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翠
高校学生党员培养管理质量探究——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王 翠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党员建设。根据目前大学生党员发展和培养中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即线上宣传调查监督,线下教育培训考察模式,构建“三维三化”(三维: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程序保障,三化:项目化、基地化和课程化)的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培养质量管理体系。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培养和发展合格的党员是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维三化;质量管理;党员培养;大学生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培养、发展大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高校学生党员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我们要规范学生党员的质量管理机制,建立优秀的质量评估体系,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这是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先锋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保持基层党组织先进性的重要举措。我们通过线上宣传调查监督,线下教育培训考察模式,以工学结合、社会实践等形式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提高其培养管理的质量。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要求,结合发挥“十大育人”体系的实践育人功能,我们要对大学生党员在发展、培养、教育和管理上进行研究,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对于培养和造就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党和国家优秀的接班人有重大的意义[1]。对大学生的发展、后续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党员整体素质,建立高校学生党员质量管理体系等,都有利于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培养出整体素质高的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为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有利于促进学生党员个人的发展和提高。
对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目前存在着入党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不明确;党的组织领导、基层党建工作和对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要进一步地加强;从团员中推优等制度保障有待加强;发展程序需要进一步规范;党员发展培养质量模式和管理体系有待建立等问题。这些问题都要得到妥善的解决,否则会影响党组织在学生党员中积极作用的发挥,影响学生的入党积极性。所以,高校学生党组织要构建一套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党员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新时期背景下,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党务工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立足于实际情况以及党和国家职业发展的新形势,与时代发展协同创新,培育更多合格的学生党员, 提升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质量。
高校的党组织始终遵循着“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开展党员发展工作。《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文规定了入党的具体标准,党员的八项权利和八项义务主要体现为:学习党的理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核心利益,遵守党纪国法,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维护团结,勇于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密切联系群众,带头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等。促进党员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勇担责任,做锤炼品格、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四讲四有”新人。
组织保障是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大学生党员在入党问题上,应该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抓好入党培训工作,加强党性培养,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为重点,慎重而稳定地发展党员。所以要切实地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和工作指导,对体制机制、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2]。高校领导要主动地深入一线联系和关注学生,深入课堂、社团、讲座、网络、食堂、班级和宿舍,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从中发现积极的、优秀的入党分子加以培养。强化院系党员组织、政治功能,加强对学生党员的领导,发挥党员支部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优化支部设置,实施学生党支部重点培养、发展党员和指导入党,党员管理和后续教育管理的制度,党支部书记队伍应配备能力较强的人员担任,严格党员的组织生活制度,共建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学生有时在学校,有时去单位实习,所以,可以实现校企、校地党支部共同开展大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制度,做好实习单位推优入党的工作。我们要把好质量关,结合实际情况,量化党员考核发展标准,从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占35%),业务素质(占40%)和智能素质(占25%)三个方面加以考核。
党员的生命线是严格执行党员的纪律,以制度为准绳。守住规矩就遵守了制度。在党员纪律的约束下,大学生党员要做到知耻、知足、知止。健全规章制度,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性教育,为发展学生党员质量提供制度保障。习近平书记指出:“要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让大家都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制度就是规矩,规矩包含党纪、国家法律、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礼仪标准等。大学生党员应认真地学习规矩,守规矩,要让学生党员时刻自律自管,规矩意识是底线思维,知道敬畏规矩,将规矩制度刻于心,践于行,用制度来提高将来治国理政的能力,让优秀成为习惯。大学生党员要学会规划,管理好身边人,带好队伍,做好工作。有效的制度体系,能实现以制度管理人,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制度是风筝线,以制度控制权利。
