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理念回归

2021-12-24 10:01仓,乔朴,王
关键词:理念政治思想

王 仓,乔 朴,王 健

(南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加以布局,要求在教育教学全过程都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使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脚踏实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把人本理念深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中,要重新审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健全人本理念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

一、人本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人本原理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具体应用。“人本”的涵义比较广泛,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学术视野都有着不一样的解释。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以人为本的理念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丰富内涵,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意蕴内核,是对人的价值优先性的确定[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形式,主要是指从学生自身需要的角度出发,遵循学生年龄段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心理特点,满足学生合理的现实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重视情感的交流,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有效激发他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人本管理的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求是不谋而合的。聚焦当今的学生群体,大多生于物质条件优越的新时代,其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这一群体从小就享受着优质的幼儿教育以及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也接受着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教育,但他们的自我独立意识强烈,有冒险性,个性较强,同时,自律意识相对薄弱、抗压能力较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不小的难度。为此,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基础上推陈出新、别开生面,“注重从当下现实性的实践中总结、概括、凝结出具有鲜活时代性的话语,并善于运用这种时代性的话语去表达反映和呈现中国当下现实性的观念意识”[2],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来实现“以人为本”理念。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培育为着力点,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注重实效”的教育理念,探索出符合高校实际的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方式。尽力克服大众化教育的弊端,认识到师生的主体平等地位,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使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把教育由灌输式变成学生自觉接受的状态。同时,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校园网络工作,发挥校园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作用,从而营造出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内容,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之中受熏陶,自觉成长。

人本管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以社会实践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特别重视实践的作用,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人本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社会实践活动,高校的人本管理必须在思政教育实践过程中完成。高校思想政治分为两个部分,即教育和管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需要将这两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教育功能的最大效用,“离开了管理的教育,必然是软弱无力的”[4],同样,离开了教育的管理,就会失去灵魂,是治标不治本。可以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追求科学管理过程中,人本管理的教育理念占有优越地位。同时,人本管理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相近,都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高校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二者的对象都是人自身,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都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本质。因此,需要教中有管、管中有教、教管结合、双向交互,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质的飞跃。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本理念的呼求取向

1. 社会转型时期呼求人本理念

社会转型是新时代的凸显特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承继以往优秀传统、解决当前现实问题、规划未来发展方向的关健时期”[5]。这一时期,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价值观念走向多元、世界秩序面临挑战、多元文明交流互鉴,人们的生产方式、消费行为、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发生着深刻变化,这种变化的背后,亟需融入人本管理理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革命新时代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形式,使我国进入了急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转型期的发展,要在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形成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在社会转型期,我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受到深刻影响,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但负面影响的存在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养成是基于对学科理论的清醒认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的教育事业,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就是要按照人本管理的教育理念,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特色社会主义,专门开设思政教育课堂,特别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课堂的建设,不断汲取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经验,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将线上线下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扩大教育覆盖面[6]。高校意识形态的阵地中,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时必须注意维护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要“扬弃”传统的教育工作方法,与时俱进,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用先进的人本管理理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 思想政治教育根本问题的解决切合人本理念旨归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务必围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7]的根本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本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其旨归也在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不谋而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价值认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挖掘、把握学生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把传统上以工作为中心的观念,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管理目的。

作为现代人最重要的观念之一,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质特质,是马克思一直所强调的“人始终是主体”[8]的最高本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抽象、空洞、一成不变不属于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始终是具体、实在、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在,通过实践活动,人自觉能动地认识客观规律的同时,又再自觉能动地改造着客观世界,集中体现在人的独立性、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将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紧密结合。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对话立场,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内心发展,提升学生自身教育能力,对学生的意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加以引导,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内化水平的不断完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掌握学生的基本特点及其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的特点,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关注、关心、关爱学生,要能俯下身倾听学生心声,鼓励、支持学生成长成才[9],将学生的成长作为学生成才、中国梦实现的动力源泉。

3. 人本理念支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以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无法自如应对我国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学生思想道德带来的诸多新挑战,人本理念的回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思想支撑。人本管理方法的融入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实效的取得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一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较注重形式、为了完成指标而流于应付,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关心较少。为了避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始终不渝地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以他们的需求为工作的出发点,以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工作方式,“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和策略”[10],调动学生的潜能,肯定他们的能力和价值,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人本管理方法的融入有助于教学相长。新时代教和学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学生不再单一从课堂上“学”,教师不再单一在课堂上“教”。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按照人本管理的理念,不能依传统旧思维想当然地将学生只作为接受知识的被动者,而应以充满感染力、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由被动的“学”转变为主动“求学”,增强师生的互动性,默契也会渐渐从中产生。因为教师不再单纯作为教学主体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与学生在平等的平台上交流,学生的排斥或冷漠心理不再有,受教育者感觉自己人格得到更好的尊重后会更愿意倾吐自己的内心,教师感到自己被信任后,倦怠心理也因此消除,施教者与受教者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平等互动、互相学习、教学相长,从而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建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1)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改革学生评价方式。。人本管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不仅体现在教学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还体现在对学生独立个性发展的关注,更多地去关心、关爱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理念回归

