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玲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宁武镇林业站,广西 南宁 530102)
退耕还林是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可以缓解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还可以实现对贫困山区的扶贫,为当地人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经济来源。但是在实际的开展工作中,由于缺乏森林抚育的意识,和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使得退耕还林的工作成效受到了影响,退耕还林工作的具体落实,还需要依靠于基层林业的指导和执行,接下来主要就森林抚育的具体措施展开讨论。
森林抚育也就是林分抚育,从植树造林初期,到树木成熟前的一系列培育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以保证幼林可以成活,使林木更好的生长,更好的改善林木组成,提升林木品质,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除草、松土、施肥、间作、灌溉、排水、修枝、去藤、抚育采伐、栽植下木等工作,以更好的落实退耕还林工作。
通过科学的技术和管理办法,实现计划培育与适时砍伐的平衡,最大程度的发挥林地的作用,避免过度砍伐。通过森林抚育工作,把病死木和枯枝清除,改善林木的光照条件、营养空间,抑制病虫害的滋生,预防火灾的发生,使林木可以健康生长,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调整森林的组成和密度,使林木的郁闭度合理、林相整齐、分布均匀,为林木成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使森林群落结构更加合理,通过人为干预使林木蓄积最优化,同时更好的发挥森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实际的森林抚育工作中,农户对森林抚育缺乏全面的认知,通常是重视森林的培育工作,缺乏科学的采伐观念。森林抚育工作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地域辽阔,各地区的森林具有不同的特点,对森林抚育工作有不同的要求,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经验,导致森林抚育工作缺乏指导经验,而且各地区的政策、资金投入也不尽相同,也会影响森林抚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执行。在森林抚育工作中,基层林业部门要重视森林抚育,加强宣传森林抚育的重要性,使当地人们可以认识到森林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在指导森林抚育工作时,可以更加科学高效,可以通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来选取合格的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工作。
林地抚育主要包括灌溉、排水和施肥等工作,从造林开始到成林,都需要做好这些工作,但是退耕还林工程中的森林一般都属于防护林,具有任务重、面积广的特点,通常都是粗放式管理,林地通过自我修复完成森林抚育。退耕还林的地区,大多数都不具备良好的种植环境,一般都是易于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或者是沙化地,这些地区都面临着干旱、土壤缺乏肥力、盐碱化等特点。以广西武鸣的退耕还林地区来说,主要是在25 度以上的陡坡地、江河源头、湖库周围,以及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集中区域退耕还林造林,在开展森林抚育工作时,基层林业部门要做好林地的灌溉、排水和施肥工作。
林地灌溉排水,可以满足造林和林木的生长需求,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备条件,灌溉和排水不仅可以满足树木成长的必要水分,还可以改变土壤中的养分组成和矿质结构,保持空气的温度,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等限制,很难实现人工灌溉,因此可以选择一些适宜当地气候环境的林木进行种植,本着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林草植被。由于退耕还林地区多是陡坡,较少出现积水情况,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少进行排水的相关工作。
林地施肥一般选取在每年的5、6 月份,这时施肥可以促进肥效的吸收,肥料主要包括有机肥和生物肥料,要结合林木的自身情况选择肥料,依据土壤的养分和林木的长势确定施肥配比,由于林木需要较长的生长周期,所以通常是对土地施长效肥,为了保证肥效,可以在造林时把肥料施加在栽种穴内,林木生长过程中施肥,可以把肥料施在种植行间的沟内,沟的深度一般在20 到30 公分,以促进幼苗的成长,等成林郁闭时再次施肥,以加快树木的成长。
