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保军
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各类先进适用、技术成熟的农机具不断得到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推动了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天有不测风云,农机作业遭遇恶劣天气的情况并不鲜见,特别是今年秋季连续阴雨造成大面积农田多日积水,面对复杂局面给农机作业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把丰收的成果拿到手、把冬小麦种足种好?东明县农机部门以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
在秋粮收获的关键时期,针对持续降雨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增强紧迫感,牢固树立粮食安全底线意识,充分发挥农机作业队伍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坚持把“三秋”机械化生产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农机化工作,全面摸清灾情底数,科学制定细化排涝抢收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配机具,强化技术指导,针对有积水的地块,特别是沙土、壤土地,利用地势高低不同,把积水引流到低洼处,采取挖坑、开沟等措施,使用水泵等抽水设备强制排除积水,尽量减少田地和作物受水浸泡时间,克服土壤湿度大等实际困难,抢抓晴好天气,人机齐上抢收快收,确保了秋粮颗粒归仓。
根据东明县农机具存量,科学研判分析不同内涝地块玉米收获机使用问题。对于内涝严重,传统玉米收获机无法进地的情况,在积极引进履带式玉米收获机的同时,广泛组织当地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经销商、农机企业在确保农机安全的情况下对现有农机进行改造,通过增大轮胎(履带)接地面积,减少压强,使收获机能在潮湿、泥泞地面正常行走作业,尽量减少作业内容,抓住关键环节,降低收获机整机重量进行抢收。在增加收获机驱动轮(前轮)接地面积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农机技术优势,机手们也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是将玉米收获机驱动轮胎加宽或者是由两轮改为四轮;二是在驱动轮胎外加装同型号轮胎,形成四驱动轮胎;三是在玉米收获机驱动轮胎后方加装一个同型号轮胎,并利用链条链轮机构由驱动轮胎同步驱动。在降低收获机整机重量方面重点考虑从收获机上卸下剥皮机构和秸秆粉碎装置,减轻整机重量,提高收获机离地间隙,加快抢收速度。
针对玉米果穗水分过大、不易存储的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收获后的玉米应及时烘干、晾晒,减少霉变发生,动员大家利用电风扇风干,进行立体存放。农业合作社等规模化种植的种粮大户,有烘干塔能通过改造符合环保标准的,及时启用烘干塔烘干,没有烘干设备的,在场院、闲置的宅基地、门前空闲地等摊开晾晒,尽量保证玉米籽粒含水率在14%以下。针对玉米收获后的土地普遍存在土壤湿黏、整地困难的问题,提倡深翻或旋耕后对土壤进行立垡晾晒,待墒情适宜时再进行耙耢,破碎坷垃,平整土地。选用圆盘式开沟器播种机进行小麦机械化播种,提倡适当晚播、适当加大播量。播种后根据土壤表墒及时进行机械化镇压作业,压实土壤,提高小麦的抗冻、抗倒、抗旱能力,促进小麦稳产高产。
尽管今年“三秋”生产打了个漂亮仗,但在抢收抢种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研究改进的问题:
一是增加排涝能力。由于很多地头的小型排水渠都让老百姓填平,失去排水防涝能力,地里有水排不出去。县委、县政府虽然已经开会布置各乡镇加大沟渠疏通,但是从目前的排水能力看仍然不够,建议党委政府继续加大各乡镇疏通沟渠的力度,把疏通沟渠作为年终考核依据。同时增加对排涝设备的投入,在原有农机购机补贴的基础上,市县财政对购买排涝设备的进行二次补贴。
二是提高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建议政府出台政策,市县财政拿出部分资金对烘干的粮食进行烘干作业补贴。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烘干设备的投入,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生产经营者购买先进的粮食烘干设备。
三是优化农机装备。建议淘汰部分技术落后的农业机械,鼓励群众购买技术先进的大型农业机械,并在原有农机购机补贴的基础上,对先进的大型农业机械加大补贴比例。
四是加强部门合作。抓好跨学科、跨行业合作,注重农机与农艺结合,促进农机“产学研”紧密结合联动,加快农机科技更新。通过更新观念,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农机科技服务含量,进一步提升农机化生产抗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