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助推食品产业集群发展

2021-12-24 03:56王丽峰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期
关键词:甘薯农产品融合

任 勇 王丽峰 范 芸

(1.泗水县泉林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济宁 273200;2.泗水县杨柳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济宁 273200;3.泗水县泉林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济宁 273200)

1.主要做法及成效

1.1 主导产业平稳发展,为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县2020 年粮食播种面积57.95 万亩,总产量23.89万吨,其中夏粮23.1万亩、8.62万吨,秋粮34.85万亩、15.27 万吨,甘薯种植面积8.29 万亩、产量5.35 万吨。花生播种面积23.9 万亩、6.3 万吨,蔬菜播种面积23.4 万亩、产量68.5万吨、产值14.7亿元。新发展特色经济林1.2万亩、水果总产量5.13 万吨;肉类总产量7.9 万吨、禽蛋产量5.3 万吨、奶类产量0.36 万吨;水产养殖面积1200 公顷,3066 吨;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5.12 万千瓦,小麦综合机械化率99.96%,玉米综合机械化率98.29%。

1.2 农业示范园区逐渐壮大,打造产业融合发展载体。以粮油、西瓜、马铃薯、生姜、大葱、鲜食甘薯、金银花、丹参为主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园区初具规模,规模化以上的达到175 家、2.63 万亩。建成50 亩以上标准化生产基地43 家、1 万余亩,按照“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成体系”的总体目标,扎实推进山东省现代农业甘薯产业园建设,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签订甘薯产业发展战略协议,成立甘薯产业技术研究院,完成200 亩甘薯品种展示园,筛选出11 个甘薯新品种,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举办第二届中国(泗水)甘薯产业发展大会,并发布“泗水地瓜”区域公用品牌。 推广标准化生产—基地化种植—公司化经营模式,围绕生态猪、优质蛋鸡、优质肉鸡肉鸭和绿色肉羊产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建设特色明显、科技含量高、效益显著的现代畜禽规模养殖场1021 个。

1.3 新型经营主体迅速发展,为产业融合的注入新生动力。农业经营体系日益完善,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带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为产业融合发展保驾护航。我县持续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产”“管”并举,逐步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综合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四大体系。对规模经营和园区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产品认证、品牌创建等进行政策扶持。加强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将全县149家专业合作社、315 家农(兽)药经营店、8 家畜禽屠宰场、5 家饲料生产企业全部纳入监管名录,全面实行“红名单”“黑名单”制度,并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完成农产品样品定量检测620 个、定性检测71000 个,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逐步构建我县主要优势农产品“数字化、身份化”管理和全程可追溯模式,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5 食品加工业蓬勃发展,形成融合发展的强大动力。

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43 家,从业人员1.8万人,年加工各类食品190 多万吨,产品达十大系列500多个花色品种,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营产品涉及淀粉及淀粉制品、粮油、果蔬、肉制品、蛋、奶等生产加工,初步形成四大食品加工业集群。一是以利丰公司、圣地甘薯、银河等企业为龙头的薯类淀粉制品产业,年生产加工淀粉制品64 万吨,年销售收入12.6 亿元,出口总额10109 万美元,形成了甘薯淀粉制品产业集群。

1.6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形成产业融合的合力。以打造龙湾湖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契机,结合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与休闲旅游。等闲谷艺术小镇、阅湖尚儒研学基地、南仲都的草莓生态观光园、鲁南花卉园,大峪口凤凰谷粉黛乱花子网红草,枇杷、樱花等特色林果及铁皮石斛等中药材;王家沟的薰衣草、卸甲的牡丹园、尼山鹿鸣田园综合体的农耕文化体验区等,初步形成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观光农业”三位一体的生态旅游格局,吸引济南、济宁、泰安、临沂等地大批游客观光游玩。参与就业人口1000余人,年累计接待旅游人次约70 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约1.6 亿元,其中农产品销售收入7000 万元。

2.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产业链条短。由于大量土地分散经营、加工原料没有实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农业生产效益低下;食品加工企业受技工技术、科研能力、品牌打造、仓初物流、销售平台等因素制约,产品技术含量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导致造成产品价值低,利润微薄;仓储、物流基础薄弱,相关配套服务跟不上。

2.2 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不紧密。农民与企业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完善,龙头企业与农业基地对接不够,带动本地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明显。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政策不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化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不大,参与农户有限,服务半径小,带动能力弱;另一方面,大多数农业合作社运作程序不规范,社员联系不紧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尚未完善,吸引和凝聚农户共创品牌、抢占市场的能力也不够,直接影响到全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抵御自然、市场两大风险的能力。

2.3 品牌意识不强。由于品牌意识薄弱,导致泗水县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很多初级产品只是经过简单加工就流入市场,造成产品价值低,利润微薄。尽管全县累计完成“三品一标”基地认证142 个,培育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泗泉食美”“泗水地瓜”,但是泗水县农产品获得“山东名牌”的数量不多,真正在国内“叫得响”的也屈指可数。

2.4 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目前全县已确权耕地面积68.2 万亩,土地流转面积33 万亩,流转率48.4%。大量的农业土地资源仍由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小、利用率低。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不高,既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也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2.5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近年来,泗水县按照省、市部署,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投入不足,为农服务中心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知识老化、技术能力低,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与农业发达地区相比总体上科技普及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6 基础设施薄弱。一二三产业真正融合发展,需要科技、资金支撑和资源环境保障,但社会资本、先进技术向农业农村渗透缓慢,道路、网络通讯、仓储物流等基础和服务设施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产业融合发展。

3.建议及对策

3.1 延伸产业链条。依托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构建集“生产+加工+科技+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建设一批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推进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引进与改造,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打造知名品牌,加强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搭建销售平台,构建食品从田头到餐桌、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无缝对接的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3.2 与农民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在三产融合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导龙头企业向前发展标准化原料基地,并借助基地发展以观光、采摘为主的休闲农业,同时发展流通业和餐饮业,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支持农户、农民合作社以土地经营权、资本、产品等入股龙头企业,采取订单、契约、“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促进农民创业创新,加快构建农户与企业协同协作机制,形成利用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让农民分享更多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3.3 加强品牌营销。一是建设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鼓励其进行农产品商标注册、三品一标认证。二是利用媒体广告、网络营销、专题报道以及公共关系等多种促销手段,对“泗泉食美”“泗水地瓜”等公用品牌进行宣传。三是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加国内国际农产品展销会,提高公众对“泗泉食美”“泗水地瓜”等公用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

3.4 强化科技应用。进一步完善农业公益性服务新机制,加强基层站所服务人员培训和考核,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培训“三大体系”,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引导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参与返乡创业。

3.5 创建社会化服务载体。发挥泗水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优势,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甘薯产业园为契机,打造现代农业综合体、农业综合服务智慧平台等集约、高效、快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载体,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产业园的优化集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通过创新运营,推进种植生产、加工贸易、市场消费等服务链、产业链集成,加快推进农业与信息、科技、流通、金融等产业的跨界融合,形成要素集聚、生产高效、服务到位、三产融合的农业规模经营体系。

猜你喜欢
甘薯农产品融合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甘薯种植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融合菜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融合》
洪都拉斯Monty Farms公司被准许销售甘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