2.2.1 透光抚育。在林木种植初期,存在着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当林木成长到一定阶段,密度就会增加,这样就会使林木间互相遮挡,尤其是阔叶林,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遮光的面积比较大,从而就会影响林木的采光,光照改变导致生长速度变缓,林业工作者对林木进行透光抚育,可以扩大林木的成长空间,减小空间密度,从而使空气流通性更好,促进林木的成长。对于混交林,主要目标是调整林分组成,砍去非目的树种和压制幼树生长的灌木,对于纯林,主要是间密留稀,留优去劣。在进行透光抚育时,要考虑树种间的适应关系和竞争关系,有些植株或者树种,虽然没有长远的培养意义,但是暂时的保留,可以起到遮护土壤、调节小气候、减少杂草的作用,于树木的生长有一定的好处。
2.2.2 生长抚育。生长抚育主要是针对中龄林木,根据林木的个体成长情况,进行差异性抚育,以树木主干的直径为依据,对林木进行分类规划,合理的控制林木的密度,对单位面积内的林木数量进行调整,去除影响总体分布和发育不良的植株,为其它树木提供生长良好的光照环境,和充分的营养环境。
2.2.3 除草割灌。松土除草是林木抚育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松土可以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防止水分的流失,使土壤具有更好的透气性、保水性,同时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更具有活性,有效的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除草可以促进幼苗的成长,避免杂草与幼苗争夺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为幼苗提供充足的光照、热量、水分和肥料,通常松土和除草可以同时进行,当土壤中具有充足的水分时,可以只进行除草不松土,但如果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较低,就需要进行松土。在进行松土时,要注意掌握松土的深度,通常要控制在5 ~10 cm,避免损伤苗木,松土除草一般要持续3 到7 年,直到幼林郁闭时,在幼林种植的前2 年要进行3 次除草割灌,3 到5 年可以缩减为一两次,时间一般在6-8 月。
2.2.4 生态疏伐。生态疏伐是指为使森林形成冠梯级郁闭,林内大、中、小立木都能直接受光,诱导形成复层异龄林,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防护功能而进行的一种综合抚育方法, 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生态疏伐有效的调整了立木的密度,使林分结构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使保留木的营养空间更加充足,有效的增加了林木的叶量,提高了直径生长量,从而增加了单株林木的材积生长量,有效的缩短了森林的采伐年龄,加快了森林的成材期。通常在土层较厚、坡度25°以下的中龄林进行生态疏伐,首先要划分林木并进行分组,不管是主林层还是次林层,都需要首先满足光照需求,然后把林木划分为有益木、优良木和有害木,伐掉有害木,为有益木和优良木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低产林会降低森林的生态效果和经济效益,在退耕还林工程中,低产林会降低防护林的生态效果,还会使经济林需要更长的培育周期,对低产林的改造,需要对症下药,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规划考虑:
(1)树种选择不合理,缺乏科学指导和验证,盲目种植,没有因地制宜,准确掌握土壤结构,导致人工林生长缓慢,质量低下,没有形成规模,这种情形只能重新种植,选择适宜的树种。
(2)整地过于粗放,栽种技术不科学,使林木的生长受到影响,在整地时没有仔细的清除杂木的根系,使得土壤的松土面积较小,在进行栽植时林木的根基不牢,影响了林木的成活率,在进行改造时,要注意翻整土地,清除杂草灌木。
(3)林木成活率低的低产林,主要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林木幼苗的适应性差,对这种情形的低产林进行改造,可以通过补植来完成,在空地进行幼苗培育,及时的更换幼苗,然后通过重复性抚育,使幼苗尽快适应环境。
(4)管理不当或者缺少抚育,当完成苗木的栽植后,就实行粗放式管理,没有定期的进行抚育工作,使得苗木受到损坏,改造这种低产林的方法是封山育林,或者加大施肥量。
森林抚育工作,需要基层的林业部门进行具体的落实,林业部门要创新管理模式,从思想意识上重视森林抚育工作,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对抚育工作进行创新,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森林抚育工作。在工作中要重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不能过度追求短期经济效益,造成过度采伐,要提升抚育意识,在工作中做好森林抚育的宣传工作,使工作人员和当地的农户,都可以认识到抚育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采伐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