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辉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肾脏疾病长时间未得到有效治疗而出现的疾病转化,患者身体机能持续下降,合并诸多并发症,免疫力下降,感染几率增加,病情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既往常通过饮食、肠道透析方法治疗,效果不佳[1]。目前,针对该病治疗只能依靠药物缓解方法[2]。本文主要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2 月~2018 年2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4 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22 例;年龄43~75 岁,平均年龄(57.67±15.88)岁;病程6 个月~10 年,平均病程(6.10±1.95)年;疾病种类:22 例肾小球肾炎、12 例糖尿病肾病、6 例高血压肾损害、2 例缺血性肾病、2 例慢性间质性肾炎、2 例梗阻性肾病、1 例成人多囊肾病。观察组,男29 例,女18 例;年龄41~76 岁,平均年龄(58.49±16.03)岁;病程7个月~10年,平均病程(6.12±1.97)年;疾病种类:18 例肾小球肾炎、16 例糖尿病肾病、8 例高血压肾损害、2 例缺血性肾病、1 例慢性间质性肾炎、1 例梗阻性肾病、1 例成人多囊肾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指导患者健康饮食,以低蛋白、低糖、易消化食物为主,维持机体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将2 ml 前列地尔注射液(本溪恒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175)与10 ml 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相混合,静脉推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尿毒清颗粒[康臣药业(内蒙古)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73256]治疗,1 袋/次,3 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8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依据《慢性肾脏病诊治指南》评估疾病治疗效果,显效:治疗后患者肾功能衰竭、白细胞异常、口腔氨臭味、贫血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BUN、Scr 下降幅度>30%,Ccr 增加幅度>30%,尿蛋白排出率下降幅度>2/3;有效:治疗后患者肾功能衰竭、白细胞异常、口腔氨臭味、贫血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BUN、SCr 下降幅度20%~30%,Ccr增加幅度20%~30%,尿蛋白排出率下降幅度1/3~2/3;无效:治疗后患者各项症状与体征均未发生明显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 包括Scr、Ccr、BUN、β2-MG、24 h 尿蛋白定量。所有患者均于清晨抽取5 ml 空腹静脉血,置入抗凝管,送至检验科,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配套装置检测Scr、Ccr、BUN以及β2-MG 水平;使用防腐剂桶收集患者24 h 内尿液,送至检验科检测24 h 尿蛋白定量。
1.3.3 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 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1.3.4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头晕头疼、注射部位红肿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Scr、Ccr、BUN、β2-MG、24 h 尿蛋白定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cr、BUN、β2-MG、24 h 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Ccr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2.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表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注:两组对比,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慢性肾功能不全致病原因复杂,炎症、糖尿病、血管病变、遗传因素等均可诱发肾功能不全,可影响到全身多个器官与系统,但在80%肾功能丧失前,大部分患者生化反应变化小或无任何症状,当患者察觉入院治疗时病情多已进入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3]。因此,尽早予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有效干预措施可延缓患者疾病进展,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肾功能不全患病人数逐年上升,发病率高达10%,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以及日常生活与工作,增加了患者家属以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广泛关注[4,5]。目前,临床对慢性肾功能不全主要采用药物方式治疗。前列地尔作为一种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用治疗药物,可对肾小球出入球小动脉进行扩张,抑制血小板凝聚,阻滞肾血管活动,进而缓解肾脏高凝以及缺血状态;同时还可抑制免疫复合物分泌、炎症因子浸润等进程,通过降低细胞因子活性改善肾脏炎症反应,维护肾循环正常运行,保护肾功能[6-8]。在中医学中,将慢性肾功能不全归于“溺毒”、“水肿”、“虚劳”范畴,坚持活血解毒、健脾利湿治疗原则。尿毒清颗粒作为一种排毒性的复方中药注射制剂,逐渐在各大医院中普及起来,主要由白芍、丹参、桑白皮、大黄、黄芪、白术、苦参、红花等药物组成,其中白芍具有平抑肝阳功效;白术具有燥湿利水、健脾益气功效;苦参具有清热燥湿功效;丹参、红花具有活血化瘀功效;桑白皮具有利水消肿功效;黄芪具有脱毒排脓、补脾益气、滋阴补气功效;大黄具有清热泻火、降逆泄浊、通腑利湿功效,以上药物合用共奏益气活血、通腑利湿之效。尿毒清颗粒通过口服进入机体后,丹参与红花能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与肾脏微循环,增加肾脏血流量;黄芪可增强造血功能,加大肾脏血流量,提高蛋白质水平,充分排出体内毒素,增强自身免疫功能;大黄可促进含氮代谢物跟随大便排出,同时抑制蛋白质分解,促使尿素氮重利用,有效降低血液中Scr、BUN 水平,清除氧自由基[9,10]。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Scr、BUN、β2-MG、24 h 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Ccr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尿毒清颗粒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改善肾功能。经药理学研究证明,尿毒清颗粒主要是通过降低患者Scr、BUN 水平,清除氧自由基实现改善肾功能的治疗目的,延缓肾间质纤维化以及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发展。同时两种药物联用可发挥药物协同作用,加强药效,提高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用药。刘传芝等[6]学者选择34 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7 例,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与实验组(17 例,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高于对照组的5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cr、Scr、BUN 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文结果相符。本研究发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用药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在用药安全方面得到保证。
综上所述,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对于改善患者病情具有积极意义,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