图1 高校发展学生入党的流程示意图
发展程序规范化,有章可循,按照学生党员发展的机制和流程处理,规范公示制度(见图1)。
加强支部书记谈话制度和群众座谈会制度,避免群众座谈会流于形式或简单化,广泛地听取党内外同志的不同意见,真正地做到公开、公正和公平。
我们应该通过线上宣传调查监督,线下教育培训考察的模式,加强对大学生党员从预备党员到正式党员的转变。
1.线上宣传调查监督
我们要运用各种载体、以多种形式,在线上对大学生党员深入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通过问卷星等调查想入党学生的群众满意度,监督其成长过程[3]。发挥高校党委、党组织政治核心领导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培育和建设一批先进学生党支部,培养造就一批优秀工作者,创建示范性网上党建基地,推行展示优秀支部的做法,党的建设政策、优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案例,培育建设一批社团、党员宿舍,构建合理的高校发展质量保障体系。例如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围绕“立德树人”做文章,立足校本实际,挖掘大学生党员的先进典型,形成特色,已经由陈楚瑞主编在2018年7月,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追·寻——大学生社会实践探索研究》;陈楚瑞主编于2019年7月,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青春·使命·中国梦——大学生社会实践探索研究》实践育人系列丛书,图文并茂,内涵丰富地阐述着这几年来,该校开展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的特色案例。它们作为理论指导和方法的引领,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最鲜活的理想教材。
2. 线下进行教育培训考察
(1)将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在线下进行教育培训考察。加强新中国史、党章、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的教育,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国情、法律、创业、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根植于大学生的心灵,不断地增强“四个自信”。推动领导干部、各方面英雄模范人物等专家学者进校园开展党性教育。培养爱国情怀,打造推广一批富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文化作品,定期地进行集体升国旗、唱国歌仪式,举行演讲、合唱比赛、参观红色圣地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有效地利用重大活动、开学和毕业典礼、“五四”等重大纪念日、主题党团日,改革先锋等人物和利用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及其网站,进入大学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传承教育。
(2)做好推优工作。各高校根据学生在校时间来改变具体的推优时间。实行校企合作因时因地培养党员,制定好党员推优的制度。以在校四年制为例,第一批推优时间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第二批在第五学期,第一批推优学生有一年的考察期,能发挥其在校的示范作用,有益于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实习前发展第一批推荐的学生为预备党员,由于第一批推荐的学生参加过党性修养的培训和党校学习,具备了对后面加入党组织的同学起指导作用的条件,同学们在一起可以相互感染红色文化,言传身教,更好地将优秀分子吸入到党员队伍中来,通过这些有一定党性修养同学的带动作用,改变用人单位在认识上对高校实习学生思想觉悟不高、不会工作的偏见,用人单位将对他们认为是好苗子的同学加以培养,增加了单位的满意度,如果学生继续工作,又提高了学校的就业率[4]。第二批学生被推荐后,变为在实习单位培养,用校企结合方式评价,学校对其进行微信联系,微信学习,微信指挥活动,树立微信典型和进行微信表彰等活动,将评价比重改变成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学校对学生的评价 =80%:20%,这样促进了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高校的美誉度。
(3)把好入党质量关,要从总体上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应侧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再兼顾班级比例。对于高校规定的硬性指标通过了的同学,再对软性指标用评分的办法来评价,如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工作情况、参加组织活动的情况、个人在学业和社会上获奖的情况等方面加以考察,根据最终评分结果进行挑选,设置分值区间(最低分,最高分),区间内的可以继续培养和发展,还可以实行末位淘汰制。这样,抛开班级比例的思想和数量限制,从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高度选拔人,宁可少推荐,也不能将不优秀的团员推荐入党。从发展党员的源头上把握好质量,后期考察培养的工作量和难度就减少了。高校党员委员会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通过组织部抽查,各二级学院互查,以检查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
(4)做好毕业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工作。对于正式党员,实施定制度、定时间、定内容地举办党员后续教育活动。对正式党员进行考核和评价,对表现差的、达不到正式党员条件的同学及时地进行谈话教育,屡教不改的要按照党章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对毕业生党员进行跟踪调查、情感教育工作和新建毕业生党员支部,及时地调整培养方案[5]。毕业生党员是毕业学生群体中的“干部”,其他毕业生都以他们为榜样。对大学生党员的跟踪调查,可以找出党支部对学生党员培养、考察和教育中的优缺点,有利于完善学生党员形象,让党员的榜样作用得到长效地发挥。所以,做好跟踪调查工作很有必要。对毕业生党员进行离校前的情感教育,给予其人文关怀,将学校当做他们入党的“娘家”和根基,让他们铭记组织的培养、自己党员身份、应该发挥先锋作用的理念和为报效祖国、更好地服务社会的理想、尽快地实现从学生到建设者的角色转变。我们对毕业的学生党员帮一把,扶一程,不能造成学生离校之日就是离开党组织之时[6]。在新建的毕业生党员支部里,对暂缓就业复习考研或者考证等,要建群进行管理,由于无稳定单位的学生,他们回原籍后很少参加党员活动,我们学院实行网络上统一管理,统一支部活动,让毕业的学生党员有归属感,时间定为一年之后就交给各工作单位党支部管理,这样做,成本低,效率高,社会反响好。我们设计了一些跟踪、考察和监督的活动,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永远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1. 建设基地,开展大学生党员培养常态化。入党积极分子要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和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将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行动[7]。