1.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1],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务必环绕“人”这个中心,做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然而,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往往重教育结果不重教育过程,有时不免形式化从而忽略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培养人。学生批量统一教育,教育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比从前,以至于高校教育不能很好地实现因材施教,不能提供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不能提供让每个学生或者是大部分学生自由发挥自己潜能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一般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一所高校独具个性的文化氛围更能突显其管理的先进性,但现在高校普遍没有足够资金专门在学生管理方面安排良好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在人文环境方面则更是因为其无实物化、潜移默化的特性而不受重视,往往除此之外,教育投入的不足也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步伐,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短时间并不能看出实质性的成果,因此高校管理层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这部分资金大多数用在了课堂上,而对于教育实践就少之甚少。实践中现代化设备缺乏,再加上教师理念的陈旧,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收效甚微,这种不良循环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发展。正因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本管理理念的指导,导致教育片面化、单一化,跟不上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呈现出人本管理的理念,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消除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负面影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12],实行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2.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呈现出连年合并、扩招的态势,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教育规模逐年扩张,然而师资数量、质量以及教室数量、设备等硬件设施跟不上,导致高校大班化现象严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普遍采取大班教学。这种灌输式教育不仅无法关心到学生个体的身心状况进而采取针对性教育,而且学生的参与度还很低,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理念无法贯彻。在管理工作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区别于专业任课教师,他们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中心和主线,贯穿于团建、社会实践活动等工作中,事无巨细都需要组织、参与,导致工作多而杂,有时为了工作效率的提高,而无法关心到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等到问题发生时才能关注到。这就要反思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应将学生作为工作的中心,将学生作为教学对象的主体,自己作为教学的引导者组织教学课程与活动。“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7]。依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处于最理想状态的人的“自我实现需要”是在“尊重需求”基础之上的,可见“尊重”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要打开学生的心房,获得学生的信任,学生的主体性就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被尊重,尊重、理解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用平等、亲和、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尊重他们的个性,理解他们的需求,维护他们的权益,给学生创造平等、自由的环境来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我价值。

3.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管理的有效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有效运行,务必在人本管理过程中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让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处于自动运转的主动状态,就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礼记·学记》所描绘的画面,即“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人本管理的有效机制能够进一步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主体的真正自由全面发展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建构激励机制。从人本管理的理念可以得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激励,会提升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与进取精神,促动学生产生更大的创造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建构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任何激励措施都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选用有效的引导机制,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机制,作为以人为本管理目标实现的有效准则,可以有效施展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人本管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实现教育对象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解决学生思想道德立场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引导的重要力量,通过采取引导机制,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沿着正确方向运行。同时,要建立教育管理机制。建立一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此教育工作者就要与时俱进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教学理念与手段,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导师。

4.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个性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实现“个性自由”,只有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充分展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人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人本管理理念就是要求我们格外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是人特有的人格、气质等特性,无贬义之说,它不等同于“一个人有个性”,“个人发展”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个体根据自身兴趣、特长等,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促使各种素质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以达到全面发展[13]。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变迁的直接动力。调查显示,烦扰学生的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考试焦虑、不善于人际交往、就业焦虑、社交恐惧、梦境解析、网络成瘾、个人情感问题和强迫症”[14]。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将其归结为心理或思想问题,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能级’学生的发展需求”[15],走近学生、关心学生,挖掘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量体裁衣、对症发药,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耐心为学生解决问题。同时,面临社会转型期的大环境,社会利益格局多元发展,人的主体性意识逐渐增强,社会主体的个性张扬成为时代新特征,为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这一社会发展特征需要,尊重并发展学生的积极个性,重视学生现实需要,促进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需求结合,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针对性、层次性的量身定制的发展方案。

以人为本、人本管理,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本观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原则、要求、培养目标决定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体的出发点。在学生核心价值观受到多元文化冲击的背景下,从人本管理的视角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提供了开创性思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做好,务必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6]。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需要把人本管理理念深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要重新审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管理理念的回归。

猜你喜欢
理念政治思想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思想与“剑”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