了空间单元之间的过渡,强化了叙事主线;空间单元之间产生叠加,重整了空间序列。
在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历史”与“文脉”的恰当表达,或许会使场地和城市中的人们收获到精神上别样的体验。而景观文脉是什么?如何坚持保护地域特色,实现景观设计中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创新?这是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由此,本文分析了基于历史原型的景观叙事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方法和具体流程,为合理利用场域内外综合要素,实现古为今用的系统性设计提供思路与借鉴。
10 方塔园中的堑道(摄影: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