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为例

2021-12-24 08:08岳丹飞
科学咨询 2021年41期
关键词:列车运行轨道交通互联网+

岳丹飞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广东广州 510800)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运营管理”课程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基础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指导思想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运营管理”是交通工程相关专业的必修课,课程通过列车运营管理概述、列车开行方案、运输计划编制、正常情况下行车调度指挥、特殊情况下行车调度指挥等相关实际项目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运用的认识,让他们熟练掌握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的基本方法,从而满足企业对相应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价值观塑造、能力提升和知识获得感的培养;

以成果为导向: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目标要求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取得实际效果;

注重持续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和反馈教学。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中有6个主题单元,每一个主题单元为一个项目。

(三)课程团队搭建线上学习环境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交通工程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共6人,教授及以上职称3人,讲师1人,助教2人,共同搭建基于超星学习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线上学习平台,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内容的讲解并录制微课视频,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学生通过查看教师上传的丰富教学资源,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从而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混合式教学提倡学生主动接受知识,提高学生自身的主动性,而教师加以引导的模式。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专业课教学模式。

(四)展现线上教学特色

开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资源,包括授课计划、混合式教学教案、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视频资源、习题库等,使学生的手机在课前和课中变为学习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程团队教师会不断优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线上资源库,研究“线下”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课程相结合,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过程的互动性、生动性,达到良好的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一)教学对象学情分析

该课程选取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交通工程专业三年级的30名学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通过与部分学生的交流、课程团队任课教师在先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等)中对学生的了解,发现该30名学生专业课学习基础良好,自主学习意识较强,在2019—2020学年上学期疫情期间有线上学习经历与经验,30名学生有智能手机能够下载“超星学习通”,互联网、校园网在校园内普遍建设,多媒体教室配套齐全,为实施本课程的混合式学习提供了硬件环境保障,符合超星学习通在线课程学习的条件。

(二)教学资源设计

课程选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中的6个主题项目。教师依据不同项目,将教学内容切分为不同的子模块,并针对不同子模块制作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教学任务单、课件、录制微课视频、习题、讨论题等等)。具体项目教学资源设计见表1。

主题项目 子项目 教学模块 资源形式 资源获取多媒体、平台资料库列车运行图组成要素 教学微课视频 录制微课视频计算列车区间通过能力,编制运行图。项目二列车运行图的格式学习任务单、教学课件运输计划编制列车运行图编制平台资料库、录制微课视频主题讨论 问题讨论 平台讨论区 主题相关资源课堂展示 学习成果展示PPT 学生自制PPT课堂任务资料,微课视频

(三)教学环节设计

首先,学生利用移动终端登录平台,通过阅读子项目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学习任务单、查看多媒体课件,观看微课视频等学习资源,在课前进行自学三大教学模块(列车运行图的格式、列车运行图的组成要素、列车区间通过能力的计算及列车运行的编制)。其次,通过完成本章节的测试题进行自我检测,同时可在小组内部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并与老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在线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子项目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探讨,解决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接着,对教学案例(某城市地铁1号线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教师再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达到答疑解惑的目的;最后,通过列车运行具体编制案例让小组成员上台展示其学习成果,从而进行学习成果的输出。

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反思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周课时数为4,每周自制视频总时长60分钟左右,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总结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形式改进。

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教学内容中基础知识部分同学们在课前通过自学的形式完成,而在课堂上教师利用部分时间解答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关键及疑难问题并进行知识的拓展,剩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做小组自我展示、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练习等,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通过这样的学习形式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效率提高。

“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自主+协作”的教学形式缩小了相对于传统课堂单纯只是教知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通过在线测试与交流的方式又能有效检验学习成果,教师在线下课堂专注于诊断性地答疑解惑,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通过线下课堂进行学习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小组成员间的团队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过程中的思辨能力都得到了增强,使学生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不但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知识的积累,更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最后,通过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树立自我主动学习的意识,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学的能力与探索新知识的方法,对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混合式教学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内容

混合式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应改进,教师建设课程资源时,应将最新的行业发展状况融入课程教学中,有意地引导学生立足新技术发展开展课程学习。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教学中,团队主讲教师结合具体实际案例在列车开行方案编制、运输计划编制展开实践教学,应用实验室仿真实训系统向学生展示正常情况下列车运行组织及非正常情况下列车运营组织的实际操作画面,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魅力,提高对自己专业及行业的热爱、提高社会责任感,激起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探索欲望。

(二)灵活转变与应用混合式教学方法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中,教师转型为“引导者”,在课堂中教师以引导、解答疑惑、总结为主要工作方向。有意识地将课堂“归还”给学生。

在教学实施时,主讲教师应想办法调动班级中不愿意主动发言,性格比较内向的这部分学生,尽量使多数同学参与到课堂中,可以采取分组参与、轮流发言、抽签发言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在平台讨论区或线下课程交流微信群等做好师生交流互动,对学生的疑问要及时地回应,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扩展。

(三)及时总结混合式教学的经验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团队的6位教师,其中3位为教授职称,虽然在传统课堂上教学经验丰富,在面对新式的教学方法时实践经验并不高,特别是对于手机和电脑相关操作并不十分得心应手,而3位年轻教师在这方面虽为强项但教学经验又显不足。针对这一点,教学团队各位教师在混合式教学实践中更应相辅相成,及时地总结与交流对于提高运用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心得和体会、方法与技巧。每一堂课都总结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进行教学反思,整理平台数据,与其他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的比较成熟的教学团队教师相互交流,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教学团队混合式教学能力,积累教学经验。

(四)明确混合式教学的方向

主讲教师在开学之前就上传授课计划、混合式教学教案、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视频资源、习题库给学生参考,使学生明确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同时,教师应在授课计划中明确本节课理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实操应用的部分、需要拓展了解的部分应详细注明,为学生理清学习思路。

在课前任务布置之后及线下课堂教学之后,将重要知识加以概括并发布练习题用于学生自检,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也有所了解,从而提高线下课堂的学习效率。

(五)课程评价方法

线上资源学习的评价应依托于相应的评价机制与平台后台的统计数据反馈,通过结合学生的学习次数、提问次数、参与度等数据反馈给出适当的线上课堂的表现等级,作为参考数据融合进学生的综合课堂表现评价中。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评分标准

注:评分标准的分数段划分可以根据课程需要自行设计。

五、结束语

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交通工程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为例,不断将教学团队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反馈,不断改进混合式教学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传统教学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向推动,实现教人、育人效果的最大化,将专业知识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更完善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列车运行轨道交通互联网+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一种基于铁路调车防护系统的列车运行监控装置自动开车对标的方法
PPP模式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铁路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