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承载力及其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24 03:56张晓婕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期
关键词:承载力要素规划

张晓婕

(博埃纳环境工程(苏州)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00)

1.环境承载力评价概述

1.1 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方法

通常环境承载力评价需要建立在对区域环境承载力进行具体量化的分析、计算和评价的基础之上,现阶段主要常用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包括:承载率评价法、多目标模型最优法、指数评价法和系统动力学法等。区域环境承载力不仅与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还会受到其它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某个区域进行客观准确的环境承载力评价往往难度较高。当前在实际进行环境承载力评价时通常针对的是某一区域,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价采取的方式是将该区域的环境要素按照水体、土壤、空气、矿藏等不同类型划分为单个的项目再进行承载力评价。

1.2 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内容

现阶段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按照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生态承载力评价、环境承载力评价和资源承载力评价三类,生态承载力评价是指对区域生态系统的构成、作用以及抵抗冲击能力等方面进行客观准确地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规划环评区域对发展规划布局所需资源的支持能力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估,生态承载力评价大致又分为水生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和陆生生态系统承载力评价两部分。当前环境承载力评价主要以区域环境质量达标与否作为依据,以区域污染排放和环境容量作为分析评价指标,当前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中以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为主。资源承载力评价主要是对规划环评区域对发展规划布局所需资源的支持能力进行分析评价,目前在资源承载力评价中以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为主。

2.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规划环评中的问题

2.1 评价机制的系统性不强

评价机制系统性不强体现在两点,第一,评价方式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不高,当前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规划环评中是将区域中各个环境要素分开来去单独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没有将区域内各个环境要素有机联系起来导致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大打折扣,这也导致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无法为规划环评决策提供有效依据。第二,评价过程未依照生态优先和适度开发理念,供需平衡法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规划环评中通常采取的方法,利用供需二者数量对比分析可以快速得到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数据,在实际运用供需平衡法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数据时,为了确保需求量得以满足通常会扩大供应量导致对资源的保护不够重视。

2.2 评价流程的完整性不强

目前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区域规划环评中基本都是将区域中的各个环境要素分开来然后单独去进行评价的,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中也是以各项资源环境要素单独评价结论的方式出具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论,这样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论无法对区域中各个资源环境要素做出完整性的评价,也不能对区域中需要重点识别、分析和评价的资源环境要素凸现出来。科学来讲完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应当包含各项资源环境要素,但是现阶段很多地区在进行地区发展规划环评时也都没有对重点资源环境要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

2.3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不强

通过对大量规划环评案例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统计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有四成以上的规划环评报告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面的内容不够全面,有接近一成的规划环评报告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内容未涉及到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相关内容,有接近三成的规划环评报告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内容未涉及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根据统计结果显示部分规划环评报告中丝毫未涉及到环境承载力评价相关内容。整体来看当前规划环评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内容全面性不强,且对区域之间的差异也没能充分考虑到。

2.4 评价方法不完善

在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时,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科学严谨的评价方法和适宜区域环境状况的评价指标都决定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功能的有效发挥,然而在当前规划环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中评价方法存在评价内容不够具体、评价指标综合性不强和评级方法不完善等问题,由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适用性不强导致区域环评重点无法体现出来。

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规划环评中的强化建议

3.1 对评价思路进行调整

在新时期环保工作背景下,明确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规划环评中的评价思路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其一,突出整体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应当对区域各项资源和环境要素整体考虑,重视各个要素彼此间的关联,将区域资源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系统对承载力做出整体评价。其二,注重短板要素评价,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中注重对制约区域发展规划布局的短板要素的评价,通过对短板要素的深度评价提升其对规划环评的支撑作用。其三,区分主次,在评价时对规划的层次关系予以统筹综合考虑,并根据规划层次关系的不同提出针对性的要求或建议。其四,重视先进性,在评价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资料,先进适用的评价方法和客观可信的评价结论。

3.2 对评价流程进行规范

在评价流程的规范方面,建立起以识别规划实施的资源环境制约因素,确定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单要素评价,综合评价,评价结论为框架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流程体系,在实际开展评价时可按照以下五步实施,第一步,对规划区域的资源和环境状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评价内容做到详尽掌握,并根据环评内容和变化趋势得出评价结论,通过对区域环评现状与资源环境保护关系分析进而识别出制约区域发展规划布局的资源环境因素。第二步,在实施完第一步基础上构建起规划要素与资源环境联动机制,从中识别出资源环境评价重点。第三步,结合规划背景分别对识别出的重点资源环境评价要素进行动态分析进而明确各重点要素对规划环评的影响力。第四步,借助资源环境综合系统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并结合量化模型计算出评价指标权重进而得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数据。第五步,结合单要素影响力和承载力综合评价数据对规划环评提出完善建议。

3.3 对评价内容进行完善

当前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规划环评中的评价内容为相互独立的要素并且评价阶段也是独立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思路能够找出区域资源环境各要素的短板。区域资源和环境中,各个资源环境要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多种资源和环境要素共同组成了一个彼此影响的复杂系统并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系统中某个单一的资源和环境要素发生变化都能对相关要素产生影响,由于不同资源和环境要素之间存在补偿作用,因此某一要素的短板能够通过其他要素得到弥补。基于此,在完善评价内容时首先要对区域资源和环境单一要素进行评价再对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做出系统综合的评价从而为区域资源环境要素对规划环评的支持力度做出评价。

3.4 对评价方法适用性开展研究

现阶段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多样,不同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存在差异,在规划环评环境承载力评价中应采用简便高效的方法,因此需要加强对当前评价方法的研究,加强对不同评价方法数据来源、作用机制和处理规范的研究从而掌握不同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同时,在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时建议结合国家和地区资源环保法规政策和发展规划对影响规划区域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功能区划分实施规划。此外,为了提升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对资源环境管理决策的指导能力,在研究评价方法适用性时还要充分考虑环保主管单位及行业和区域的环保规范要求。

猜你喜欢
承载力要素规划
高邮市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内置加劲环T型管节点抗冲击承载力计算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听说你低估了一辆车的承载力
也谈做人的要素