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青
引导教学是高考的核心功能之一。而复习备考过程中的教考衔接,是指通过研究高考试题来明确高考复习备考的方向、方法。总体来看,高考试题已由考查知识、能力立意转向了考查学科素养立意。如何才能在复习备考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下面笔者结合2021年高考已经公布的思想政治学科试题所呈现出的特点,提几点建议。
情境是评价学科素养的基本载体,是复习备考的抓手。精心创设情境一是要创设真实情境,真实情境可以来自于生活、取材于社会、来源于时代,如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第20 题的电影《夺冠》等情境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全国甲卷第20 题的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等情境则来自社会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先进做法。二是要创设典型情境,在讲复习课时应根据思想政治学科的不同主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话题情境,如广东卷第17 题的碳排放权交易、全国甲卷第39 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湖南卷第20 题的湖南红色基因等关切了我国经济领域的绿色发展、政治领域的法治建设、文化领域的革命文化等具有典型意义的话题。三是要创设复杂情境,如全国乙卷第38 题情境中包含“甲企业”“供应商”两个主体,蕴含“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集成创新”等多种影响因素,涉及“生产成本”“产品品质”“竞争优势”等多种与企业经营发展关联的因素,这样复杂的情境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
必备知识是学科素养的基础支撑,是复习备考的重点。夯实必备知识一是要注重宏观知识的价值性,引导学生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跳出教材,把握教材核心思想,如湖南卷第18题涉及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一概念高度概括了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取向。二是要注重中观知识的结构性,引导学生明确模块内部各概念、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河北卷第17 题涉及了“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等多个主体。三是要注重微观知识的层级性,引导学生将核心概念包含的知识层次梳理清楚,如全国乙卷第40 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这一原理包含三个层级:第一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对立统一的”;第二级“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三级“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
关键能力是学科素养的重要支撑,是复习备考的难点。高考试题通过提出不同要求来考查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如2021年高考围绕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一话题,全国乙卷、湖南卷、山东卷、河北卷分别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永葆‘赶考’的清醒”“说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是如何顺势而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运用实践及其特点的知识阐明‘每个时代最深的刻痕,总是奋斗者笃行的足迹’”“做一个学‘四史’增强‘四个自信’主题学习教育活动计划”等要求。这些要求指向了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探究与建构等高阶能力。这启示一线教师在复习备考时可以开展关键能力导向下的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也就是围绕着某一重大时政热点话题,多视角创设情境,然后分别提出指向上述能力的议题,组织学生开展议学活动。
总之,从2021年思想政治学科高考试题呈现的特点可以看出,复习备考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突破,更不是机械刷题,而是一个学科素养再提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