很多高校做得很成功,例如,自2014年以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一直把社会实践育人,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已经在探索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在每年的大中专院校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学院根据广东省有关文件精神和时事政治,热点研究,设立了基地化、项目化、课程化的实践模式,专门组建了学生党员实践队伍,到基层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扶智扶贫助医宣传工作,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如:2021年7月下旬,我校薪火实践队前往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红色文化基地,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红色精神传承相结合,培育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感受革命情怀。在彭湃烈士故居,实践队指导老师为党员们讲述彭湃烈士的革命事迹。师生边走边看边听,这种亲身感受式的党课让党员们更加投入,倍受鼓舞。学生党员还来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以现场教学的方式,学习党史,向为新中国革命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致敬。农讲所的培养模式是在需求分析、调查评估的基础上,重理论应用于工作实践,强调学习效果的实际应用,其最注重的是求真务实、学以致用。再如,学生党员在 “九一八”这一特别的日子里,开展参观广州起义纪念馆主题党日活动,学史可以给党员以极大的启示,感怀先烈,警钟长鸣。近现代列强各国和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不可忘,吾辈当自强。我们要汲取历史教训,始终居安思危。弘扬革命先辈的不畏艰难险阻、勇于献身的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创新形式,实现学生党员培养项目化。高校设立党员社会实践真实项目,由学生党员主持及申报项目,高校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通过项目化的实践,学生党员宣传和理解国家政策,了解社会,掌握学习和工作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3. 量化考核,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实行课程化。学校、基地和指导老师一起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大学生党员培养实践育人的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构建可操作性的考评指标体系,制定具体的奖惩措施,强化党员从预备党员至正式党员的过程考核,在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8]。我们要教育引导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激励民族上进精神,如水稻之父袁隆平将培育水稻作为民族的事业去追求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教育学类专业的学生,要注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为人师表、行为规范和求真务实的职业道德。我们学院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多年的历练,特色鲜明,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已经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制作出一系列的红色微电影、诗歌、原创音乐、宣传片、绘本、舞蹈节目等精品成果,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成果报告,积极地申报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等,实践事迹被众多媒体进行报导。学校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连续三年获得省委教育工委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项目立项,多个项目获得团中央,广东省优秀团队和优秀成果,涌现出一批先锋型的大学生党员[9]。2021年7月1日我们学院有黄梓彬等20名男生参加了央视的建党节《伟大征程》演出,学生们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学院每年开展对新生入党的启蒙教育,帮助新生更好地了解党的基本知识、端正入党动机、了解入党要求、熟知入党程序,引导新生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时刻关心时政,勤奋学习、积极工作,进行党史学习和纪律教育,由学院领导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呼吁全体新生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感意识与服务意识,以实际行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当优秀,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图2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培养质量管理体系“三维三化”示意图
总之,大学生党员是祖国的未来和栋梁。培养政治上合格,业务精湛,身体健康,整体素质高的学生党员,是党员建设的重要工作。所以,抓好大学生党建工作,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祖国的前途与命运。高校积极地做好党员培养、发展和后续管理工作,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素质,让中国共产党青春永驻,国家兴旺发达,社会稳定,人民安康。
[1]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EB/OL]. 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2020-05-12.
[2]王晓丽,褚朝森,薛美娟.优化学生党员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管理质量[J].价值工程,2013(3).
[3]陈灿芬.试论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理论研究,2010(6).
[4]刘鑫.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5]王维佳.提升当代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探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9(5):182.
[6]朱孔军.全面从严治党[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7]寇亚丽.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2016.
[8]许月红.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9(4).
[9]王静可.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探析——以L学院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21).
D262.4
A
1672-1047(2021)06-0090-04
10.3969/j.issn.1672-1047.2021.06.24
2021-11-10
王翠,女,湖北浠水人,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责任编辑:何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